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家在延津:家中的那几颗老树

今天是农历十月初九,而十二就是立冬节气,正值秋冬交际时节。我像平时一样站在院子里深情地看着那两颗老榆树,一颗老枣树,一棵椿树和一颗老洋槐树。还有少量半干不干的枯叶不停地且不声不响的飘落下来,风吹着落叶在地上不停地飘动。没有树叶的遮掩,长短不一的树枝都显露出来,铮铮铁骨般迎接寒冬的到来。这几颗老树不挺拔,更不高傲,它们像弓腰驼背的老人一样。树皮逐渐干裂,一条条皱纹宛如沟壑,但疤痕依旧明显可见,可以想象它们生长多么地不易。


故事:家在延津:家中的那几颗老树


中秋节前后,它们还是枝繁叶茂,枣树上结满了红红绿绿的枣。伸手可摘品尝,常有儿童为吃枣而来,我会摘些红枣满足他们的渴望,我还会招呼过路的人前来吃枣,当然也会摘些红枣分享给邻居们。

盛夏,小院在绿叶的掩映之下。抬头见绿色,地面是荫凉。成群的鸟儿在树枝上蹦蹦跳跳,有斑鸠,喜鹊和麻雀等,并且发出悦耳动听的鸣叫声,足以见得它们在这里具有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它们一定在歌唱环境美,歌唱新生活,歌唱伟大的新时代,此情此景让人心旷神怡。

春天,小嫩枝从树枝上钻出来,如绿宝石,翡翠一般。把老树装扮得很美。使大地充满生机和希望。榆钱,洋槐花挂满枝头,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榆钱成团成串,绿中带黄,黄中透绿。洋槐花成朵成簇,如白云白雪一般。这时人们会采摘一些季节性的蔬菜尝尝鲜。我见过许多美术家的大作是牡丹花,梅花,菊花等等,当然它们都极具观赏性。可哪位画家描绘过榆钱和洋槐花呢?榆钱和洋槐花固然姹紫没有嫣红的外表,也不是那么鲜艳,但是它们是多么纯洁,朴素,美丽而不张扬,着实值得欣赏和赞扬。


故事:家在延津:家中的那几颗老树


在这几颗老树前我总会想起以前的岁月,在改革开放前的二十年里口粮短缺,那时榆钱,榆叶,洋槐花成了充饥的最佳选择,它们与人同甘共苦,忘我奉献。在那段艰难岁月里,老枣树更是功不可没,刚结出枣来便被饥饿的人们摘光吃掉,就连被打在地上的枣也会被如获至宝地捡起来。那时摘的枣一部分会做成醋,味道纯正而且是纯天然,另外一些枣会晒干磨成粉炒着吃,那时半碗的这种炒面加水拌匀算是食物中的奢侈品了。

这几颗老树是我的父母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种下的,树龄都在六十年以上,当时父母栽种它们的目的可能不是为了美化环境,更多是为了生计。记得小时候父亲常说等小树长成材料后用作盖房的大梁,檩条和椽子;若遇上灾荒年景,榆叶,槐花大枣都可以充饥度过灾荒。父母的眼光也真长远,从一九五八一直到一九七八的二十年间,那个时期食物,衣服和柴都极度短缺,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全家和这几颗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每天都吃树叶,扒树皮烧火做饭,这也是它们至今弯腰驼背伤痕累累的原因。


故事:家在延津:家中的那几颗老树


虽然父母离开我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是他们栽的树仍不改初心,惠及我家几代人,把绿色带给大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一看到这几棵树,我就会深深地怀念我的父母,会深深感谢这几颗老树。

我爱这几颗老树的花,叶,我爱它的老态龙钟,我爱他倔强向上的品格。

近几年,这几颗老树也受到了买树人的注意,常有买树的人开着车,带着大锯,大斧和绳子要买这几颗老树,如果我一松口,这些树早就不复存在了。可是我每次都会拒绝他们的要求。我不舍得把这几颗树卖掉,因为在我心里,一木一叶皆有情感、皆有故事、皆是乡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