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唐朝有魏徵,宋朝有包拯,明朝有海瑞,為何清朝缺少鐵骨諫臣?

翻開唐宋之後的歷史,卻能看到一個奇詭現象,唐朝有魏徵、宋朝有包拯、明朝有海瑞等,但清朝卻幾乎沒有挑戰皇權上書直言的鐵骨諫臣!

以敢於直言進諫而著名清朝孫嘉淦,給雍正上書“親近兄弟、停止納捐、西北收兵”,獲得雍正“朕自從繼位以來,敢於直言進諫者,只有孫嘉淦一人”評價;給乾隆上書《三習一弊書》,被譽為清代“奏議第一”。但就孫嘉淦進諫內容而言,在唐宋明三朝可謂稀鬆平常,根本算不上死諫,但僅此而已的孫嘉淦,卻能得到如斯評價,實在讓人意外。

那麼,清承明制,設有諫臣體系,為何缺少敢於直言皇帝過錯的鐵骨諫臣,幾乎沒有罵皇帝的記載?

唐朝有魏徵,宋朝有包拯,明朝有海瑞,為何清朝缺少鐵骨諫臣?

自秦朝開始,封建王朝都有一個監察機構,即御史。作為監察性質的官職,負責監察朝廷官吏一直延續到清朝。監察御史,唐宋為從八品,明清為正七品。

唐宋明期間,御史品階雖然不高,但職權卻極為重要,上可監督皇帝,中可監察百官,下可反映民間。在歷史上,雖說御史一職容易變成打擊政敵的工具,但總體而言利大於弊,尤其一些死諫之臣的存在,更是一定程度上約束了皇帝百官行為,讓他們無法為所欲為。

尤其明朝,御史猶如戰鬥機一般,戰鬥力彪悍的連皇帝都顫顫發抖,明朝多數皇帝都被痛罵過,當然其中一些御史慘遭廷杖,但御史卻前仆後繼,到了中晚期之後,皇帝也不敢輕易廷杖了,最典型的是萬曆皇帝,直接給煩的躲進小樓成一統。(明朝是科道體系,“科”是六部下面的都給事中、給事中,七品官,但官小權力大,“道”是十三道御史)

清承明制,清朝建立之後,沿用了明朝監察體系,不過把明朝十三道御史改為清朝十四道御史。那麼,清朝增加了一道,代表比明朝更重視監察嗎?

唐朝有魏徵,宋朝有包拯,明朝有海瑞,為何清朝缺少鐵骨諫臣?

其實,看似增加了一道,彷彿比明朝更重視監察,但實際只是一個華麗的擺設,甚至清朝皇帝不停的打擊監察系統。

1645年,科道官員許作梅、李森先、吳達等以“所行弗類”彈劾馮銓與孫之獬、李若琳,後三者在剃髮易服中居功至偉,按說科道官員風聞言事是本職,但這些科道官員卻遭到多爾袞嚴厲逐一審訊,其中李森予被革職。

1654年,兵科給事中李䄄上疏,指出“逃人法”的種種弊端,切中時弊,但最終不僅被罷官,且還被髮配黑龍江。

1722年,康熙六十年,範長髮、高怡等12個監察御史上奏“懇請皇上獨斷宸衷,早定儲位”,結果康熙將之全部革職、鎖拿,另外還將進言立儲之人全部發配。

1723年,雍正做了一次重大改革,實現“科道合一”,即六科歸入都察院。簡單的來說,就是讓六科同十四道御史只能監察百官,而無權向皇帝進諫。所以在雍正之後,我們更是看不到清朝敢於議論(僅是議論,而非直諫)皇帝或皇家之事的大臣了。

唐朝有魏徵,宋朝有包拯,明朝有海瑞,為何清朝缺少鐵骨諫臣?

到了乾隆時期,有兩個典型案例,直接說明了御史或官員進諫權力的擺設性質。

一,曹錫寶事件。曹錫寶彈劾和珅家奴劉全,結果和珅早在乾隆見到奏章之前,就獲悉這一消息,於是立即毀掉或轉移證據,最終乾隆抓住曹錫寶“所參不實”,認為曹錫寶真正目標是和珅,“或其意本欲參劾和珅,而又不敢明言,故以家人為由,隱約其詞,旁敲側擊,以為將來波及地步乎?

”最後乾隆將曹錫寶改革職留任。

二,尹壯圖事件。1790年,尹壯圖回家探親之後回京,從雲南到北京,所見觸目驚心,於是上書乾隆“各督撫聲名狼藉,吏治廢弛......商民培養皆蹙額興嘆.....請旨簡派滿洲大臣同往各省察查望”,結果讓乾隆勃然大怒,最後乾隆讓尹壯圖與滿洲大臣“敲鑼打鼓、大張旗鼓”的去查,各地官員迅速安排應對辦法,於是朝廷判決“比挾詐欺公、妄生異議律,坐斬決”。後來,尹壯圖認罪“自承虛誑,奏請治罪”,乾隆將之貶官釋放。

顯然,乾隆時期的社會現實,根本無人敢說,尹壯圖指出“諸省商民蹙額興嘆”,豈不是打臉乾隆盛世?或許,正因如此才有所謂康乾盛世吧。

唐朝有魏徵,宋朝有包拯,明朝有海瑞,為何清朝缺少鐵骨諫臣?

在此之後,嘉慶、道光等都做過類似之事,於是科道官員相戒不敢言事。可以說,縱觀整個清朝,就沒有一個真正的鐵肩擔道義的諫臣!

至於清朝皇帝為何沒有諫臣,筆者認為原因有五:一是統治者是滿人,御史往往是漢人,難道滿人皇帝能被漢人來勸誡,甚至咒罵?二是御史的存在,不利於皇帝集權,實現超專制統治;三是清朝不需要錚臣,而是能幹事的鷹犬,御史無用;四是吸取明朝皇權教訓,明朝科道官員逼得皇帝狼狽不堪;五是敢於直諫的幾乎沒有好下場,教訓寶貴,後人引以為戒,清朝做官多磕頭、少說話才是真理!

科道官員風聞言事,固然存在捕風捉影,或存在政治打擊,但卻必不可少,無論是下情上達,或勸誡皇帝等方面,都有重如泰山的作用。清朝皇帝主動遏制言路、打擊言官系統,導致言路堵塞,最終無人敢說真話,或許這是清朝歌功頌德多、明朝指責皇帝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明朝有無數奏章攻擊皇帝、藩王之類,清朝卻鮮有指責皇帝和滿洲王公的奏章,原因就在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