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外表奸诈之下的人格光辉之处

提起曹操,人们便会联想起文学经典《三国演义》。近年来,史学界已经给曹操作了新的辩证评价,使人们对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有了崭新的认识。本文将通过曹操的生活作风这一方面,折射出他外表奸诈下的人格光辉之处。

曹操:外表奸诈之下的人格光辉之处

据史料记载,曹操在初入仕时,就在《度关山》、《对酒》诗中表达他的政治理想时写到:“侈恶之大,俭为共德。”“犯礼法,畅重随其刑。”歌以言志,曹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曹操:外表奸诈之下的人格光辉之处

历史上的曹操平时是不讲究穿戴的。他穿戴朴素、节俭,衣服、被褥、蚊帐、屏风等都穿、用十年以上,经常拆洗、缝补之后仍继续使用;正如他所说的:“吾衣被皆十岁也,岁岁解浇补纳之耳”。他认为衣、被要讲究暖和,实用。他还规定自己府邸不许用昂贵奢侈的物品,尤其是家人都要保持朴素,绝对不能打扮的花枝招展。曹操也喜欢玩弄异物,但是相对他的地位,曹操是一个朴素的人。他的衣服、被褥、帷帐等皆没有刺绣修饰,由此可以看出他本人的性格。他制作的四个箱子,里边分别盛放着春、夏、秋、冬季节的衣被,并写上:“有不讳(死),随时以敛。金拜珠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在打仗时,他会根据季节的需要带箱子。

曹操:外表奸诈之下的人格光辉之处

在临死之时,曹操仍是讲究朴素。公元220年正月廿三日,曹操病逝洛阳。在他奄奄一息时,妻妾都跪着求:做套新衣吧。而曹操却坚定地说:“敛以时服”!他死后穿的就是冬季平时所穿的衣服。按照他的遗嘱,曹操安葬在邺城(现河北省临漳县内)西面的高陵上。葬时,一切均按照他《终令》和《遗令》中的要求办理:“古之葬者,必居脊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头病,自先著愤。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葬于邺之西岗上,与西门豹桐相近,无藏金玉珍宝”。

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曹操还是以天下苍生为念,说“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真有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意味。曹操提倡薄葬,“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不愿因个人生死影响国家事业的正常运行,体现了他作为一名伟大政治家的格局与眼光。

曹操:外表奸诈之下的人格光辉之处


曹操戎马一生、叱咤风云、卒于丞相位,而葬事俭朴如此,千年之下,犹令人感佩不已!古代帝王将相为提倡“厚葬以明孝”,历来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陵墓。从西周前的木样墓到垒土为坟、砖石墓,到东汉时基葬已发展为规模宏大、结构严紧的地下宫殿了。而曹操遗言“未得遵古”,这也是需要很大的破除旧俗的开拓意识和勇气。史家赞其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实不为过!

曹操:外表奸诈之下的人格光辉之处

在曹操死后的数十年里,西晋的陆云参观过他的遗物后,在写给兄长陆机的信中说:曹操斯如是也,他所用的衣、被、帽、冠、梳、枕、箱、笼、扇、笔、砚……同普通人都是一样的,衣服有许多补丁。在历代著名的政治家中,曹操成为厉行节俭、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最为突出的代表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