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延津一村一故事:大柳树村的来历

延津县城西北10公里处,有一个村庄叫大柳树村,该村有300余口人,村内以李姓居多,约占百分之八十。大柳树村土质疏松,盛产红萝卜、西瓜等。西瓜因汁甜味美而畅销开封、郑州等地。相传清朝曾作为贡品受到光绪帝的赏悦,并赐该村花轿杆一对。关于大柳树村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延津一村一故事:大柳树村的来历

明朝万历年间,延津县城东街人李戴,在京居官,任吏部尚书(俗称“天官”)。有一年的寒冬腊月,他派人往家送急书一封,差人骑马昼夜兼程,十万火急往延津县城赶,当沿卫辉府至延津县城官道行至关辛庄驿站时,天色已晚,此时两位解差已是人饥马困,当得知离延津县城只剩10余公里时,思想也有了松懈,便想吃饭略做休息再赶路。哪知刚吃过饭,降大雾,伸手不见五指,但因要务在身,不敢怠慢,只得硬着头皮,快马加鞭继续赶路。出驿站本该向东南方向行走,却因迷失方向,一直向西北方向走去,结果转悠了一夜,也没走到延津县城,只能依稀看到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柳树,直到第四天早上天色放晴,两位解差一看,一棵大柳树遮天蔽日,占地足有一亩大,三面环绕沙丘,前面一马平川,东距关辛庄驿站只有一里许,两人叹道:好一处风水宝地!差人随手摘了几个野果子充饥,之后,立即启程将家书送往天官府,由于家书内容比较紧急,差人耽误了时间。

回去以后,李天官大人就追问原因,差人不敢隐瞒,据实讲述,天官大人听了,稍微停顿片刻,让差人下去歇息,随即叫来家丁吩咐,你回到延津老家给族长交特,大柳树这个地方不错,是块风水宝地,将来必出奇人,我家人口众多,可迁出一支到大柳树居住。家丁听了就回延津老家,把天官大人的话讲给族长听、族长与众人商议后,随吩咐出一支迁往大柳树安家。后经繁行生息,李姓人丁兴旺,逐渐成村,族人按先辈意愿,取村名“大柳树”!

延津一村一故事:大柳树村的来历

现在大柳树村李姓200余口人就是李天官后人。李姓后人在此居住后,男耕女织,辛勤耕耘,团结乡邻。因土地瘠薄,沙质疏松,村民多种植西瓜度日。该地西瓜汁甜味美,清凉解署。1901年,清光绪帝与慈禧太后自西安返京,路过延津在关辛庄驿站小憩,吃了大柳村的西瓜后大悦。又听说大柳树李姓勤劳朴实,是李天官的后人,随赐花轿杆一对,意欲大柳树村人幸福安康,人丁兴旺。该轿杆至今放在一农户家中。不过,村里的那棵大柳树多年枯死后,又长出了第二代柳树足有两人合抱粗。民国34年,被迷信的日本鬼子刨掉,用军车拉走准备运回老家用。在鬼子运走这棵大柳树不到三天的时间,日本鬼子就无条件投降,滚回老家去了。

延津一村一故事:大柳树村的来历

后人为了纪念大柳树,就一直没有填掉大柳树树坑,周边又发出了许多小柳树,树坑直径有方圆一亩半大。可惜,1958年取木伐树炼钢铁,所有柳树被洗劫一空。后来,由于人口不断增加,树坑也被慢慢填平,盖上了新房子,大柳树和树坑虽然不存在了,但其美丽的传说却一直在流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