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有公孙座、商鞅、吴起,为什么不能称霸于春秋战国?

孝顺父母是佛


魏国在战国初期确实是称霸于诸侯间的,甚至持续的时间还比较长,不过魏国的霸业成就于魏文侯,在魏武侯时期开始走下坡路,真正衰落于魏惠王时期,尽管魏惠王主持召开了逢泽之会,但只是小国屈服,像韩国、齐国这样的大国根本不承认魏国的霸主地位,而且在不久之后就发生了马陵之战,魏国大败,从此开始被战国六雄或围殴或单挑,少有胜绩。而这一切的发生与魏武侯时期人才的流失脱不了干系。

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基本就瓜分了晋国,只是一直没有上升到诸侯国的地位,前425年,赵襄子去世后,魏斯继位,魏斯即后来的魏文侯,魏文侯的高瞻远瞩可以说是同时期中的顶级人物,他一上位就开始为魏国的强大而努力,努力的短期目标就是先让魏国强大起来,然后谋求吞并赵韩,重新让三国合并起来,然后谋夺天下。

魏文侯野心不小,政治能力也是相当的不错,在他统治时期,魏国有当时诸侯国中最多的人才,并且这些人才多数并不是出自贵族,很多都是庶族出身,以及平民,只要是有能力,魏文侯就会重用,这为魏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魏文侯时期魏国的的发展是非常快,魏文侯以李悝、翟璜为相,而吴起、乐羊为将,子夏为帝师,还有西门豹、魏成、端木干等人为臣,可谓人才济济。

李悝在魏国主持变法,是当时战国时期进行的第一次变法,这成为后来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基础,说到这里,不得不感慨一下,当时魏国是有多少人才啊,李悝、吴起和商鞅这三个著名的改革家齐聚魏国,这样的魏国不强大才怪,但是另一点又不得不注意,即吴起变法是发生在楚国,而商鞅变法是发生在秦国。

李悝变法后,魏国注重民生发展,制定法律,国民都要严格遵守,国内的发展比较迅速。对外的扩张则是由吴起和乐羊作为将领完成的,吴起主要是在西河地区对抗秦军,攻占了西河地区,魏国设下西河郡,而吴起正是第一任西河郡守,之后吴起数次和秦军作战,基本都是秦国吃败仗,吴起建立起了一支强悍的魏武卒,战无不胜。

而乐羊则向北灭掉了中山国,魏国从最初的强敌环绕中发展起来,一跃成为战国时期最强悍的存在,而在前403年的时候,周天子已经承认了韩赵魏三国的诸侯国身份。

魏文侯不仅让魏国实力强盛,更是非常注重文化的发展,他甚至为了让孔子的学生子夏来教授学生不惜自己拜子夏为师,这让各诸侯国刮目相看,子夏答应在西河地区开课,这就有了后来著名的西和学派,为魏国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也让魏国尊崇文化与礼仪的名声显于外。

可以说,魏文侯真正做到了让天下诸侯臣服,前396年,魏文侯去世,魏武侯继位,任用田文为相,这个决定一度让吴起非常生气,在吴起看来,他各方面的才能都比田文强,但却不能为相,田文自己也承认自己才能不够,不过有一点却是吴起不能比的,即田文是贵族出身,可以在主少国疑的时刻让人归附魏武侯,而吴起这个平民出身的人却没有这样的能力。田文之后为相的公叔痤同样是贵族出身,而公叔痤同样也不是能力出众之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魏武侯时期人才的任用已经不再是魏文侯时期的任人唯才,而是依靠贵族阶级。

不过在魏武侯前期,还是将魏国的霸业推向了高峰,吴起在西河郡负责对抗秦国,在前389年阴晋之战中,吴起以五万兵马打败了五十万秦军,这不能不说魏武卒的强悍,后来吴起又攻打齐国,正在吴起不断建立战功的时候, 公叔痤嫉妒吴起的战功,怕吴起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听从下属的建议给吴起设了一个套,然后告诉魏武侯用一个公主试探吴起的忠心,最终吴起不愿意娶公主而不得不出逃到了楚国。因此,魏国损失了一员大将以及一位改革家。

