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何看待袁绍所说“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这句话?


如何看待袁绍所说“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这句话?

相信大家都知道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官渡之战”,“官渡之战”虽然不是彻底消灭袁氏的原因,但确实是袁绍衰败的开始。其实曹操和袁绍本来的关系很好,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些关于曹操和袁绍的轶事,虽然这些轶事未必属实,但也能证明袁绍和曹操曾经的关系很亲密,否则不会出现这样的传闻。后来袁绍病死,曹操击败袁尚进入邺城,还哭祭了袁绍。不知道是出于真情实感还是政治作秀,总而言之也能够证明袁绍和曹操的关系并不一般。其实在曹操创业时期,袁绍给予他相当的助力。在二者关系恶化的时候,袁绍甚至说过这样一句话:“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这是一种气话,而气话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心态。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袁绍对曹操的帮助。

如何看待袁绍所说“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这句话?

曹操组建义兵时期

董卓控制东汉朝廷,曹操逃出洛阳,在陈留组建义兵。这个时候陈留太守张邈和张邈的部下卫兹给予曹操很大的帮助,让曹操组建出一支规模五千的义兵。结果这支义兵在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与徐荣之间的“汴水之战”被打光了,曹操自己都是连滚带爬,靠曹洪维护周全才逃出战场。

如何看待袁绍所说“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这句话?

兵被打光了,讨伐董卓的任务还是得继续。扬州地区民风剽悍,当地人骁勇善战,视死如归,是非常优秀的兵源。曹操第二次征兵就是南下到扬州。当时曹操派曹洪向扬州刺史陈温借兵,自己和夏侯惇到丹阳郡借兵。曹洪和陈温的关系不错,陈温允许曹洪征募士兵,得到“庐江上甲”两千人;曹操这边的进展也十分顺利,丹阳太守周昕借给曹操两千人,似乎曹洪后来又到丹阳借了几千兵,按《会稽典录》中的说法,周昕前后资助曹操上万人。不过《会稽典录》并不能当做正史来看,它对于会稽郡出身的先贤的记载,可能会有一些夸大的成分。不过周昕资助了曹操,这一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虽然大部分兵都跑了)。

如何看待袁绍所说“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这句话?

另外周昕的弟弟周喁也帮助过曹操。在《会稽典录》中记载,周喁曾经合兵两千人支持曹操,并且本人也跟随曹操作为军师。不过具体的时间没有记载,是在“汴水之战”之前还是在之后不是很清楚。总而言之,周喁、周昕兄弟至少出兵一万左右帮助曹操。曹操与周氏兄弟非亲非故,曹操在扬州也不具备太高的名望,为什么会得到周氏兄弟的支持呢?根据后来袁绍与袁术争夺豫州的过程来看,周昕、周喁以及排行第二的周昂都是袁绍的部下,起码与袁绍有联盟的关系,周氏兄弟对曹操的支持,应该也是出于袁绍的授意。

如何看待袁绍所说“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这句话?

曹操的“转正”时期

曹操在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冬在陈留己吾起兵,据说是首唱义兵,然而他并没有什么官职在身,虽然“行奋武将军”,但只是一个空壳的杂号将军,没有什么实际的权益。像其他军阀大多都是州牧、州刺史或者郡守,又实打实的土地、人口资源,还有与中央的职权上的便利。一直到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曹操都没有获得“转正”的机会,属于散兵游勇的性质,甚至可能是陈留太守张邈(在酸枣)或者联军盟主袁绍的部下(在河内),只不过陈寿毕竟是晋官,晋朝又承袭于曹魏,所以在《三国志》中为其隐讳。

如何看待袁绍所说“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这句话?

这种情况持续到初平二年,黑山军入侵魏郡、东郡等地。兖州刺史刘岱所置的东郡太守王肱短于军事,无法抵御黑山军,这个时候曹操率军进入东郡,击败黑山军。这个时候由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曹操终于获得了一块根据地;在次年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在青州活动的黄巾军北上受挫后,掉头进入兖州,并且杀死了刘岱。这对于曹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曹操的谋士陈宫到兖州劝说兖州官吏,以曹操为兖州牧。短短一年时间,曹操就从白丁到郡守再到州牧,从职权上与袁绍平起平坐。

袁绍对曹操这个兖州牧的态度如何呢?是承认并且支持的。曹操的兖州牧是地方势力承认的,朝廷也下派了兖州刺史,叫做金尚。他选择投靠南阳袁术,希望能够借助袁术的力量驱逐走曹操,得到自己的合法利益。这种事情在三国时期是很常见的。金尚或者说袁术控制兖州,显然不符合袁绍的利益。袁绍本人的首要对手是公孙瓒,对兖州兴趣不大,所以支持曹操为兖州牧也是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即便如此,从客观上来说曹操在“转正”时期确实得到了袁绍的很多帮助。

如何看待袁绍所说“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这句话?

曹操创业低谷时期

曹操得到了兖州之后,内心是打算脱离袁绍的,但是有一个巨大的挫折突然降到他的头上。在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曹操第二次屠戮徐州的时候,陈留太守张邈听从陈宫的建议,迎接吕布统治兖州,由于曹操杀死名士边让的事情,导致他在兖州失去人心,大多数郡县长吏背叛曹操,只有范县、东阿县、鄄城县三县保存下来;曹操失去了大量的资源,回去夺取兖州的时候又吃了败仗,“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数不利”;更要命的是当时发生了蝗灾,程昱甚至用人肉作为军粮,还是只能吃三天的粮食。可见曹操当时的境况有多么凶险。

如何看待袁绍所说“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这句话?

吕布与袁绍是有仇恨的,袁绍曾经策划刺杀吕布没有成功。那么在兖州牧的人选上,袁绍无疑是支持曹操的。可能是因为“尊曹贬袁”的这种基调,《三国志》当中对“兖州之变”时袁绍对曹操的援助没有太多记载,而谢承《后汉书》中明确记载,袁绍曾经支援曹操五千人,支持他与吕布争夺兖州。除了这些“吉光片羽”以外,袁绍是否有更多的援助而被史料忽略,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在兴平二年(即公元195年)冬,曹操终于把吕布赶到徐州,并且消灭了张邈的势力;在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曹操完成“挟天子以令诸侯”,代表朝廷对袁绍发号施令。原先的盟友或者部下突然居于自己之上,袁绍当然不满,这代表着双方关系的破裂。袁绍所说的“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确实不是空穴来风。不过东汉末年的军阀之间的外交关系多以利益为主,而非恩怨的影响,比如袁绍对曹操的支持,也是因为曹操符合他的需求。袁绍在盛怒之下说出这样的话,其实也是有些稚气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昭明文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