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學專業: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專業

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學專業: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專業

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學專業: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專業

傳播學是研究信息傳播和媒介運行規律的社會科學。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是國內最早開展傳播學研究與教學的單位之一,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張隆棟教授就已在《國際新聞界》上撰文引介傳播學。80年代初,新聞學院在本科和研究生教學中正式開設傳播學課程,並出版了一批有影響的教材和科研成果。1998年,新聞學院首批被批准為傳播學碩士點和傳播學博士點,成為研究生培養的重要基地。新聞學院設有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媒介經濟研究所、新聞傳播研究所、廣告研究中心和危機傳播管理研究中心,並擁有一批全國著名的學者和導師,為在讀研究生提供了優越的學習與科研條件。

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學專業: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專業

“七五”以來,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是承擔國家重大課題最多、獲獎成果最多的新聞院系,許多專家學者擔任國家重大研究項目的首席顧問。國家重點研究基地“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設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在國家重點學科評估中,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被評估為新聞傳播學科綜合實力第一名。

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學專業: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專業

學院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單位。人大校徽21世紀是信息和傳播的時代,新聞和傳播教育在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進入新世紀以後,

中國人民大學開始了建設國際一流大學的進程,新聞學院在學校的總體部署下,制定了建設國際一流新聞傳播學科的發展規劃和“十五”學科建設規劃。

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學專業: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專業

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學專業: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專業

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學專業: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專業

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學專業: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專業

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學專業: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專業

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學專業: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專業

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學專業: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專業

傳播學專業共設有4個主要研究方向:

1.傳播理論研究方向,包括傳播學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傳播思想、傳播效果研究、傳播體制研究、危機傳播管理研究等課題領域。責任教授郭慶光是國務院新聞學科評議組成員,也是本學科第一部國家級重點教材《傳播學教程》的作者;責任教授陳力丹橫跨新聞學、傳播學兩大領域,其代表性成果《精神交往論》和《輿論學》是國內傳播研究中的經典之作。

2.視覺傳播研究方向,包括電視傳播和攝影傳播。視覺傳播是新聞學院的優勢學科領域之一,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為我國攝影界和廣電行業培養了包括“荷賽”攝影大獎獲得者在內的大批傑出人才。新聞學院作“211”和“985”重點建設項目的廣播電視演播中心即將投入使用,為視覺傳播教學和科研提供了國內一流的設備和條件。本方向的博士生導師盛希貴教授,是我國視覺傳播領域的知名學者。

3.新媒體研究方向。新聞學院自1997年起開設網絡新聞傳播課程,2000年在碩士層次設立網絡傳播方向。新媒體研究以“大傳播、全媒體”理念開展教學與科研活動,使學科建設不斷適應媒介技術的發展和傳播形態的變化,本方向博士生導師彭蘭教授是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並獲得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資助。

4.策略傳播研究方向。策略傳播是西方應用傳播近年興起的重要分支,也是傳播學科的國際前沿地帶,研究方向包括了公關、廣告、營銷傳播、品牌構建等多個具體學科領域。該方向的博士生導師、新聞學院院長趙啟正教授是國家形象傳播的專家,博士生導師倪寧教授是廣告傳播領域的知名學者。

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厚實的理論功底和合理的知識結構、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較高的外語水平的複合型新聞傳播人才,畢業生能夠勝任新聞宣傳、公共關係、廣告、傳媒管理、教學研究等多方面的工作。

傳播學專業有教授8 人、副教授3 人,師資隊伍實力雄厚,年齡和專業結構合理,富於學術創新精神。,我院與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北卡萊羅納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東京大學信息學環等眾多國際著名大學有著密切的學術合作關係,定期聘請著名學者來院講學,併為在校生提供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機會。

主要專業課程

方法課包括:新聞傳播學研究方法、媒介市場分析和媒體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學科基礎課包括:新聞傳播史研究、新聞理論研究和傳播理論研究

專業課包括:網絡傳播研究、公關理論與實務、視覺傳播研究、傳媒經濟研究、 出版理論與實務、廣告理論與實務

選修課可從全校的課程中選擇;先修課包括新聞傳播史論、新聞實務、傳播實務、廣播電視實務。跨專業研究生根據自己的具體研究方向從中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