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為什麼周武王姬發的出生年份推算不出來,其中有什麼奧祕存在?

現代國人,很多人都知道周文王。

周文王,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陝西岐山)人。其父死後,繼承西伯侯之位,故稱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稱王,史稱周文王。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

為什麼周武王姬發的出生年份推算不出來,其中有什麼奧秘存在?

施行王道的周文王

後人記載周文王姬昌存在(生存於世)的時段是:公元前1152年——前1056年。

(一說死於前1050年)。百度上也是這麼記錄的。

算下來,如果按照周文王死於1056年,周文王姬昌享年應該是96歲;如果按照死於1050年,周文王姬昌享年應該是102歲。這樣的壽命即便在當代,也算是一位長壽之星了。

果真如此,周文王姬昌活到了前1056年(或者1050年)?

這個事兒得先存疑,後面再來回答,先看看周武王的年齡。

誰都知道,周武王姬發,他是周文王姬昌的兒子。

周武王的基本情況是:姬姓,名發(西周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珷”),他是周文王姬昌與太姒的嫡次子(老二),岐周(今陝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在位15年。

為什麼周武王姬發的出生年份推算不出來,其中有什麼奧秘存在?

建立周朝的周武王姬發

後人記載周武王姬發存在(生存於世)的時段是:公元前?年——前1043年。

沒有出生的年份。

百度上當然也是這麼記錄的。百度上說,約在前1050年文王崩逝,姬發繼位,號為武王,沿用“受命”年號。武王繼位後,繼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國家,周國日益強盛。受命十一年(約前1046年),武王聯合庸、蜀、羌、髳盧、彭、濮等部族,進攻商紂行在朝歌,討伐暴君紂王統治下的商朝,是為牧野之戰。殷商大敗,紂王自焚於鹿臺,殷商滅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

武王克殷三年後(約前1043年),周武王駕崩,時年四十五歲(一說五十四歲)。

如果按照周武王姬發的這兩種壽命,完全可以推算出他出生年份:

死於1043年,這是確定的,有古籍記載。

如果他壽命是45歲,那麼,他生於前1088年;

如果他壽命是54歲,那麼,他生於前1097年。

周武王出生的年份,要麼是前1088年,要麼是前1097年。

寫成這樣即可:

周武王姬發:前1088-前1043年(或者:前1097-1043年)

可是,並沒有人這麼寫,沒有這麼記錄的,而是這樣記錄的:

周武王姬發(前?年——前1043年)。

為什麼不把周武王的年齡坐實呢?

原來,這個年齡與古人的生活並不相適應……

此話怎講?

我們看看:

由上面的年齡和年份,推算一下週文王姬昌生姬發的年齡就知道了。

按照文王的年齡段,生於前1152年,到了1088年,文王已經64歲(按另外一說法1097年武王姬發出生,那麼文王姬昌的年齡是55歲)。無論是64歲還是55歲,這樣年齡如果要做父親,在古代和現代似乎也是可以的,但是,姬發是文王第二個兒子,姬發後面的弟弟還有16個(嫡出),庶出的還有數個。文王以這樣的年齡生子,那不得生到七八十歲去了,不是生不出來,而是明顯不符合當時古人的生活習慣。當時一般是10幾歲就結婚生子,貴族更早。

為什麼周武王姬發的出生年份推算不出來,其中有什麼奧秘存在?

周文王南面稱孤

那麼,周文王姬昌是在多大年齡生下的姬發,這個有沒有古籍記載?

當然有。只是不方便拿出這個鐵證一樣的記錄來作為依據。

為什麼?

瞧一瞧就知道了——

周文王十三歲,長子伯邑考出生。十五歲時,次子周武王出生。

古籍的意思是說:周文王在15歲的時候,他的二兒子姬發出生。

既然周文王的年齡是:公元前1152年——前1056年;那麼,周武王出生的那一年,就應該是前1137年(周文王姬昌15歲)。那麼,周文王去世的那一年前1050年,周武王的年齡應該是87歲(如果是按照1056年周文王去世,那一年周武王則應該是81歲)。

可是,古籍記載非常清楚,周武王姬發只有2個年齡的可能性:45/54歲。

如果要保證周文王死的時候92歲,那麼,就不能夠依據古籍記載他15歲生姬發。

可是,周武王死的時候年齡的確不大,他的嫡長子成王年齡還小,所以才有周公旦輔助。

如果武王有81歲,他的嫡長子不可能沒有成年。

這麼大的一個烏龍,這麼大一個坑,沒有人在當前能夠弄得清楚並填補。

所以,只好將姬發的年齡記錄成:前?年——前1043年。

【周文王雕塑】

為什麼周武王姬發的出生年份推算不出來,其中有什麼奧秘存在?

姬發統治天下

筆者認為,周文王死的時候,年齡不應該92/102歲。

如果只有60歲左右,一切就可以自圓其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