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纠正商品房过度发展,深圳“房改”的最大亮色

纠正商品房过度发展,深圳“房改”的最大亮色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于6月5日发布住房新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未来深圳住房拟分为市场商品住房、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四类,市场商品住房占住房供应的40%左右,后三类享受政策支持的各占20%左右。(6月6日《新快报》)

尽管深圳此次发布的《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是公开征求意见,还不是最终定稿,但由于改革力度大、涉及面广,被舆论誉为“二次房改”。就这个意见稿而言,有不少亮点值得解读。

“史上时间最长”的住房规划。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缺少长期规划,公众与开发商都比较迷茫,前者担心今后房价更高而提前抢房,开发商由于预期不明确无法长远打算。而深圳制订了面向未来18年的住房发展目标,是“史上时间最长”的,可稳定市场预期。

因城制宜让住房规划更符合市情。深圳房地产市场主要存在房价上涨偏快、结构不合理、供需不平衡、保障不充分、土地资源不足等现实问题。此次意见稿瞄准这些问题开出了相应“药方”。如果说楼市调控需要“因城施策”,住房改革、楼市长期规划也不能是“一刀切”。

结构改革是“重头戏”。一则,过去多年商品房过度发展而保障不足,此次深圳把商品房供应比例压缩到40%,保障性住房占60%,是一种纠偏。二则,在面积方面,商品房以中小户型为主,政策性住房面积小于90或70平米,这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可最大化解决住房矛盾。

纠正商品房过度发展,深圳“房改”的最大亮色

强化住房保障让城市更温暖。城市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高昂房价则成为吸引人才的阻力。深圳单独提出人才住房并给予政策支持,保障了各类人才居住权益。同时,把中低收入居民以及公交司机、地铁司机、环卫工人等人群纳入到公租房保障范围。即实现了人与城市共赢。

另外,还明确了八大供应主体、六大渠道保障等措施,这比以往更加多元。而且,未来深圳还将出台《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深圳市安居型商品房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办法》等制度。这些措施,可为实现预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护航”。

以上所述都是意见稿亮点,一旦通过、实施,可为其他城市“房改”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其实,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也存在与深圳相似问题,唯有像深圳一样深化“房改”,楼市才能回归健康,避免房价大起大落,保障市民居住权益。由此来说深圳“房改”是个“样板”。

尤其是纠正商品房过度发展,增加保障性住房,深圳“房改”是很好的示范。这么做,不仅会牺牲土地财政收入,而且要增加投入。作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城市,深圳有底气告别土地财政,但其他城市目前未必能做到。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是深圳“房改”的地域特色。

不过要意识到,落实“房改”意见有诸多不确定性。比如18年长期规划能否坚持下去是个未知数,会存在政策、市场等诸多变量,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再如,商品房比例被压缩后,房价会不会更高,是让人忧虑的问题。又如,保障房占比提高后,公平分配是考验。

当然,深圳“房改”似乎还遗漏了一些问题,比如偶尔曝出的公务员福利分房问题、小产权房问题、市场秩序问题、房地产税费问题以及其他历史遗留问题,也应纳入改革意见。既然被誉为“房改”,就要重视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尽可能地解决房地产市场的难点问题。

纠正商品房过度发展,深圳“房改”的最大亮色

◎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头条号评论文章,请您订阅并批评指正,谢谢 ◎

我的微信公号:《浴室传奇》(weiyuchuanqi)——关注浴室文化与洗澡健康的微信公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