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和廉颇都先后逃亡楚国,入楚之后,他们谁的功劳大,各自结局如何?

大风云扬dfyy


吴起和廉颇都是战国时期的名人,不同的是,吴起是战国初期的人,而廉颇则是战国末期的人,之间有半个世纪的时间差,两人的经历有相似之处,比如都曾到过魏国和楚国,都死在了楚国。不同之处在于,吴起是一个全能型人才,所以他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会强盛,而廉颇算是一个单纯的善用兵的武将,他的大半生都在为赵国奉献,那么到了楚国之后又会怎样呢?他在楚国立的功能否和吴起相提并论呢?

吴起是卫国人,但是因为在年轻的时候曾杀过人,所以并没有在卫国入仕,而是逃走求学,然后到了鲁国。吴起在鲁国的时间并不长,他急于建功立业,所以在有机会做主将为鲁国出战的时候,他紧紧抓住机会,甚至不惜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虽然吴起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但是杀妻的行为让鲁穆公很不以为然,所以吴起什么也没有得到。

后来就跑到了魏国,在魏国,吴起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的淋漓尽致,数次参与魏国向西对秦国之战,几乎没有败绩,更是为魏国创立了一支不败的魏武卒。实践证明,吴起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改革家和军事家。但是魏武侯时期,吴起还是在魏国遭到了排挤,所以在魏国待了二十余年后,吴起就到了楚国。

我们知道,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后,变法图强成为列国的主旋律,李悝在魏文侯的支持下率先变法,所以魏国是战国时期第一个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吴起本身来自魏国,自己也是改革家,所以他的到来,楚悼王非常重视,让他做了一年宛城太守后,就提拔成为令尹,紧接着就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改革。

变法改革这样的事,最先动的就是贵族的利益,不过好在楚悼王支持,而吴起又想做这件事,所以最开始进行的很顺利,根据《史记》的记载:
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彊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於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卻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彊。

但是吴起变法还没有彻底融进楚国这片大地的骨血之中,支持吴起的楚悼王就死了,他这一死,吴起就失去了保护者,然后就被楚国的贵族群起而攻之。吴起就势趴在楚悼王的尸体上,然后楚国贵族们射向吴起的箭顺便也碰到了楚悼王。

根据楚国的法律,如此触碰国君的尸体是要被诛杀的,还要夷族。所以,吴起虽然被楚国贵族们射死了,但同时,也有贵族约七十余家都死在了这件事上。

吴起死后大约半个世纪,廉颇在赵国出生。相信大家对廉颇都不陌生,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为赵国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负荆请罪的故事也流传至今,而他最被后人记住的大约是秦赵之长平之战。

作为赵国的经验老道的主将,廉颇奉命与秦军开战,但是赵国一开始就比较被动,廉颇并没有在对秦作战中占得便宜,反而节节败退,不得不坚壁不出,试图拖垮远距离作战的秦国,却没有想到在粮草问题上,秦国并没有拖后腿,而赵国却已经为此发愁,赵孝成王更是不断催促廉颇迎战。

最后在秦国的反间计中,赵国换将,将廉颇换下来,换上了赵括,赵括主动迎战,但是却完全不是白起的对手,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惨败。这之后,廉颇在赵国的处境比较尴尬,但也没有尴尬多久,他又被重新启用,曾攻打燕国,夺五城,攻打魏国,夺繁阳。

不过等到赵孝成王去世,赵悼襄王继位之后,廉颇因为年龄很大,并不被赵悼襄王看重,他的职位也被乐乘取代,廉颇忍不下这口气,出兵攻打了乐乘,然后跑到了魏国。廉颇毕竟已经年纪很大,而且除了会打仗也不会别的,魏国并没有重用他,反而只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时间久了,廉颇想回家了。

而赵国也因为无将可用,所以打算看看廉颇还能不能带兵打仗,能的话就接回到赵国继续为赵国效力。结果赵悼襄王找的郭开这个使者已经被人收买,即便他看到了廉颇身体还不错,但回到赵国还是告诉了赵悼襄王一个很悲伤的消息,赵悼襄王就打消了接回廉颇的想法。

可怜想要重回战场的廉颇失去了这重要的机会,再后来,他又被楚国接到了楚地。此时的廉颇已经心灰意冷,加之年龄确实已经很大了,所以即便楚王曾有想要启用廉颇的意思,也无疾而终,而廉颇到了楚国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所以,就比较而言,吴起在楚国是立了大功的,虽然他触动了贵族利益,但是倘若楚悼王再多活十年八年,那么吴起变法必然会像商鞅变法一样在楚国生根发芽,楚国必然更加强大。而廉颇并没有为楚国立下一星半点的功绩,他纯粹就是在楚国度过了自己最后的时光。

