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一千年前的“南水北调”

“撑到一千年以后,放任无奈 淹没尘埃,我在废墟之中守着你走来。”今天我们要说的话题,是北宋时期的一次“南水北调”。


一千年前的“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


与今天以调水为目的不同,北宋时期的中原、河北,水资源尚称丰富,当时的开挖沟渠,主要是为了运输方便。也就是说,数百年之前,中原也有可能出现一座“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的扬州呢。

当时的工程名字叫“襄汉漕渠”。“襄”不是襄阳,是古襄邑城的简称,也就是今天的睢县,“汉”指汉水。《宋史》中对襄汉漕渠的开凿有明确记载。赵匡胤定都汴京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后,为“广军储,实京邑”,解决军队人吃马嚼的问题,首先疏浚了汴河、蔡河,连接黄河、淮河和长江,但只能解决长江下游的粮食和物资运输,而长江中上游和汉江、湘江一带的粮食物资,还得绕道江淮,再由运河转运京师,端地十分不便。

等到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即位,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王钱弘俶顺应历史潮流,将吴越国“一军十三州”之地归于宋朝。国力日强,也就是在这一年,西京转运使程能建议,在汉江的支流白河中上游修建石堰,作为“渠首”,让自西北方向南流的白河水折向东北,调水出方城缺口北上,连通惠民河,形成第二条大运河,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宋史·河渠志》云:“西京转运使程能献议,请自南阳下向口置堰,回水入石塘、沙河,合蔡河达于京师,以通湘潭之漕。”

南阳盆地虽然被伏牛山、桐柏山环抱,但两山之间,却有一个平坦宽阔的缺口,约15公里宽,即著名的方城缺口。这似乎是上天有意给这个盆地留下一个通道,自古以来,这个缺口就是南下荆襄、北入中原的交通要道,宋人也把目光盯向了这里。


一千年前的“南水北调”

南阳盆地和方城垭口


方城这个地名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在如今豫南的南阳、平顶山 、驻马店、信阳等地修建的一条长城,防御北方诸侯尤其是齐国的攻击,因西、北、东三面朝外,向南开口,整体走向接近方形,被称为“方城”。“方城”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书中明确记载“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关于方城的话题,在我们以后还将谈到。

宋太宗动员了今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的数万军民,一面在今天的南阳市宛城区新店乡夏饷铺一代筑拦水石堰,一面挖山填谷,一个多月就筑好石堰,挖成渠道。

不过,但是,然而,方城缺口毕竟还是南阳盆地“盆沿儿”的一部分,比两侧地势高,渠道坡度不够,放水试验时,“渠成而水不至”。渠道挖好了,水流不过来,程能请求增派人力,加深渠道。一番努力之后,白河水穿过方城缺口,流出了南阳盆地。但可惜渠水深度还不够,“不可通漕运”。

祸不单行,白河上游暴雨倾盆,山水暴涨,冲毁了夏饷铺拦水的石堰。没有石堰,就无法调水北上。遭此打击,这次“南水北调”尝试无功而终。

十年后,又有两位官员上疏,请求“开荆南城东漕河,至师子口入汉江,可通荆、峡漕路至襄州;又开古白河,可通襄、汉漕路至京。”宋太宗派大臣石全振考察,最后采纳了开凿荆南漕河的建议,而调白河水北上的建议,被认为“地势悬绝,终不可开”,南阳遗憾地告别了南北水运枢纽的机会,没能成为第二个扬州。

今天从夏饷铺直到方城,襄汉漕渠的遗迹都可寻见。土地肥沃的地方,沟被填平,但也能看出端倪;土地贫瘠的地方,依然有数千米长的深沟蜿蜒。其走向与今天南水北调线路基本一致,两者相距约100米,足以说明当时的测量和规划具有很高的水准。

经过实地测量,方城垭口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20公里,两侧地面高程达200米以上,垭口处仅为146米。实际建设中,中线工程渠底高程为129米,在方城垭口处开挖17米深的明渠,丹江水就可以从这里滔滔北流达淮河流域,沿黄淮海平原北流入北京。而当时要行船漕运,需要挖下去40米左右才能突破分水岭的限制,难怪工程最终放弃。


一千年前的“南水北调”


踏访襄汉漕渠故道遗迹,一条不起眼的水沟,静水无痕,两旁杨树矗立,沟边野草茂盛。如果没有人介绍,你很难想象,这是千年前“南水北调”在大地上残留的遗迹。如今,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流经地,南阳、方城都在全力保水质、护运行,安全员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守护着一渠清水,除了巡查沿渠安全,每天水质检测员都要在不同的监测点核对监测数据是在几类水,是否符合要求,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坚守奉献的精神。

从尘封的历史中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创新和设想,借助先进的科学方法,越来越多的目标,能够在我们手里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