魏武王去世后,魏惠王夺得政权上位,魏惠王识别人才的才能比魏武侯更差,公叔痤病重之际向魏惠王引荐了商鞅,希望魏惠王让商鞅做相,但是魏惠王并没有答应,原因其实是很简单的,因为在此之前商鞅的才能也只有公叔痤知道,公叔痤很可能害怕商鞅会威胁自己的地位因此一直“雪藏”商鞅,只是让他做自己的中庶子。所以突然让魏惠王任用商鞅做相确实不太合适,而且魏惠王本身就不会识别人才,他也不会去考察人才,直接就拒绝了。即便公叔痤告诉他不用商鞅的话就把他杀掉,但是魏惠王同样没有搭理,这是商鞅的悲哀,也是商鞅的大幸。

公叔痤看到魏惠王那样的反应,就劝说商鞅逃离魏国,但是商鞅也拒绝了,在他内心深处,很可能是对魏惠王还抱有希望,或许他会任用自己,或者下令处死自己,到时候他就说服魏惠王留下自己。但是一直到公叔痤去世后很久,商鞅也没有得到魏惠王的任何指示,魏惠王俨然从来就没有把商鞅放在心上,因此商鞅离开魏国去了秦国。

魏国的人才流失越来越严重,吴起的出走,使魏国损失了一员大将,在之后对秦作战中失败,而赵国和韩国渐渐不再和魏国结成同盟,本来三国结盟一致对外的,并且隐隐以魏国为老大,但是魏惠王继位后,这种情况就开始改变,三国渐渐彼此对立,赵韩更是联合起来攻打魏国。

魏惠王时期的著名将领是庞涓,而他的对手正是在齐国的孙膑,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正是庞涓和孙膑的对决,很不幸的是,两次大战都是魏国失败。也因此,魏国国势迅速下滑,在被齐威王打败后,各国纷纷攻打魏国,让魏国疲于应付,魏惠王小范围的称霸也宣告结束,自此,魏国从第一强国的宝座上跌落下来,再也没有爬上去。

倘若吴起和商鞅等人才都留在魏国发挥了自己的才能的话,魏国的霸业很可能还会继续,长远的很难说,但至少魏国吞并韩赵还是可以实现的。


萧晓四姑娘


魏国率先展开变法,成为战国前中期的第一个霸主,这个时候的魏国就像曾经的美利坚,吸引各方人才前来游学、任职。

但上述三人魏国只用了一个半。魏国霸业只跟吴起有点关系。

从魏武侯到魏惠王时期,用人不明,大量的人才流失导致魏国后继无力逐渐衰弱,吴起、商鞅、孙膑、张仪、范雎等流失,而齐秦两国成为最大的受益国

公叔痤、商鞅、吴起,魏国用了一个半,半个吴起,一个有知人之明却小人之心的公叔痤

这三人中商鞅有改天换地的大才,吴起有横行天下的将才,两人都是出将入相的代表人物,却用了一个知人之明却无容人之量的公叔痤

魏武侯时期,公叔痤为相,虽然明知吴起对魏国的重要性,但是为了保住相位依然排挤吴起,最终吴起跑到楚国,开展了吴起变法。

魏楚交战,吴起率领楚军大败魏军,占领魏国在黄河南岸的大片面积。

对吴起前面用,后面排挤不用,所以算作半个。

商鞅在公叔痤府上任中庶子,然而公叔痤直到临死才推荐商鞅给魏惠王,既是大才何以等到临死不能掌控局势的时候才让位居中庶子的商鞅骤然提高到丞相的高度?

所以公叔痤并非昏庸之人,但是也非大度之人,他赏赐吴起后人,死前荐贤,终究还是有些博虚名的意味在内。

魏国前期能够称霸诸侯,得益于魏文侯时期尊贤重才,任用魏成子、翟黄、李悝、乐羊、吴起、西门豹等人的成果。但是后期人才流失成了魏国致命伤

吴起、商鞅、孙膑三个让魏国由胜转衰的关键人物

魏国用吴起哪怕只为将,魏国也能保证军队横行天下,然而吴起出走弱魏强楚,楚国饮马黄河。

孙膑受庞涓邀请到魏国,然而受到陷害,逃魏至齐,马陵、桂陵两战,埋葬魏国精锐魏武卒,齐国崛起代替魏国霸主位置。

魏王不用商鞅,西入秦国开展变法,让秦国一举称为战国最强大的国家。

此三人都曾在魏国甚至任职魏国,可惜魏王最终用的是一些心胸狭窄的人

除此三人,张仪本魏国公族庶支不得重用,入秦后连横破合纵,强秦而弱韩赵魏;范雎本中大夫须贾门客,差点被魏齐打死,入秦后协助秦昭王加强皇权,远交近攻,魏国受到致命威胁;

