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三国此人镇守桂阳郡,为何却投降赵云?他在曹操刘备之间做出权衡

赵范,东汉末年人士,曹操治下荆南桂阳郡太守,出场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赵范虽贵为太守,却在正史中鲜有记载,如有记载的话,也只是一笔带过。然而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三国演义》里倒有两大段,近一千八百字,涉及五起事件,提到三十六句,拥有七处长短不一的十余句台词。相比较荆南四郡其他三位太守,诸如零陵太守刘度、武陵太守金旋和长沙太守韩玄,赵范的曝光率最高,存在感最强。

赵范,虽只是桂阳郡太守,在刘备攻取桂阳之际,却接二连三地将职场、人性和权术都刻画得淋漓尽致,看似一句句普通的浅显台词都蕴含着一套套深刻的政治谋略和一条条职场智慧,满满的都是套路。

《三国演义》是这样描写赵范前两句台词,即第一句:我闻刘玄德乃大汉皇叔;更兼孔明多谋,关、张极勇;今领兵来的赵子龙,在当阳长阪百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我桂阳能有多少人马?不可迎敌,只可投降。第二句:我本欲降,汝强要战,以致如此。

三国此人镇守桂阳郡,为何却投降赵云?他在曹操刘备之间做出权衡

第一句话,是商量,平等对话,是赵范回应陈应等手下人欲战,而自己欲降。第二句话,是命令,领导意志,是赵范号令陈应等手下人服从,献城投降,不容置疑。同样是面对赵云攻取桂阳郡,赵范前后的态度截然不同,先是模梭两可,后是斩钉截铁,在虚与实间、假与真中跑跑颠颠,着实让人看不懂,摸不透。赵范这种态度正是职场之中的一条定律,说好听是慎重,说难听是犹豫不决。

原因如下。

首先,能共享,先不共享,藏头露尾。

赵范是太守,陈应、鲍隆是管军校尉,两者所处的位置不同,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有所不同。不管怎样,相比较于陈应等人,赵范获得刘备等人的消息更广泛、更全面、更详细,对刘备的身份、诸葛亮的谋略、关(羽)张(飞)的勇猛以及赵云在长板坡的精彩表现了如指掌。但是,赵范在向手下人分享对手的信息还是有所保留,诸如刘备攻打零陵郡期间,将领邢道荣欲战而身首异处、太守刘度欲降而保住官职均未向部属透露,甚至连提都没提。毕竟零陵郡与桂阳郡相邻,消息互通再所难免。

三国此人镇守桂阳郡,为何却投降赵云?他在曹操刘备之间做出权衡

接着,能拍板,先不拍板,留有余地。

赵范是太守,主管桂阳郡的一切事务,是一把手,发号施令;而陈应、鲍隆是校尉,负责桂阳郡的守卫工作,是管兵者,听令景从。是战还是降,在人治的社会里,对赵范而言,一句话的小事。在赵云攻取桂阳郡之前,赵范在与众人商议对策时,战与降之间摇摆不定,态度不明朗,决心不坚定,以致让属下无法是从。为此,陈应、鲍隆只能凭借个人的意愿来执行命令,带兵出城迎战赵云。赵范之所以这样做,全是为个人利益着想。战赢,不仅可向旧主邀功请赏,高官厚禄,还能向新主讨价还价,坐收渔利;战败,不但可向旧主有所交待,情有可言,而且能向世人博得美名,忠勇可嘉。总而言之,手下人出战,对赵范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三国此人镇守桂阳郡,为何却投降赵云?他在曹操刘备之间做出权衡

最后,能承担,先不承担,突显水平。

当陈应战败被俘又被赵云放回时,赵范不仅不承担战败的责任,还一味推卸责任,将战败的责任强加给属下。威望是领导者的核心,水平是领导威望的基石。领导一旦有错,就会让追随者丧失认同,继而丧失权威,说话不再有听人,不再有人信。所以,作为领导,在任何时候都要保证自己没错,有错的都是别人。

在赵云攻取桂阳郡之前,赵范之所以在降与战之间迟疑不决,是因为要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要为桂阳郡的官民寻条好出路。

笔者按: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赵范,作为桂阳郡太守,一郡最高长官,承担典兵治安及守土有责之重任,在面对赵云攻取桂阳郡之前,却在战与降之间摇摆不定,从而给手下将领造成错觉而出战赵云不胜后才出城投降赵云。赵范之所以这样做,其目的就是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