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7月6日大限將至 棉紗進口要“井噴”?

中美正式宣佈從7月6日起對雙方的進口產品加徵關稅之後,除7月6日前無法申報清關的2017/18年度美棉合同將無法執行外,2018/19年美棉幾乎很難進入中國市場(已簽約合同買賣雙方通過協商解除)。

據統計,2017年我國共進口外棉115.3萬噸,其中美棉50.5萬噸,佔比43.8%;2018年1-4月份我國累計進口外棉45.4萬噸,其中美棉佔比超過65%(3月份進口量中美棉佔比72.7%)。隨著7月6日中美互加關稅之日的到來,中國紡織企業、貿易商不得不將進口關注的重點轉向印度棉、西非棉、巴西棉、澳棉及中亞棉。

考慮到2018/19年度全球高品質、高可紡性的棉花整體供給趨緊且價格高企,中國買家是否會在主動縮減外棉採購的同時大量簽約進口棉紗呢(重點買入以美棉為配棉的越南、印尼等產地紗線),繞過因對“美棉加徵25%關稅”所帶來的利空影響?

筆者判斷,雖然美棉退出中國市場會給棉紗進口帶來增長機遇,但“井噴”或較大幅度增長的可能性不大;盲目大量簽約、經營印巴及越南紗、印尼紗、中亞紗等或因此隱藏一定風險。原因歸納如下:

其一、進口棉紗與國產紗或持續“倒掛”。2018/19年度全球三大主產棉區均面臨種植面積下滑、總產下降、供需矛盾上升的擔憂;從USDA發佈的月報來看,庫存減少、消費增加、出口迅猛都支撐ICE棉花期貨“高位運行”,再加上人工、能源及其它成本上漲,無論越南還是印度、巴基斯坦等國棉紗將不再“物美價廉”,不排除出現內外盤棉花、棉紗同向“倒掛”的情形。

6月份以來青島、上海、寧波等地棉紗貿易商反映,進口紗詢價、成交較5月份明顯轉淡,出貨壓力上升。一方面以印度紗為代表的外紗報價持續報漲(雖然近一週ICE主力合約大跌,但印度國內棉花、棉紗出廠價卻高位企穩),與國產紗的價差逐漸拉大,“倒掛”突出。6月19、20日清關C32S高配包漂印度、越南紗的報價集中在24800-25000元/噸,高於江浙、廣東輕紡市場C32S包漂自絡紗300-500元/噸;另一方面近期鄭棉、2017/18年度現貨較大幅度下跌,棉紗成本下降,紡織企業利潤上升,國產紗競爭力提高;

其二、人民幣貶值對進口棉紗的影響不容低估。隨著6月份美聯儲加息(更重要的是不聲不響的“縮表”)、美元指數快速走高(站上95關口),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近日出現了大幅貶值(6月19、20日人民幣匯率連續2個交易日快速下跌,這也是2月9日以來的最大降幅,貶值到2018年1月12日以來最低)。據統計,自從4月2日,中美拉開貿易戰序幕之後,人民幣匯率已經從6.2785,一路貶值到昨天的6.4803,在不足3個月時間裡,人民幣已經貶值了2018個基點。一些分析機構、投資商認為美國憑藉全球地位以及樂觀的經濟預期,未來一段時間還可能繼續吸引全球資金,美元指數也有望繼續走強,那麼人民幣及並新興國家貨幣貶值的壓力一直無法釋放。出於對貶值的較強預期,我國布廠、貿易商也不會大量簽約訂購“期貨紗”;

其三、2018/19年度我國棉紗、坯布消費增長不確定性大,形勢難言樂觀。首先,中美貿易戰或蔓延至我國對美紡織品服裝出口(2017年對美紡服出口額佔我國紡服出口總額的17%);其次,貨幣政策持續收緊,對棉花、紡織、服裝等小微企業的影響下半年將逐漸體現(央行雖通過降準釋放流動性,但總體政策隨美聯儲、歐盟等從緊從嚴);再次2018/19年度棉價預計波動幅度加寬,調整頻繁,不利於紗廠、織造及服裝、外貿企業接中長期訂單。

作者:胡言;來源:中國棉花網;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