魏国人才济济,然而从魏武侯开始即越来越少从布衣中发掘大才,而宗室中的人才又百般防备。

魏国因为人才而霸因为人才流失而亡。


魏国是列国变法的黄埔军校……


妖鬼杂谈录


自三家分晋之后,魏国在魏文侯的治理下,国力蒸蒸日上,逐渐强盛。这个时候,一个叫吴起的人到了魏国,被魏文侯委以重任。

吴起刚开始跟随曾参学习儒术,结果因为他母亲去世时没有及时回家奔丧,被曾参给赶出了师门。于是,他跑到了鲁国,想要在鲁国施展自己的才华。届时,齐国率军攻打鲁国,吴起想要借这个机会表现一番,但鲁君考虑到他的妻子是齐国人,便一直犹豫不决,吴起为了抓住这个机会,把妻子给杀了。鲁君当即任命吴起为将,吴起不负众望,率领鲁国军队打败了齐国。然而,打完胜仗后,有人嫉妒吴起,便说他为了出名不惜杀死自己的妻子,于是,吴起跑到了魏国。魏文侯刚刚成立魏国,急需人才。于是,任命吴起为将,吴起在魏国训练了名震天下的魏武卒。魏武卒最光辉的战绩就是在阴晋之战中,以三万战胜秦军三十万。魏文侯死后,魏惠王继位,在公孙痤的鼓捣下,吴起流亡楚国。

公孙痤这个人有才干,但心胸狭窄,十分担心有优秀的人才出现从而替代自己。公孙痤在魏国为相期间,卫鞅到了魏国,结果公孙痤一直压着卫鞅,直到死前才将卫鞅举荐给魏惠王,然而,魏惠王并没有放在心上,以至于卫鞅西游秦国。

魏国在魏惠王期间,一直和秦国纠缠在黄河两岸,根本没有心思去称霸。


琼林夜话


首先,这个问题是错误的,魏国称霸过战国初年,有着长达百年的霸业。北面灭掉中山国,东面吊打东方中国,西面夺秦六百里地,可以说是战国初期最威风的国家。有文侯、武侯、惠王蝉联三代霸主级人物,这在其他国家是少有的。至于魏国,公元前473年三家分智,春秋末期才得以存在。到了公元前403年,魏斯被周天子册封为诸侯,魏国宣告正式成立。



至于公孙痤、商鞅、吴起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吴起活跃于文侯时代,公孙痤活跃于武侯、惠王时代,商鞅出道更晚,都到了惠王末期。三者在魏国地位不同,所施展的空间也大不相同,对于魏国的贡献也不一样,所以该问题并不能说明多少。

吴起是魏国第一名将,是西部战区的司令,所以魏文侯很是重用他。吴起创立了魏武卒制度,开创了中国精兵作战的先河。仅仅在河西之战中,魏国多次吊打秦国,曾经以5万大败秦国50万大军,并占领了秦国河西之地。这一片肥沃之地养活了魏国最精锐的部队,也为魏国奠定了争霸天下的资本。所以,吴起从公元前409年到公元前387年,正是魏国霸业的开创阶段,也一直是魏国军方的一号人物。

可惜好景不长,吴起受到魏二代武侯的猜疑,在公元前387年,吴起兵变失败,逃亡楚国,魏国至此损失了一位重量级的人才。但吴起也成全了魏国,为魏国创立魏武卒,夺取河西郡,重挫秦国,这些都是魏国能够称霸的重要因素。



公孙痤对于魏国来说,简直就是毒瘤。他本人以考虑自身利益为先,国家利益为后。在位期间,排挤走吴起,又不肯举荐商鞅,是造成魏国人才流失的刽子手。他的一生只有一次出征记录,大败了赵韩联军,但所依靠的是吴起留下的军队,并没有给魏国带来实质上的利益。他临终前的一套荐才,可笑至极,根本不是国家利益与朋友之谊。



商鞅对魏国不受重用而耿耿于怀,正好秦孝公发布求贤令,所以商鞅才会离去。毕竟,战国时平台多,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魏国成全了商鞅,在这里商鞅学习了刑名之学,也受魏国变法的影响,给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秦国也成全了商鞅,给了他一个更能施展才华与抱负的平台。但同时,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与魏国的矛盾以战争的形式愈演愈烈,魏国最终在连续战败、日削月割中走向灭亡。



终其原因,还是魏国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理清哪一种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文侯是礼贤下士,唯才是举的典范,将魏国的人才发挥到极致。武侯虽然不任人唯亲,但缺乏父亲那种毒辣的眼光,使吴起出奔于楚,不得不说是国家战略上的一大损失。惠王时期,达到了魏国霸业的顶峰,但他骄傲自满,目空一切,没有明白商鞅的价值,彻底将商鞅送到了宿敌的怀中,最终使魏国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慵懒国王


