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同是外戚,军事才能比卫青等相差甚远,投降敌国,最终惨死!

俗话说,一个将军打败仗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打败仗,李广利身为汉武帝统治后半段的最高军事统帅,居然能够完成这个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实在让人"佩服万分"。

李广利,中山人,西汉中期将领,外戚,虽然同为外戚,可李广利比起之前的卫青霍去病却差了十万八千里。他是汉武帝宠姬李夫人和宠臣李延年的长兄,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另有一弟名李季。李夫人得宠时,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而李广利则为贰师将军征大宛,因远征大宛封海西侯。李广利数次出征大宛及匈奴等地,战绩平庸。

同是外戚,军事才能比卫青等相差甚远,投降敌国,最终惨死!

由于是汉武帝大舅子关系,李广利就这样平步青云,在卫青去世后接替了大将军的职务,而李广利确实不是这块料,在这个历史时刻,李广利这位庸才粉墨登场,差点把汉匈战争的大好格局都赔进去。

初征大宛,李广利带领属国的六千骑兵和郡国那些品行恶劣的少年好几万人,以这些兵力去攻伐大宛,李广利的部队已经西遇盐水,沿路的那些小国家恐慌,都各自紧紧地守住自己的城堡,不供给汉军粮食,打又打不下来。能攻下来的就有饭吃,不能攻下来的,只好几天就离开。等到达郁成,兵士只有几千人了,都饥饿疲乏。攻打郁成城,大败,死伤的人很多。就这样此次的征战失败了。

同是外戚,军事才能比卫青等相差甚远,投降敌国,最终惨死!

二征大宛,李广利率六万大军出塞,屡战屡败,虽最后勉强迫使大宛投降,可汉军的损失居然高达六分之五,这样的"胜仗"居然还未让汉武帝清醒。

会战匈奴,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广利受命领三万骑兵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得首虏万余级而还。期间李广利军队被匈奴大军围困,差点无法逃脱,汉军伤亡很大,死亡率高达十之六七。第二次征匈奴,汉武帝动了血本,把二十一万大军交给李广利,与匈奴单于10万大军在蒙古土拉河血战,久战不下后匆忙撤军,靠着汉朝断后部队的殊死奋战总算全身而退,可这次毕竟还算把部队完整的带回来,不算太丢人。第三次征匈奴却真让汉朝血本无归,李广利率七万精锐,在内蒙古杭爱山与匈奴决战,先是打了个开门红,迫使匈奴撤军,可之后又被匈奴来了个反包围,七万大军全军覆没,连李广利本人也投降匈奴。

同是外戚,军事才能比卫青等相差甚远,投降敌国,最终惨死!

此人不但军事才能不行,连人品也有问题,他在任大将军期间,勾结丞相刘屈髦,结党营私,陷害太子,直接造成了汉武帝末年的巫蛊之祸。作为将军,他更是忌贤妒能,排斥异己,征匈奴期间,坐视李陵孤军被围而不救,断送了一个名将的前程,而自己最后也兵败投降,可悲的是当汉奸也没当好,投降没多久就被匈奴重臣卫律陷害身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