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劉邦封賞時, 張良拒絕富庶齊地, 選擇貧窮留縣, 有何用意?

劉邦封賞時張良拒絕富庶的齊地選擇貧窮的留縣有什麼深意劉邦稱帝后,對文武百官論功行賞,張良作為首席軍師,可謂是居功至偉。劉邦特地為他挑選了富庶的齊地,然而張良卻婉拒了,選擇了劉邦稱帝后,對文武百官論功行賞,張良作為首席軍師,可謂是居功至偉。劉邦特地為他挑選了富庶的齊地,然而張良卻婉拒了,選擇了貧瘠的留縣,而這個選擇恰恰救了他一命,這其中有什麼玄機?

劉邦封賞時, 張良拒絕富庶齊地, 選擇貧窮留縣, 有何用意?

劉邦封賞時,張良拒絕富庶的齊地,選擇貧窮的留縣,有什麼深意?

俗話說,狡兔死走狗烹,劉邦更是歷史上最愛殺功臣的皇帝。張良跟在劉邦身邊多時,自然瞭解他的性格。在劉邦論功行賞時,他發現劉邦重賞的有兩類人,一是一方諸侯,二是早起跟隨他起兵的將領,特別是老鄉。而張良兩者都不是,因此他心裡明白,劉邦給你富庶的齊地,表面上感激他的功勞,實際上反映了劉邦對他的不信任。

劉邦封賞時, 張良拒絕富庶齊地, 選擇貧窮留縣, 有何用意?

劉邦封賞時,張良拒絕富庶的齊地,選擇貧窮的留縣,有什麼深意?

我們知道,張良早起並不是劉邦的人。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韓國的丞相,在秦始皇滅了韓國後,張良內心深處的想法一直是復興韓國,他最早參加起義軍也是這個目的。張良加入起義軍之初,他的身份是韓國的司徒,即便在鴻門宴時,張良幫助劉邦脫離危險後,也是選擇回到韓王成的身邊。

劉邦稱帝后,最擔心的就是諸侯王聯合反抗,因此對六國舊部仍心存芥蒂,張良作為韓國的舊部,劉邦對他也不完全放心。

劉邦封賞時, 張良拒絕富庶齊地, 選擇貧窮留縣, 有何用意?

劉邦封賞時,張良拒絕富庶的齊地,選擇貧窮的留縣,有什麼深意?

張良心裡清楚,劉邦奪取天下後,下一步就是穩固自己的統治,任何不穩定的因素,都會成為劉邦清除的對象。因此在劉邦和呂后設計殺害韓信時,張良沒有替他說一句話,他深知任何一個動機,都會成為劉邦殺他的理由。

劉邦此時雖說封賞,但只是安撫的一種手段,他不想給你,隨時可以收回去,韓信就是鮮明的例子。但皇帝既然讓你選,你不選就是違抗聖意,而張良的做法,就體現了他的智慧。劉邦封賞時,張良拒絕富庶的齊地,選擇貧窮的留縣,有什麼深意?

張良拒絕了富庶的齊地,偏偏選了貧瘠的留縣,有什麼深意呢?留縣留縣,關鍵就是這個留字,張良以此向劉邦表明心跡,告訴他自己選擇留下。張良深知現在天下已定,自己已無用武之處,因此不問正事,每天尋仙問道,過上半隱居的生活。

劉邦也是聰明人,對張良的做法心領神會,任由他逍遙自在。伴君如伴虎,想善終也得有常人所不及的智慧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