题目有问题:其一公孙座应为公叔座;其二韩、赵、魏三家分晋是战国开始的序幕,春秋时还没有魏国,所以不可能称霸于春秋时期。

接下来再说说公叔座、商鞅、吴起这三个人。他们是同时代的人,吴起最大,曾在魏文侯、魏武侯时期在魏国魏将,训练魏武卒,称霸诸侯。公叔座在魏武侯和魏惠王时在魏国为相。商鞅也称作卫鞅、公孙鞅,最小,在魏惠王时担任中庶子,公叔座曾向魏惠王举荐商鞅,但未获重用。

吴起在魏国担任西河郡守时改革魏国兵制,创立武卒制,赫赫有名的魏武卒就是吴起一手创建起来的,吴起也屡次打败秦军对魏国的进攻。


后来魏武侯任用公叔座为相,公叔痤有知人之明,但为国家利益考虑得相对少一些,为自身的利益考虑得多一些。吴起当时声望很高,公叔座忌惮他,害怕吴起威胁到他的相位,陷害吴起,使魏武侯不再信任吴起,吴起于是逃到楚国。

商鞅是公叔座临死时推荐给魏惠王的,但魏惠王没有用,他又告诉魏惠王如果不用就杀死商鞅,魏惠王也没有听他的。最后商鞅到了秦国进行变法。

可以说正是公叔座导致了吴起、商鞅两个大能人的出走。吴起对魏国很重要,他不是不知道,只是为了自身利益逼走吴起,导致强大的魏武卒犹如昙花一现;商鞅有能力,他也不是不知道,只是为了自身利益在自己临死在举荐,导致魏王认为他老糊涂了,如果平时让商鞅多加历练,魏王能不看在眼里吗?

对于商鞅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很有深意。若过早地推荐公孙鞅,可能会取代他的职位,而在临终时郑重托付,博得荐贤之名,对自身利益也没有什么影响。

虽有能臣,而不能用,且大臣各顾私立,不能精诚团结,魏国终与霸主失之交臂,在战国七雄中逐渐处于下风。

<strong>我是莱驹为右,谈古论今,欢迎关注评论。


莱驹为右


先纠正一点魏国其实是首先称霸的,只是时间不长,更是远没有统一的能力。回答你这个问题,我先从这三个人一一说起,再来结合魏国整体回答,这样就更清楚一些,还有虽然可以叫公孙座,但我们还是正式一点叫公叔痤(cuo二声)


先来说商鞅,商鞅原名公孙鞅,原为卫国公族,公孙鞅喜欢研究刑名之学,公叔痤知道他有才干,并趁魏惠王亲自前去探望公叔痤病情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但魏惠王没有答应任用商鞅,待魏惠王走后,公叔痤叫来商鞅劝他离开魏国,不过当时商鞅并没有答应(在我看来明智,这个时候要走是走不了的,小命也要丢掉),后来公叔痤去世后,商鞅向西投靠秦国(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


再来说吴起,做为兵法家,确实厉害,他在魏创立武卒制,夺秦之河西之地。不过他做为政治家却不合格,时任相国的公叔痤怕吴起手握重兵有变(也有人说是因为嫉妒),不管是什么,反正相国公叔痤就设了一个局让魏王把吴起赶到楚国了。当然吴起在楚国变法失败丢了命,也证实了吴起政治斗争能力一般。(话说商鞅变法那一字千金这招其实是和吴起学的)


最后说公叔痤,做为相国,他治国能力可以,不过远未达到让魏国脱胎换骨的能力,在和平时期可以,但在战国群雄并起的年代,只能算能力平平,目光比较短浅,《战国策》中说他:“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

除了人才以外,从魏国的整体形势来看,在三家分晋后,魏国分的的土地最为险要。魏国地处中原交通要道,四周除了同秦、齐、楚、韩、赵四个强国相邻外,还同中山国、郑国、卫国接壤。由于魏国狭小的国土面积和特殊的地理位置,魏国发展后劲不足。没有广阔的国土纵深和众多的人口,想要生存必须维持好三国联盟,在这种情况下魏国的发展容错率极低,所以魏国虽然最先称霸,但很快就弱下去了。


