03.01 如何看待袁紹所說“曹操當死數矣,我輒救存之”這句話?


如何看待袁紹所說“曹操當死數矣,我輒救存之”這句話?

相信大家都知道曹操與袁紹之間的“官渡之戰”,“官渡之戰”雖然不是徹底消滅袁氏的原因,但確實是袁紹衰敗的開始。其實曹操和袁紹本來的關係很好,在《世說新語》中記載了一些關於曹操和袁紹的軼事,雖然這些軼事未必屬實,但也能證明袁紹和曹操曾經的關係很親密,否則不會出現這樣的傳聞。後來袁紹病死,曹操擊敗袁尚進入鄴城,還哭祭了袁紹。不知道是出於真情實感還是政治作秀,總而言之也能夠證明袁紹和曹操的關係並不一般。其實在曹操創業時期,袁紹給予他相當的助力。在二者關係惡化的時候,袁紹甚至說過這樣一句話:“曹操當死數矣,我輒救存之。”這是一種氣話,而氣話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心態。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袁紹對曹操的幫助。

如何看待袁紹所說“曹操當死數矣,我輒救存之”這句話?

曹操組建義兵時期

董卓控制東漢朝廷,曹操逃出洛陽,在陳留組建義兵。這個時候陳留太守張邈和張邈的部下衛茲給予曹操很大的幫助,讓曹操組建出一支規模五千的義兵。結果這支義兵在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與徐榮之間的“汴水之戰”被打光了,曹操自己都是連滾帶爬,靠曹洪維護周全才逃出戰場。

如何看待袁紹所說“曹操當死數矣,我輒救存之”這句話?

兵被打光了,討伐董卓的任務還是得繼續。揚州地區民風剽悍,當地人驍勇善戰,視死如歸,是非常優秀的兵源。曹操第二次徵兵就是南下到揚州。當時曹操派曹洪向揚州刺史陳溫借兵,自己和夏侯惇到丹陽郡借兵。曹洪和陳溫的關係不錯,陳溫允許曹洪徵募士兵,得到“廬江上甲”兩千人;曹操這邊的進展也十分順利,丹陽太守周昕借給曹操兩千人,似乎曹洪後來又到丹陽借了幾千兵,按《會稽典錄》中的說法,周昕前後資助曹操上萬人。不過《會稽典錄》並不能當做正史來看,它對於會稽郡出身的先賢的記載,可能會有一些誇大的成分。不過周昕資助了曹操,這一點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雖然大部分兵都跑了)。

如何看待袁紹所說“曹操當死數矣,我輒救存之”這句話?

另外周昕的弟弟周喁也幫助過曹操。在《會稽典錄》中記載,周喁曾經合兵兩千人支持曹操,並且本人也跟隨曹操作為軍師。不過具體的時間沒有記載,是在“汴水之戰”之前還是在之後不是很清楚。總而言之,周喁、周昕兄弟至少出兵一萬左右幫助曹操。曹操與周氏兄弟非親非故,曹操在揚州也不具備太高的名望,為什麼會得到周氏兄弟的支持呢?根據後來袁紹與袁術爭奪豫州的過程來看,周昕、周喁以及排行第二的周昂都是袁紹的部下,起碼與袁紹有聯盟的關係,周氏兄弟對曹操的支持,應該也是出於袁紹的授意。

如何看待袁紹所說“曹操當死數矣,我輒救存之”這句話?

曹操的“轉正”時期

曹操在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冬在陳留己吾起兵,據說是首唱義兵,然而他並沒有什麼官職在身,雖然“行奮武將軍”,但只是一個空殼的雜號將軍,沒有什麼實際的權益。像其他軍閥大多都是州牧、州刺史或者郡守,又實打實的土地、人口資源,還有與中央的職權上的便利。一直到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曹操都沒有獲得“轉正”的機會,屬於散兵遊勇的性質,甚至可能是陳留太守張邈(在酸棗)或者聯軍盟主袁紹的部下(在河內),只不過陳壽畢竟是晉官,晉朝又承襲於曹魏,所以在《三國志》中為其隱諱。

如何看待袁紹所說“曹操當死數矣,我輒救存之”這句話?

這種情況持續到初平二年,黑山軍入侵魏郡、東郡等地。兗州刺史劉岱所置的東郡太守王肱短於軍事,無法抵禦黑山軍,這個時候曹操率軍進入東郡,擊敗黑山軍。這個時候由袁紹表曹操為東郡太守。曹操終於獲得了一塊根據地;在次年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在青州活動的黃巾軍北上受挫後,掉頭進入兗州,並且殺死了劉岱。這對於曹操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曹操的謀士陳宮到兗州勸說兗州官吏,以曹操為兗州牧。短短一年時間,曹操就從白丁到郡守再到州牧,從職權上與袁紹平起平坐。

袁紹對曹操這個兗州牧的態度如何呢?是承認並且支持的。曹操的兗州牧是地方勢力承認的,朝廷也下派了兗州刺史,叫做金尚。他選擇投靠南陽袁術,希望能夠藉助袁術的力量驅逐走曹操,得到自己的合法利益。這種事情在三國時期是很常見的。金尚或者說袁術控制兗州,顯然不符合袁紹的利益。袁紹本人的首要對手是公孫瓚,對兗州興趣不大,所以支持曹操為兗州牧也是考慮到自身的利益。即便如此,從客觀上來說曹操在“轉正”時期確實得到了袁紹的很多幫助。

如何看待袁紹所說“曹操當死數矣,我輒救存之”這句話?

曹操創業低谷時期

曹操得到了兗州之後,內心是打算脫離袁紹的,但是有一個巨大的挫折突然降到他的頭上。在興平元年(即公元194年),曹操第二次屠戮徐州的時候,陳留太守張邈聽從陳宮的建議,迎接呂布統治兗州,由於曹操殺死名士邊讓的事情,導致他在兗州失去人心,大多數郡縣長吏背叛曹操,只有範縣、東阿縣、鄄城縣三縣保存下來;曹操失去了大量的資源,回去奪取兗州的時候又吃了敗仗,“青州兵奔,太祖陳亂,馳突火出”、“數不利”;更要命的是當時發生了蝗災,程昱甚至用人肉作為軍糧,還是隻能吃三天的糧食。可見曹操當時的境況有多麼兇險。

如何看待袁紹所說“曹操當死數矣,我輒救存之”這句話?

呂布與袁紹是有仇恨的,袁紹曾經策劃刺殺呂布沒有成功。那麼在兗州牧的人選上,袁紹無疑是支持曹操的。可能是因為“尊曹貶袁”的這種基調,《三國志》當中對“兗州之變”時袁紹對曹操的援助沒有太多記載,而謝承《後漢書》中明確記載,袁紹曾經支援曹操五千人,支持他與呂布爭奪兗州。除了這些“吉光片羽”以外,袁紹是否有更多的援助而被史料忽略,還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在興平二年(即公元195年)冬,曹操終於把呂布趕到徐州,並且消滅了張邈的勢力;在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曹操完成“挾天子以令諸侯”,代表朝廷對袁紹發號施令。原先的盟友或者部下突然居於自己之上,袁紹當然不滿,這代表著雙方關係的破裂。袁紹所說的“曹操當死數矣,我輒救存之”確實不是空穴來風。不過東漢末年的軍閥之間的外交關係多以利益為主,而非恩怨的影響,比如袁紹對曹操的支持,也是因為曹操符合他的需求。袁紹在盛怒之下說出這樣的話,其實也是有些稚氣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昭明文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