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南宋这个女人是真正的祸水,她害惨了老赵家!

本文辉哥写作于2016年10月31日,原标题为《皇甫坦相面李凤娘——害了宋光宗赵惇》。

南宋这个女人是真正的祸水,她害惨了老赵家!

说到中国古代史上的相士,大家都会感叹他们的相面之术神准无比。虽说笔者并不相信从一个人的面相就能预言他的未来这种事情,但是正史上却记载了多个例子,在西汉有许负相面邓通和周亚夫,唐朝有袁天罡相面武氏兄妹,南宋有皇甫坦相面李凤娘。

笔者就从皇甫坦相面李凤娘说起。据《宋史》记载,李凤娘是李道之女,李道是庆远军节度使,当时李道在湖北,听人说这道士皇甫坦相面十分了得,所以便请皇甫坦来为自己的诸位女儿相面,皇甫坦看到李凤娘,便惊叹道:“此女当母天下”!皇甫坦将此事告诉了宋高宗,于是聘李凤娘为恭王妃,恭王指的是赵惇,也就是后来的宋光宗,赵惇是宋孝宗赵昚的亲生儿子,宋孝宗是宋高宗赵构的养子且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所以说风水轮流转,宋太宗赵光义做梦都想不到皇位最后还是回到了哥哥后裔的手里。这里说明一下,因为赵惇被立为恭王是在宋孝宗即位后,所以赵惇娶李凤娘时宋高宗是太上皇,宋孝宗是皇帝。后来李凤娘生下了赵扩,也就是后来的宋宁宗。赵扩出生三年后,赵惇被宋孝宗立为皇太子,李凤娘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太子妃。

笔者认为很有可能皇甫坦是在李道的授意下将李凤娘当母仪天下的预言告诉了宋高宗,李道想要父凭女贵,想要为自己的家族添彩。但是不管怎么说皇甫坦这一句话还是坑了老赵家。老赵家应该是追悔莫及了。

据《宋史》记载:“(李凤娘)性妒悍,尝诉太子左右于高、孝二宫,高宗不怿,谓吴后曰:”是妇将种,吾为皇甫坦所误。”孝宗亦屡训后:”宜以皇太后为法,不然,行当废汝。” 后疑其说出于太后。”

由此可见,在李凤娘还是皇太子妃时,宋高宗和宋孝宗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被皇甫坦坑了,因为李凤娘太会嚼舌头,全然没有母仪之气度,她甚至连最基本的妇德都欠缺。

宋高宗驾崩后,宋孝宗禅位给了儿子赵惇,李凤娘遂被立为皇后。有次宋光宗赵惇得了一场病,李凤娘听信了宦官之言在一次内宴上向太上皇也就是宋孝宗请立儿子嘉王为太子,嘉王就是上面说的赵扩,但是孝宗大怒不同意,李凤娘回去后便带着嘉王在宋光宗面前哭诉,离间孝宗和光宗的父子关系,说孝宗有废立意,再加上孝宗喜欢光宗侄子赵抦,想让他成为接班人,所以说赵惇便和父亲心生嫌隙, 遂不朝太上皇。 我们一般认为宋光宗是有心理疾病,否则他不会因为妇人的一句话便和父亲闹成这样。

南宋这个女人是真正的祸水,她害惨了老赵家!

当上皇后的李凤娘不再只是乱嚼舌根这么简单,还开始作恶了。据《宋史》记载,有一次宋光宗洗手时看到一位宫女的一双手肤白如雪,于是面露喜色,李凤娘见到后心生妒忌,几天后她派人砍断了那位宫女的一双大白手,并装在食盒里,送到了宋光宗面前,宋光宗受到了惊吓。

除此之外,李凤娘还趁丈夫不在皇宫的时候,杀了丈夫的宠妃黄氏,《宋史》原文写道:“是夕风雨大作,黄坛烛尽灭,不能成礼”。古人迷信,认为李凤娘杀害黄妃造成了天怒。黄妃死后,赵惇病情加重,甚至上不了朝了。笔者认为宋光宗主要还是心理疾病加重,当然生理疾病应该也有加重。此后据《宋史》记载:“政事多决于后矣。后益骄奢,封三代为王,家庙逾制,卫兵多于太庙。后归谒家庙,推恩亲属二十六人、使臣一百七十二人,下至李氏门客,亦奏补官。中兴以来未有也”。李凤娘从此成为朝政决断者并大肆封赏自己的家族,甚至家庙都逾制了,但是李凤娘并未能培植出类似于吕雉武则天这样的势力,笔者认为说到底还是能力的问题。

后来宋孝宗驾崩,宋光宗竟病到不能亲执丧,群臣只好立嘉王赵扩为太子并即位为皇帝,宋宁宗竟是在这种情况下即位,这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奇葩事件了。此后宋光宗便成为太上皇,李凤娘便成为太上皇后。最终李凤娘活了56岁,谥号是慈懿。李凤娘和丈夫宋光宗赵惇同年去世,她比丈夫早离世三个月。赵惇去世时54岁,所以说李凤娘比赵惇还要大2岁,在中国历史上皇后比皇帝年龄大的例子并不常见。

宋光宗心理疾病的加重李凤娘要负很大责任,如果不是李凤娘的挑拨离间和善妒,宋光宗或许就不会病得这么重!笔者在想如果宋光宗的皇后是一位类似于东汉明德马皇后、唐太宗长孙皇后、明太祖马皇后这样的贤后,那么历史或将改变。

当然我们也不能全怪罪到李凤娘一个女人身上,这样的结果应该是多方原因造成的,宋孝宗也要负责任,宋光宗会变成这样体现了他的教子失败,皇甫坦、宋高宗、李道也要负责任,因为这段婚姻是他们促成的,另外宋光宗自己也要负责任,他自身的心理疾病是导致他变成这样的根本原因,他太容易听信李凤娘的话且对自己的父亲太不信任。

南宋这个女人是真正的祸水,她害惨了老赵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