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新乡故事:延津乡村记忆 看青的老头儿

苗东魁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农村的环境非常好。小河两岸、道路两旁、山岗上下、房屋前后,到处生长着茂盛的树木,尤其是沙岗上槐林蓊郁,荆棘丛生,杂草葳蕤。站在村外看村子,根本看不到房屋。小河里流水浅浅,池塘里水平如镜,整日鸟啭不穷,蝉叫不绝,蛙鸣阵阵。

当时,除了自己家里的东西,土地上生长着的一切都是集体的财产。为了防止人们私伐树木,偷拿公物,放牧牛羊,破坏庄稼,各村大队、生产队都会专门派一个人看管村外的树木、青棵和庄稼,人们称他为“看青里”。负责看青的人往往早出晚归,在自己的辖区内转悠,坑坑岗岗的树木青棵,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他们都了如指掌。

新乡故事:延津乡村记忆 看青的老头儿

我们生产队看青的老头儿,个头不高,黑黑瘦瘦,弯腰驼背,脑袋上只有耳朵后长着半圈花白的头发,像勒着半条脏兮兮的毛巾。那形象让人看着就心烦,更别说他对工作极认真极严厉,很少宽容人了,所以,人们也极讨厌他。那会儿,只要谁家的小孩儿哭得哄不住了,人们都会说:“别哭了,再哭,看青里都来抓你了!”往往很是奏效。

我是不怕那个看青的老头儿的,听说他多么厉害,我总想斗斗他。尽管按街坊辈份,我得喊他老爷爷。

有一次,我和一个伙伴儿到塔铺与任光屯临界的河边割草,玩了一下午,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才想起篮子是空的。想想在家里饿得“咩咩”乱叫的山羊,没办法,我们把河边柳树桩上新发的枝条割下来,塞满了篮子,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初秋的傍晚温馨而美丽,初秋的大地丰饶而热闹。当时彩霞满天,清风拂面。玉米地里郁郁葱葱,花生地里青葱碧绿,高粱头上刚刚透出浅红,谷子穗上长满茸茸的黄毛。蝉噪鸟鸣,鸡飞狗叫,随手向田地投一块砖头,就会惊起一只野兔。一派纯正而美丽的田园风光。

新乡故事:延津乡村记忆 看青的老头儿

我们愉快而从容地走在田间小路上,没有一丝慌慌张张躲躲藏藏地样子。村口一户人家房后长着一片茂密蓊郁高低错落的树林。当我们刚刚走过那片小树林时,我突然感觉有人拉住了我的篮子!我回头一看,正是那个人人害怕的看青的老头儿!原来他早就藏在那片小树林里等着我们啦。够阴险的!我对他的厌恶又增加了几分。

不容分说,他收缴了我们的篮子,罪名是破坏集体林业生产。起初我还和他争夺篮子,最终因为没有他的力气大,还是让他把篮子锁在了生产队的队部里。

我们并没有服输。那看青的老头儿走到哪里,我们两个就跟到哪里。一边走,一边缠着他要篮子。他根本就不理我们,这就惹急了我们。我们两个就都弯腰拾起两个砖头,紧紧地跟着他,并不时地作势要砸他。

新乡故事:延津乡村记忆 看青的老头儿

这一回,可能吓住了他。他一边走一边回头看我们两个,眼睛里充满了戒备。我看出了他的慌张神色,心里升起一股莫名的快感。

可能是他看见我父亲在打麦场里劳动,他就向打麦场走去。我素来害怕严厉的父亲,不敢再跟着那个老头儿了。我们两个便逃之夭夭了。

可是,我却不敢回家。太阳已经落山了,草没割够,柳条和篮子被没收,我家的羊一定饿得“咩咩”叫,我父亲勤劳了一辈子,最讨厌懒人了。我回家交不了差,不仅没饭吃,恐怕还要挨打。

我们双手空空,盘桓在村口田边。鸟儿归巢,狗儿回家,田野上只有蛙鸣虫叫。偶尔可以听到谁家大人叫孩子吃饭的声音。我们两个又累又饿,多么希望自己的父母吆喝着我们的名字找来啊!

我们实在忍受不了饥饿的煎熬便各自跑回家了。进了家门,我惊奇地发现我家的三只羊正在吃着柳条,旁边还放着我的那个被没收的篮子!

新乡故事:延津乡村记忆 看青的老头儿

原来,我的父亲下晌后,先和我伙伴的父亲到看青的老头儿家里要回了我们的篮子,正准备出去找我们呢。

父亲看我回来了,一脸严肃地说:“你老爷爷说的对,做人要勤快,要老实,不能占公家的便宜。听说你还想用砖头砸他了?以后记住这次教训了没有?”

我低着头,唯唯喏喏,不敢申辩。可是,我却永远记住了“做人要勤快、老实,不能占公家的便宜”的训诫。

再看看眼下,沙岗夷平,河流干涸,气候干旱,植被不足,灰尘满天。真想念那时的美好环境啊!现在想来,那时的青山绿水里,有“看青里”的一份功劳啊!


新乡故事:延津乡村记忆 看青的老头儿

作者简介:苗东魁,延津县塔铺人,现在延津县育人学校教书。喜欢读书写文,愿意以文会友,共同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