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我國學者在土壤線蟲生物多樣性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我國學者在土壤線蟲生物多樣性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圖. 土壤線蟲多樣性在不同維度上對環境和土地利用變化的響應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准號:41877056)等資助下,南京農業大學土壤生態實驗室李先平博士、劉滿強教授團隊與荷蘭生態學研究所斯蒂芬·蓋森(Stefan Geisen)教授和法國南巴黎大學賽琳娜·貝拉德(Céline Bellard)博士合作,在土壤線蟲生物多樣性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Agriculture Erases Climate Constraints on Soil Nematode Communities across Large Spatial Scales”(農業消除氣候對 土壤線蟲群落限制的大尺度研究)為題,於2019年9月3日在Global Change Biology(《全球變化生物學》)上發表。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gcb.14821。

土地利用的變化,如森林向農田的轉變正在威脅著全球生物多樣性。有研究表明,農業活動會導致物種多樣性下降、物種組成同質化和生態系統功能喪失等。然而,已有研究更多關注地上生物,如昆蟲、植物、鳥類和哺乳類等,對地下生物的瞭解較少,尤其缺乏對地下生物多樣性的多維度(如物種、功能、譜系等)評估。

南京農業大學土壤生態團隊通過採集中國大陸32個地點(16個農田棲息地和16個臨近的自然棲息地)的土壤樣本,分離鑑定土壤線蟲,記錄並測定主要氣候和土壤性質,在物種、功能、系統發育等三個維度對線蟲群落進行了系統分析。結果表明,自然和農田棲息地的線蟲多樣性和組成總體上並沒有差異,但是它們對緯度和環境因素的響應並不相同。自然棲息地內的線蟲多樣性隨緯度升高而降低,而農田線蟲多樣性和緯度沒有明顯的關係。自然條件下線蟲的多樣性和組成主要受到氣候因素的限制,而在農田線蟲群落上並沒有發現明顯的限制因素。另外,線蟲多樣性的不同維度指標對農業的響應並不相同,農業活動會導致線蟲譜系組成相似化,和功能組成差異化。該研究有助於完善我們對農業利用方式影響土壤生物多樣性的全面認識;同時結合氣候變化的大尺度研究,有助於深入理解自然棲息地轉變成農田後對土壤動物多樣性的影響。這項研究強調了在開展土壤生物多樣性研究中綜合考慮多樣性與多個維度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