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三國此人鎮守桂陽郡,為何卻投降趙雲?他在曹操劉備之間做出權衡

趙範,東漢末年人士,曹操治下荊南桂陽郡太守,出場於《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趙範雖貴為太守,卻在正史中鮮有記載,如有記載的話,也只是一筆帶過。然而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三國演義》裡倒有兩大段,近一千八百字,涉及五起事件,提到三十六句,擁有七處長短不一的十餘句臺詞。相比較荊南四郡其他三位太守,諸如零陵太守劉度、武陵太守金旋和長沙太守韓玄,趙範的曝光率最高,存在感最強。

趙範,雖只是桂陽郡太守,在劉備攻取桂陽之際,卻接二連三地將職場、人性和權術都刻畫得淋漓盡致,看似一句句普通的淺顯臺詞都蘊含著一套套深刻的政治謀略和一條條職場智慧,滿滿的都是套路。

《三國演義》是這樣描寫趙範前兩句臺詞,即第一句:我聞劉玄德乃大漢皇叔;更兼孔明多謀,關、張極勇;今領兵來的趙子龍,在當陽長阪百萬軍中,如入無人之境。我桂陽能有多少人馬?不可迎敵,只可投降。第二句:我本欲降,汝強要戰,以致如此。

三國此人鎮守桂陽郡,為何卻投降趙雲?他在曹操劉備之間做出權衡

第一句話,是商量,平等對話,是趙範回應陳應等手下人慾戰,而自己欲降。第二句話,是命令,領導意志,是趙範號令陳應等手下人服從,獻城投降,不容置疑。同樣是面對趙雲攻取桂陽郡,趙範前後的態度截然不同,先是模梭兩可,後是斬釘截鐵,在虛與實間、假與真中跑跑顛顛,著實讓人看不懂,摸不透。趙範這種態度正是職場之中的一條定律,說好聽是慎重,說難聽是猶豫不決。

原因如下。

首先,能共享,先不共享,藏頭露尾。

趙範是太守,陳應、鮑隆是管軍校尉,兩者所處的位置不同,獲得信息的渠道也有所不同。不管怎樣,相比較於陳應等人,趙範獲得劉備等人的消息更廣泛、更全面、更詳細,對劉備的身份、諸葛亮的謀略、關(羽)張(飛)的勇猛以及趙雲在長板坡的精彩表現瞭如指掌。但是,趙範在向手下人分享對手的信息還是有所保留,諸如劉備攻打零陵郡期間,將領邢道榮欲戰而身首異處、太守劉度欲降而保住官職均未向部屬透露,甚至連提都沒提。畢竟零陵郡與桂陽郡相鄰,消息互通再所難免。

三國此人鎮守桂陽郡,為何卻投降趙雲?他在曹操劉備之間做出權衡

接著,能拍板,先不拍板,留有餘地。

趙範是太守,主管桂陽郡的一切事務,是一把手,發號施令;而陳應、鮑隆是校尉,負責桂陽郡的守衛工作,是管兵者,聽令景從。是戰還是降,在人治的社會里,對趙範而言,一句話的小事。在趙雲攻取桂陽郡之前,趙範在與眾人商議對策時,戰與降之間搖擺不定,態度不明朗,決心不堅定,以致讓屬下無法是從。為此,陳應、鮑隆只能憑藉個人的意願來執行命令,帶兵出城迎戰趙雲。趙範之所以這樣做,全是為個人利益著想。戰贏,不僅可向舊主邀功請賞,高官厚祿,還能向新主討價還價,坐收漁利;戰敗,不但可向舊主有所交待,情有可言,而且能向世人博得美名,忠勇可嘉。總而言之,手下人出戰,對趙範而言,百利而無一害。

三國此人鎮守桂陽郡,為何卻投降趙雲?他在曹操劉備之間做出權衡

最後,能承擔,先不承擔,突顯水平。

當陳應戰敗被俘又被趙雲放回時,趙範不僅不承擔戰敗的責任,還一味推卸責任,將戰敗的責任強加給屬下。威望是領導者的核心,水平是領導威望的基石。領導一旦有錯,就會讓追隨者喪失認同,繼而喪失權威,說話不再有聽人,不再有人信。所以,作為領導,在任何時候都要保證自己沒錯,有錯的都是別人。

在趙雲攻取桂陽郡之前,趙範之所以在降與戰之間遲疑不決,是因為要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要為桂陽郡的官民尋條好出路。

筆者按:優柔寡斷,指做事猶豫,缺乏決斷。趙範,作為桂陽郡太守,一郡最高長官,承擔典兵治安及守土有責之重任,在面對趙雲攻取桂陽郡之前,卻在戰與降之間搖擺不定,從而給手下將領造成錯覺而出戰趙雲不勝後才出城投降趙雲。趙範之所以這樣做,其目的就是在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