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今天我們說一說碧血劍

今天我們說一說碧血劍
今天我們說一說碧血劍
今天我們說一說碧血劍
今天我們說一說碧血劍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今天我們說一說碧血劍。

書中講述了袁崇煥之子袁承志從小喪父後的成長曆程,以及其心志的形成,側面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社會狀況,也讓我們看到人性中的真實和反轉。

袁承志從小喪父,運氣卻很好,不得不說其父袁崇煥的人氣和聲望為他積累了不少人脈,而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人脈。

承志從小坦誠好學,心無旁騖,是個學武的好苗子,跟了不得了的第一高手師父穆人清,又跟著師父的好盆友木桑道長學了不少絕世武功,通過兩隻猴子又鏈接了最詭異高深的武功,金蛇秘籍,終於成為了當代武學第一的少年奇才。

從金庸的武俠小說一路看下來,主人公基本都是武功極高,具備了成為統轄武林的基本硬件水平,接下來就是軟實力,人品,換句話說,如何服人。

1號主人公袁承志

跟郭靖近乎一樣的性格,袁承志心中有俠義,身上有武功。俠義,是中國曆年社會環境不好的時候,百姓內心的寄予。他們希望能有一位大俠來幫助他們,鋤強扶弱,歸根結底,還是政府的不作為。

而百姓們被統治若干年,並沒有自身作為的能力,除去被逼到絕路,百姓們絕不會提前反抗,或是做出可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好一點的調整。

於是,他們將所有希望寄託於大俠,希望能有一位大俠帶領他們走出黑暗,走向光明。然而,成者自不必說,敗者便成為眾矢之的。大家的目的是自保,加之不負責任。

袁承志的這份俠義更多表現為接納,他很少只用評判的眼光看待所有人,而是默認接納大家本來的樣子,這點即便在今天也極為少見。

在接納的基礎上,他以自己的善良感化大家,以自己的武功收服他人歸心,不帶敵意,分得清是非,可以說是一位有智慧的小夥。

當大家都在考慮今天搶了東西歸誰,是否分贓合適的時候,袁承志在考慮這些物資能否送到李自成手裡,打敗昏庸的崇禎,建立起一個新的能夠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國度。

因此當功勞最大,卻不會多為自己謀得私人利益,反而願意照顧到所有人的他出手分配時,大家都願意聽其調遣。今天,很多聰明人非常懂得怎樣為自己爭取最多的利益時,卻因為太聰明而被人算計。

如果我們笨一點,把應得的利益給到對方,不斤斤計較,或許才能細水長流。一次的得失或許少些,可長久下來卻是讓人放心的,口碑也會不脛而走。

反觀袁承志,他不去計較恐怕不是別的,而是為著自己內心最重要的東西,復仇,父仇。在這個大前提下,其他所有的金銀財寶都不那麼重要。

而其他人,或許也並沒有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或者,在沒有足夠經濟支撐的情況下,他們究竟能做什麼。對於現在的我們,物質生活已經可以保障,又有多少人想明白自己究竟要做什麼,什麼更重要呢?

很難說,如果袁承志不在乎復仇,或者已經完成復仇之後,他會不會同樣看中金銀,但我們可以從他的身上看到,那個“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比自己還要重要的事情究竟有多麼重要,在我們的一生中扮演著怎樣的精神導師的角色。

2號主人公青青

青青從小在溫家五位利慾薰心的爺爺家長大,由於自己是私生子,從小沒白受到白眼,青青自己也因為在這樣的家庭影響下,變得異常心狠殘忍,並不給人留什麼生路。

遇到袁承志後,被他內心的善良所感動,決定跟他一起浪跡天涯。然而,青青由於從小被大家所厭棄,自己性格又好強,總是要求袁承志一心一意只對她好,但凡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袁承志對任何一個女人善良一點,青青都會不分場合地表現出自己的不滿。

袁承志本人對於女人的選擇其實有些類似張無忌,選起來有些被動,這麼些女子都喜歡他,年輕善良又能夠看到每個人身上閃光點的小夥自然也會被各種美好所吸引。

每當青青看到任何一個女子有一點點喜歡袁承志,無論承志是否有所表示,青青自然是要第一個表達不爽,並且讓袁承志看到自己的。

青青的做法跟現在大多數女孩的做法極為類似,不管別人,只管自己,開心與煩惱都寫在臉上,從這個角度來看,青青的媽媽對她可謂是極力的縱容,顯然沒有讓這位小姐因為自己的好惡受到委屈。

然而,古代的女人或許正是因為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情緒,萬事出嫁從夫,一切以自己的丈夫為最高出發點,忽略了自己,才釀成了各種悲劇,也正是因為某種程度上他們的容忍,一夫多妻才如此沒有任何阻礙地實施下去吧

相比於其他人,青青的確有些與眾不同,或許這也更讓袁承志和溫青青適合彼此,確認彼此。而溫青青本身,由於其沒有得到過太多的愛,對於愛的渴望就更為強烈,對於愛的忠貞和排他性也就更加苛刻,屬於敏感型人格。

而袁承志本身雖然年幼喪父,卻得到了眾多叔伯的愛和照顧,同時也得到了不錯的師父的指點,周圍很多人的幫助,可以說是得到了足夠的安全感,是安全型人格。那麼,他們的結合也是一種互補。

3號主人公阿九

阿九,是崇禎的女兒,大明的公主。阿九年少時被送出宮來,學習武義,在江湖中也很講義氣,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美麗溫柔可愛又仗義的好女孩。

由於對袁承志這位救命恩人人品的認可和崇拜,阿九讓自己愛上了這位翩翩少年。然而,由於對自己父親的愛,她不能讓袁承志按照武林人血債血還的規矩幹掉自己的父親,陷入兩難的境地。

很多狗血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對男女相愛,愛的死去活來,可到頭來發現對方的父母是自己父母的殺父仇人,這樣的情節就發生在阿九身上。然而,我們卻不可能不受到這樣環境的影響,愛不只是兩個人的事情,還有兩個人分別在意的人和他們的排序。

拋開青青和崇禎,袁承志無論是家世背景,還是性格特點,跟阿九都是絕配。當代鼓吹門當戶對,對我們這些門外人來說,自然也是極為舒服的。

然而,愛情這種東西本身就是一個奇妙的存在,因為它具有很強的未知性。它不是靠條件就能拼湊起來的物件,更不是兩個很好的人在一起就是很好的概念。

愛情沒有應該怎樣,而跟自己的成長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或許是哪種相處模式更為熟悉,或許是哪種氣場更為契合。

無論怎樣,愛情都有自己的魅力,並跟其他的所有人無關,或許這也正是人們前赴後繼追求它的原因,人既要孤獨,又要連接,既要私密空間,又要足夠的安全感。

書中阿九最終被父王砍斷了一隻手臂,原本父王是要她小命的。從觀眾的角度看來,不由地為這樣完美的小姑娘感到惋惜,她是這樣好的姑娘,是這樣俠義的女子,是這樣善良的公主。然而,生活就是這樣,沒有什麼是完美的,也沒有人能夠成為完美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