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

布萝紫


对于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我曾不止一次的说过,中国历史上的数次改革,除非是再出现商鞅和秦孝公这样千载难逢的搭档,否则是不可能成功的。



不论历朝历代,改革,他肯定会触及到部分人的利益,肯定会有阻力,如果实行改革变法的人背后,没有强大君权的支撑,一切都是空谈。

商鞅变法是这样,商鞅变法直接损害的就是宗室贵族的利益,他打破了爵位世袭制的传统,实行军功制,只有得到军功才能有爵位,这对那些宗室贵族来说是多么大的利益损失。

但是,秦孝公抗住了来自宗室贵族们所施加的压力,一心一意的支持商鞅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强大的君权支持。最终,他们成功了。


反观王安石变法,说实话,王安石变法对北宋是有益的,在王安石变法过程中,还能有煕河开边的重大胜利。

王安石变法,最主要的是使国家和普通百姓获利,但是这就损害了官僚阶层和地主阶层的利益,因此司马光的官僚阶层才会不遗余力的打压王安石,并不断的给宋神宗施加压力。

因此宋神宗对王安石的支持,并没有像秦孝公对商鞅的支持那样一如既往,而是断断续续。最终宋神宗还是扛不住官僚们的压力而罢免了王安石。

所以,二者改革的结果显而易见。可以肯定的是,王安石和商鞅都是有能力的人,如果王安石变法能成功,北宋的命运绝不会那么悲惨。

但是,在封建社会里改革变法,谈何容易,后来的张居正不也失败了吗?没有强大的君权做支撑,改革只是空谈而已。

还是那句话,商鞅和秦孝公这一对搭档,中国五千年来也只出了这么一对而已!

大家觉得呢?


蜀北一


中国历史上的变法有很多,多数都以失败告终。战国时代秦国的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极居质量的成功变法,并且进行的最彻底、最完整、影响最深远。在其后有许多变法改革,但大多均以失败告终且都是局部性改革或革新。如西汉末年王莽改制(又称王莽新政)、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改革、清末戊戌变法,除了北魏孝文帝成功,真正意义上的变法均以失败而告终。失败的原因、因素有很多,不一而论,有内因、外因,也有天时地利。

而商鞅变法能够成功个人觉得最重要、最主要的原因是占据人和,即秦孝公和商鞅二人绝佳组合,正如一句名言:公如青山,我如松柏。可见其高度默契与信任,这非后人所能期遇的。孝公就是商鞅的靠山,山不倒松不倒;商鞅是青山之上的常青松柏,松柏使青山更加郁郁葱葱。二人互为知己,惺惺相惜,远远胜于一般的君臣关系。故而,旧贵族势力要处死商鞅,便要等秦孝公驾崩之后,谓之“栋梁拆”,此二人死一个之后这个组合就解散了也就分而治之了。

后世的王安石亦是千古奇人,而遇到了宋神宗。宋朝的皇帝(除开国皇帝宋太祖之外)在政才方面总体给人感觉都是唯唯诺诺、平庸,略显软弱。在变法如此重大之举中,宋神宗仍然是优柔寡断,一方面想改变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北强压顶的被动局面,一方面又缺乏破釜沉舟、力挽狂澜的魄力和决心,在革新派(王安石等一派)和守旧派(司马光等一派)间摇摆不定,而当变法遇到挫折、困难时,他又显示出支持守旧派的态度,而地方主政官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的态度,变法会更加难以推进,新旧上下的博弈结果就是变法一败涂地,以失败而告终。

商鞅变法成功或后世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如此坚定的帝王(君主)如相信自己般相信变法者,如此坚定不移的推行变法者,唯独秦孝公与商鞅;二是很难有如此集政才、帅才等多种智慧于一身的大才主持变法,无论王安石、张居正还是康梁等人都无法可比,所以秦孝公与商鞅说千古奇遇也毫不夸张过分,也只有他们二人才做出了如此伟大的壮举,泽被后世。





JaydenLee123


商鞅与王安石一成一败还有可对比性的,但是中国古代历史中变法成功的貌似只有商鞅一人,这也就说明当时国情的特殊性。

变法的背景不同

秦国变法面临的不是要不要变的问题,而是怎么变的问题,因为秦国当时是战国最弱的一国,而且面临被魏国灭国的危险。因此,秦孝公见到商鞅就和刘备见到诸葛亮一样,他们有那种如鱼得水、雪中送炭的感觉。

反观宋朝则不然,北宋当时虽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但还不至于有亡国之危,整个国家表现出来更多的还是歌舞升平,宋神宗在位时宋朝的情况远没有徽宗时那么糟。也就是说北宋处在一个可变可不变的背景下,变法固然是为了国家富强,但这种为了梦想而努力的动力显然不如deadline更有效。