  

  

  


尚宫女史


吴起是卫国人,而廉颇是赵国人,与此同时,吴起发光发热主要是在国外的时候,而廉颇发光发热主要是在自家本国。


卫国吴起

吴起生于战国初期,最初,吴起是个卫国人,因为犯了事,又想入朝为官,于是乎,吴起选择了投奔魏国,在魏国发光发热。

相对而言,吴起更像是个全才,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吴起都有不世之材,在魏国的时候,吴起虽然也有丰功伟绩,但因为吴起杀妻,让魏国不信任吴起的人品,于是乎,在魏国吴起没太多的机会发光发热。

然后吴起就到了楚国。

当时魏国已经开始变法图强,魏国也成了战国时期第一个崛起的国家,于是乎,从魏国远道而来的吴起很快成为了楚悼王的座上客,不仅如此,吴起还励精图治,让楚国一时间变得强盛之极,变法是需要某些人流血的,吴起虽然让楚国因改革强盛了起来,但也因此惹恼了楚国贵族,楚国贵族对吴起的行为嗤之以鼻,奈何,吴起背后有楚悼王撑腰,贵族也只好作罢。

一时不发作不代表永远不发作,楚悼王死后,吴起失去了靠山,贵族于是便挣相砍杀吴起,最终,吴起死掉了,但贵族也因为损坏楚悼王的遗体损失惨重。


相较于吴起,廉颇就显得平庸了很多,廉颇是个武将,但也仅此而已,即使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但也仅仅是擅长防守,较之全才得吴起差了很多。

廉颇在赵国做大将军的时候,战功赫赫,长平之战失败后,廉颇聚集赵国残兵败将,打了一场历时数年的邯郸保卫战,最终保住了赵国,而在这以后,廉颇因为受到排挤,被迫去往了魏国。

在魏国,因为无仗可打,廉颇也没什么出彩的表现。

后来廉颇又辗转反侧,来到了楚国,正是数十年前吴起在的那个楚国,但廉颇来到楚国也只是来养老的,廉颇毕竟年纪大了,除了打仗也并无长处,在加上没有适合廉颇打的仗,于是廉颇至死都没有立下过汗马功劳。

吴起与廉颇之间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吴起可以令楚国一整个国家强盛起来,而廉颇仅仅可以让一两场仗打赢,两者之间的区别一眼便知。更何况晚年的廉颇连打仗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建功立业了。

吴起虽然曾经令楚国崛起,但在吴起死后,改革的东风被掐断,旧制恢复,吴起的改革成效甚微,这也是吴起最大的遗憾。


魏青衣


吴起变化,使楚国逐渐强大,后死于乱箭之下。廉颇奔楚,郁郁而终,寸功未建。显然,吴起的功劳更大。

吴起

吴起最初在魏国为将,有杀妻求将之说,之后逃亡到楚国。公元前386年—前381年楚悼王当政时,任命吴起为令尹,对楚国政治、法律、军事等实行改革的变法运动。

国力逐渐强盛,尤其是在军事上,向北伐魏救赵,收复了被三晋占领的陈国、蔡国故地,将势力扩展到黄河岸边;向南,平定百越,疆域拓伸至江南,占有洞庭、苍梧之地。

当时,诸侯各国皆畏服楚国,楚人“兵震天下,威服诸侯”。 其变法的思想和理念,也间接地影响了秦国商鞅变法。

楚悼王去世后,吴起变法遭到楚国旧贵族的强烈反对,最后吴起被射杀,变法以失败告终。

廉颇

廉颇是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四大名将。举兵讨伐齐,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封为上卿。长平之战为赵括所取代,致使长平之战惨败,赵国几乎灭亡。后来廉颇又击退燕国入侵,斩杀其主帅栗腹,并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拜为相国,封为信平君。

赵悼襄王即位后,郁郁不得志,出奔魏国,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常说:“我思用赵人。”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致使廉颇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寿春。


子不语乎


当然是吴起的功劳大,也就吴起的下场惨,

所以说,这本事越大的人,越得看好自己的伯乐不然死的惨



舌尖上的家宴


吴起逃到楚国后深受楚悼王器重,变法强秦官居显职权倾天下富贵一时,文治武功超越孙武、白起、韩信成为当时第一兵法大家。而廉颇逃到楚国后却郁不得志又故国难回、功勋难再建、一腔报国之志却不受重用施展,最终忧愤成疾郁郁而终。吴起后虽被楚国贵族万箭穿心而死,但一生功勋成就却最大也死而无憾了。因此名将吴起功勋更大、成就更高、结局也更惨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