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延津一村一故事:僧固——僧人的保护才得巩固

延津一村一故事:僧固——僧人的保护才得巩固

延津县僧固乡位于延津县境东南部,乡人民政府驻李僧固村,紧邻如今已形成一片的还有梁僧固、申僧固,历史上号称“三僧固”。“僧固”名称的由来源于唐朝,据传唐朝初年这里是王、李两姓官员的花园,管理花园的人姓苏,随着人口的增多逐渐形成一窄长街道,俗称苏家胡同。“胡同”西南有一寺院,叫“白凌寺”,寺内有僧200余人,整天在那里舞拳练棒,学习武功。唐朝末年,梁王反,天下大乱,村民为避战祸,纷纷到寺内躲避。寺内僧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为报答村民养育之恩,发挥武功特长,像保护亲生父母一样保护来寺院躲避的村民。官兵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白凌寺如铜墙铁壁。官兵走后,几百名村民安然无恙。从此苏家胡同的村民为纪念白凌寺内僧人的大恩大德,把苏家胡同改名为“僧固”,意为有了僧人的保护,村庄オ得以稳固,无坚不摧,固若金汤。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分东僧固、西僧固。东僧固李姓多,又更名为“李僧固”;西僧固申姓多,又更名为“申僧固”;梁僧固原为西僧固的部分,后因梁姓居多,更名为“梁僧固”。

延津一村一故事:僧固——僧人的保护才得巩固

僧固称乡的历史不算太长,1956年还属城关乡,1958年改乡为公社,属城关人民公社。1964年从城关公社析出,成立僧固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僧固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