支持力度不同

商鞅和王安石虽然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但力度还是不同的。

我们之前说北宋是可变可不变,那么王安石的分量自然就不够,王安石在宋神宗远没有达到非你不可的地步。而且王安石的官位一直也没有做到最高,此外,宋太祖时期就削弱了相权,宋朝时候的宰相无法拥有像商鞅那种地位和权力。

这里就要谈到商鞅、王安石的境遇问题了,对于秦国而言是请商鞅来挽救秦国,那是尊贤,得供着。对于王安石而言,你本来就是大宋的官员,皇帝重用你是看得起你,你必须要好好干事。

这两下一对照也就反映出两个时代的不同了,事业成功的难度自然就不同了。秦国的变法可以执行到太子犯法,同样不姑息,而宋朝就达不到了。

个人秉性不同

商鞅能够让别人信服,做事有规划,非常具有人格魅力,这样的人自然也会得到一大批支持者。

反观王安石则不然,王安石个性很倔强,有“拗相公”之称,即便是他的副手吕惠卿也与王安石关系不好,王安石的朋友圈是越变越小的那种,支持者越来越小,事情自然也就做不下去了。

王安石本人也很有脾气,动不动就要辞职,弄得大家都很尴尬。

变法的施行效果不同

商鞅实行的是依法治国,谁不听就处罚谁,虽然刑法重,但是变法实行的效果确实很好的。(很多人也是被吓的)

王安石就不同了,他虽然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但是整个官僚机构是迟滞的,行政效率很低,而且变法的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大打折扣,很多善法到了老百姓那里最后变成了害法。因此,大家对王安石的评价就不好,毕竟越变越坏,跟商鞅的变法有明显差距。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差异,欢迎大家补充。

王安石的变法政策还是很好的,假如能够成功,宋朝真的可以富强起来,最起码不会那么早发生靖康之变那样的事情。但是不怕变法失败,就怕进行变法,蔡京等人主张的也是王安石的新法,但他们显然已经走形了,因此宋朝的灭亡也跟后继者假变法有关。

欢迎关注、点赞、唠嗑,我是孝陵卫小校(二分明月故臣心),动手动脚找东西,正儿八经答问题,期待与诸君交流!

孝陵卫小校


关键谁得到利益

商鞅变法成功在于

首先秦国得到利益 ,秦国因变法国力突飞猛进,最后积蓄到始皇时一举灭掉六国。

其次,普通百姓得到利益。在这之前普通百姓很难有上升渠道的,基本一辈子就是普通百姓。但是变法后,有了上进之路,大家跟着发奋图强,自己上升也带大秦国国力上升。

最出名就是军功爵制度,让秦国人都好战。更重要培养出一个新的利益阶级,靠军功升上来的,新贵军事贵族。这群人是变法绝对拥护者 ,更重要这帮人有极强军事力量 ,皇帝反对都能干掉。


当然 ,变法也损害了某些人利益,传统利益阶级老贵族。但是这帮人面对,两个的利益的群体一是皇族,二是普通百姓尤其军事贵族。可没能力反对 ,因此变法成功了。

反过来王安石变法,真正的到利益只有国家,普通百姓只是理论上有实际没有。因此反对人太多,也力量强大。只依靠新党跟皇室根本就抗衡不了,只能中断变法。

至于王成功了

这个一是成功可能性小,很多变法只是理论是好,实际上不行。

二是成功了,如不考虑实际,那肯定是国家强大,普通百姓也就那样。


云中云山


第一,商鞅变法的成功。

秦国的秦孝公是商鞅的伯乐。秦孝公是一位明君,他决定变法图强,所以招贤纳士,就这样一代改革大师商鞅进入他的视野,虽然也是很多保守派阻止,但是秦孝公是支持的。而且商鞅变法也是有技巧的,下面有个小历史典故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立木为信:商鞅把一块木头放到城南门,说谁能把木头抬到北门我就给他50两黄金(黄铜)等到傍晚才有人把木头抬到北门,商鞅立马给他那个人50两黄金(黄铜)。商鞅变法是顺应了民心的,而且有秦孝公的强力支持。

第二,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王安石的变法也很先进,就是触及了很多人的利益,甚至包括皇帝的利益。而且王安石变法还有一些漏洞,影响了人民的收益。

时代不同,技巧不同。所以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历史在我心


古代变法带有着先验主义色彩。就是结果是理想化的,而途径就是区别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要素。

商鞅是唯物派务实先验主义。王安石是唯心派理想先验主义。青苗法可谓是脱离现实带有浓重的唯心理想主义色彩。在变法上唯物论先验主义尽是成功的例子。唯心主义带来的除了失败还是失败。

这之中还要注意变法的节奏,要刚好合适。


小桥流水人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