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系列之二 帝国双臂——卫青、霍去病

上一篇说到:河西走廊进入国人视野,离不开汉武帝和张骞这两个人。一个是宏图大志,一个是亲力而为。但是真正打通河西走廊,并将它纳入大汉版图的却离不开另外两个人,那就是人称帝国双臂的——卫青、霍去病。

河西走廊系列之二 帝国双臂——卫青、霍去病

(卫青、霍去病)

汉武帝一生当中最辉煌壮烈的史篇,便是汉匈战争,他在位54年,其中和匈奴之战就历时43年之久。四十余年时间里,汉武帝倾全国之力,发动了对匈奴的十五次远征。涌现出了一批非常著名的将领,大家耳熟能详的有飞将军李广、大将军卫青,还有说出了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铿锵名言的霍去病。

河西走廊系列之二 帝国双臂——卫青、霍去病

他们每个人都有传奇故事,但要说战功最卓著的,无疑是卫青和霍去病。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从此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揭开了汉匈战争中,汉朝反败为胜的序幕。此后卫青又创造了七战七胜的辉煌战绩,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了重大贡献。

卫青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两千多年来,他的功绩和为人始终被人称道。

河西走廊系列之二 帝国双臂——卫青、霍去病

而那年轻勇猛的霍去病,如一颗耀眼璀璨的新星,无疑更加传奇、更加令人瞩目。所以在本篇中我将重点讲述一下霍去病。

我第一次听到霍去病这个名字是在35年前,那时单位组织我们去陕西地区旅游,在霍去病墓前听说了这位冠军侯的英勇事迹。当时便对他这奇怪的名字产生了好奇。按照我们现代人的忌讳,名字中应避免出现不吉利的字,而这“病”字显然不吉利。古人似乎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要把这个不吉利取掉,便来了个“去”字——“霍去病”,想必是表示疾病来了 “嚯”的一下就去掉了。

河西走廊系列之二 帝国双臂——卫青、霍去病

后来慢慢了解的多了,才发现其实古人以这种套路起名字的还不在少数,比如我们都知道的辛弃疾、曹无伤、申不害,还有陈去病、陈无忧、白无暇等。

看到霍去病23岁就因疾病突然去世,而并没有如名字所愿时,同事们显然与我有同感,有人甚至觉得都是这“病”字惹了祸,说如果想当初叫一个“霍安康、霍壮壮”或最多叫个“霍感冒”之类的名字,估计就没事了,一定可以避开大病而得龟龄。

其实大家的感慨,无不是对霍去病英年早逝的一种深深的惋惜。民间甚至传说,霍去病从出生到去逝,一生非常巧合,仿佛是专为打匈奴而降生的。

河西走廊系列之二 帝国双臂——卫青、霍去病

霍去病出生在公元前的140年,而在他出生的前一年,即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去世,汉武帝继位。按照古人说的“一年无二王”的传统,公元前141年还是归在汉景帝名下,汉武帝正式称元,则从公元前140年开始的。也就是在这一年,霍去病出生了。而霍去病去世这一年是公元前117年,这是他“封狼居胥”、为大汉王朝扭转了对匈奴战争的战略格局以后的两年。

河西走廊系列之二 帝国双臂——卫青、霍去病

人们说,汉武帝上台了、该打匈奴了,他降生了,最后把匈奴打败了,汉朝在战略形式上彻底地掌握了主动权,他走了。他就是匈奴的劲敌,是专为打匈奴而生。

这样的巧合令人感到非常惊奇,也为霍去病的人生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下面就来看看霍去病短暂而辉煌的经历。

霍去病十七岁就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并与公元前123年,随大将军卫青率领的十万大军出征,与匈奴单于主力对决。

他擅长骑射,在作战中敢闯敢拼,非常勇敢,在其中的一次战役中,卫青所率主力部队伤亡惨重,但初出茅庐的霍去病却率领八百轻骑兵,以快速突袭的战术,甩开大军,孤军深入,与匈奴人激战,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战果,立下战功。