许多谦


不能说不能称霸春秋战国,首先你这个问题所说的春秋战国,这是不对的,春秋时期是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是战国时期,这是两个时代,而魏国所处在的是战国时代,进入战国时代的时候,魏文侯重用吴起和李悝等名将名相,然后继任者魏武侯,更是将魏国的事业推向更高的一个高度,算是第一个在战国时期称霸的诸侯国。

下面就是重点了,从此之后,魏国就开始下滑了,从魏国流失的人才不仅仅有题主所说的这些人,还包括张仪,范雎,而且就连当时魏王的兄弟信陵君也直接流失了。

那么重点来了,为什么魏国后面不行了?很简单,国君垃圾呗,不像人家秦国,连着出了七代明君,然后传到秦始皇手上,最后完成了统一。


饮茶看历史


确实这三个人都在手魏国,但是公孙座并不算是人才,只能说是一般丞相,相此春秋时齐用管仲为相,对齐进行了改革,终成霸业,所以管仲才是个人才。公孙座不但没有大才,而且还没有肚量,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不一心为国。相比吴起和卫鞅这两个是真正的人才,公孙座也知道他们有大才,一个国家,有大才的人,只要用他将来肯定为相,吴起就是想当魏国的丞相,这肯定影响了公孙座的利益,所以把吴起赶走了。另外他知道,假如魏王知道卫鞅有大才,也可能会用为相,所以他一直不推荐卫鞅,直到临死,这个时候谁当丞相都没关系了,才把卫鞅推给魏王,本来魏王就怀疑卫鞅,要是人才为什么一直没听过。又听公孙座说,如果不用卫鞅,就把他杀了,免得跑去为敌国所用。魏王想,这公孙座是不是病老湖涂了,怎么又人用,不用又叫杀,这不是乱吗,这个人肯定也没有什么用,有用早就应该出名了,所以也不用,也不杀。

最经典的是,公孙座跟卫鞅说,他是先国家后朋友,把他和魏王说的话说给卫鞅,卫鞅说,魏王如果不用我,说明不把我当人才,既然不把我当人才,那肯定不会杀我,历史果真和他想的一样。

之所以魏国为什么不称霸,吴起和卫鞅两个人才,用哪个当丞相都能够称霸。


黎家第一汤


魏国地处列国交通枢纽地带,属于四战之地,地理位置不太好,但战国初期从魏文侯开始魏国却保持了百年的霸业,其根本原因是魏国联合了韩赵两国,又广泛吸纳使用人才,在各国中率先实行变法。提问中提到的三个人中,吴起、商鞅都来自别国。吴起一度受重用,他为魏国练成一支被称为"魏武卒"劲旅,大败秦国,夺取了秦西河地区,险些灭亡了秦国。但后来吴起被排挤出走楚国。商鞅虽然曾被公孙痤举荐给魏惠王,但没有被重视,后来被秦孝公重用变法,秦国强大起来了。

可见,魏国流失人才很严重,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魏国体制问题以及战略短视。体制问题主要体现在魏国并没有改革分封体制,一个鲜明的例子战国四公子之首的信陵君就是魏国,他正是凭分封的便利,拥有很大权力和财富。战略短视主要体现在魏国没有将霸业推进为实现统一大业,而是在漫无目标,东征西战中四面树敌,耗尽了国力,最终两次大战被齐国击败,从此沦为二流国家。


羽书迟


首先说一说当时的政治环境。在春秋战国,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分别是非常明显的。所有的大国政治集团,几乎都掌控在贵族的手里。但是由于贵族一直处于养尊处优的生活中,并没有危机意识,大部分眼光都只能看到自身的利益。

由于权力都掌控在贵族手中,所以对于一些有才能的平民便无法得到重用。其中商鞅和吴起就是两个典型。

对于商鞅而言,当时的魏惠王正把庞涓当成手上的宝。公叔痤向魏惠王推荐的时候,他只当儿戏。并不重用。所以商鞅就跑到了普通阶级的百姓更容易获得权力的秦国,并忠心辅佐。

而对于吴起,魏文侯时期已经重用他,并且为魏国夺取了河西之地。可惜后来魏惠王继位的时候,由于吴起功劳太大,加上魏惠王自身疑心极重。所以随便被身边的奸臣使用阴谋诡计,便成功离间了吴起和魏惠王的关系。

吴起是个明白人,知道长此以往自己的才能无法发挥,所以就跑到了楚国实行变法。

如果真要总结两点,那么就是以下两点:1.魏国贵族的政治壁垒太坚实,百姓阶级无法打入内部,更无法发挥才能。2.魏国君主都是目光短浅之辈,看不到人才,并且无法得到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