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中國製造業重新開始擴張,半年裡第一次

消沉了六個月之後,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在 11 月達到 50.2%,環比提高了 0.9 個百分點,位於代表行業繁榮和蕭條的臨界點(50%)之上。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1 月份大、中、小型製造業公司的經營活動均有不同程度的復甦。其中:

  • 大型企業 PMI 為 50.9%,環比上升 1 個百分點;
  • 中型企業 PMI 為 49.5%,環比上升 0.5 個百分點;
  • 小型企業 PMI 為 49.4%,環比上升 1.5 個百分點;

如果看經營活動分類指數,11 月份數據反彈主要受生產量和新訂單指數的推動。其中生產指數顯著回升 1.8 個百分點至 52.6%,而代表內需活躍度好壞的新訂單指數也大幅提高 1.7 個百分點至 51.3%。汽車和基建貢獻較大。


中國製造業重新開始擴張,半年裡第一次

衡量外需景氣度的新出口訂單指數目前仍低於 50%,但受益於美國、歐元區、德國等地 Markit 製造業 PMI 指數的反彈,已經從 10 月份的 47.0%回升至現在的 48.8%。國統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說,新出口訂單指數回升,與聖誕節海外訂單增加有關。

先前市場普遍預期 11 月製造業景氣度將大幅提高,但對是否突破 50% 這一臨界點持不同意見,路透綜合的 28 家分析機構預估中值為 49.7%。市場大致的判斷邏輯沒有太大變化,分析師們預期中國央行為了控制通脹,不會普降貸款利率,另外就是中美貿易談判第一階段協議的進程來回反覆,使得以出口為主的一批製造業公司遲遲不願擴張,靜待談判落地。

但總的來說,中國官方 PMI 指數重回 50% 以上,還是讓市場重見一些樂觀情緒。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說短期的經濟低點可能已經過去了。中金公司分析師則在一份報告中說,"我們認為, 考慮到全球製造業需求已經經歷了一輪劇烈的去庫存週期、庫存水平已降至歷史低位,隨著不確定性減弱,全球供應鏈(至少)有望展開一輪補庫週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