霍去病也因此被汉武帝赐封为“冠军侯”

河西走廊系列之二 帝国双臂——卫青、霍去病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开始在对匈战争中独挡一面。也正是这一年,霍去病三次受命出征河西走廊。

早春时节,霍去病率部进入河西走廊,他延续了他之前敢拚敢闯的作战风格,急速转战6天,连续扫荡了匈奴五个部落。随即,霍去病越过匈奴人放牧的天然草场焉支山,连续疾进500公里,斩杀了折兰、卢胡二王,歼灭匈奴近万人。

河西走廊系列之二 帝国双臂——卫青、霍去病

惊慌失措的匈奴休屠王和浑邪王率残部逃走。霍去病追到河西走廊的敦煌才收兵回撤。这是霍去病骑兵闪击战术的首次正规试验,结果大获全胜。

河西走廊系列之二 帝国双臂——卫青、霍去病

三个月后的夏天,汉武帝下达了再次出击的命令,汉帝国的军队按预定作战行动从3个方向出发。霍去病率领经过严格挑选的精锐骑兵向西北挺进,横穿大漠,至居延泽,再由西北转向西南,长驱深入达1000公里,按照计划绕到匈奴军队的后方,却未能见到预定会师的公孙敖部队。

霍去病决定铤而走险,独自向匈奴休屠王和浑邪王的部队侧背发动进攻。

汉匈之战,在寂寞荒凉的戈壁滩上骤然展开,战马嘶鸣、杀声震天。匈奴人做梦也想不到,他们防线背后会突然遭到袭击。他们措手不及,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从而遭到毁灭性打击。

此河西之战后,霍去病的大军接收了匈奴人放牧的天然草场——焉支山下饲养战马的梦幻之地山丹。从此,汉帝国有了理想的军马养殖基地。

河西走廊系列之二 帝国双臂——卫青、霍去病

霍去病第三次出征河西走廊,是奉命去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霍去病淡定自若,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

自此,历经3次河西之战的霍去病和他的精锐部队,终于全线打通了河西走廊,这一年,汉帝国首次设置武威、酒泉两郡,河西走廊并入中国版图。而青春洋溢的霍去病刚刚19岁。

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经过河西之战,汉匈战争的攻守态势发生逆转,但北撤的匈奴并未屈服。

河西走廊系列之二 帝国双臂——卫青、霍去病

公元前119年夏,为巩固河西战果,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深入漠北,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直击匈奴单于本部。

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七万多人,并乘胜追杀至被匈奴人视为圣地的狼居胥山,率大军举行了祭天封礼,史称“封狼居胥”。后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这一年,霍去病22岁。

河西走廊系列之二 帝国双臂——卫青、霍去病

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霍去病和卫青发起的对匈奴的进攻性战争,改变了汉朝长此在对匈奴战争中的守势状态,一举打败匈奴。从而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也就是在漠南地区的边境安全,此战为汉朝进击匈奴最远的一次。

公元前111年,汉帝国在河西走廊的四个行政管理区设置完成。它们是:

武威郡——即武功军威之意。

张掖郡——即断匈奴之臂,张汉朝之臂腋之意。

酒泉郡——因城下有泉,泉水若酒,而取名。

敦煌郡——表盛大辉煌之意。

河西走廊系列之二 帝国双臂——卫青、霍去病

同时,在河西走廊,汉帝国还设置了两个著名的军事要塞:玉门关和阳关。以此扼守西大门并建立了面向西域的前进基地。

河西走廊系列之二 帝国双臂——卫青、霍去病

汉武帝选择以这样一种方式将他经略西部的梦想留在了河西走廊上。

河西走廊系列之二 帝国双臂——卫青、霍去病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

而位于河西走廊武威市的雷台汉墓的“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那匹青铜铸成的、三足腾空、右后蹄踏一飞鸟、鬃毛飞扬,飘逸灵动的骏马,仿佛是从两千多年历史的硝烟中奔弛而来。生动地展示了汉帝国在河西走廊上纵横千里、万马奔腾的激情岁月。

(第三篇待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