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延津司寨大留固,我的故乡我的家

人的前半生大都是在不断的经历,不断的遇见,不断的成长着,后半生便是拿时间来不断的追忆,不断深情的回忆着了!

我的故乡大留古,听说以前叫大楼古,不知道怎么叫着叫着就叫成了今天的大留古,我猜测可能和以前我村楼多有关,就在我小时候,大队南边的一家老地主院里还矗立着一座高楼,甚是高大讲究,也或许是大留古叫着比较顺口,这些就不得而知了。不管怎么说,我村是一个环境优美,有着两千多人口还不算小的乡村。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在村子的四个方位都有着美好的回忆和不可磨灭的事。

延津司寨大留固,我的故乡我的家

说起家乡大留古,最有象征性的便是东边村头的老奶庙和大沙岗,还有大沙岗上的柏树林了。

对于老奶庙的传说,我知之甚少,不知道老奶庙为啥会盖在我村,我只知道自从盖了老奶庙后,我村便有了庙会,有了庙会,不止方便了乡民们的物质生活,更丰富了乡民们的精神生活,每年的庙会都会唱上几天大戏,村里人有什么喜庆的事也会在老奶庙唱戏。小时候的庙会唱戏,人山人海,卖吃的,卖玩的,卖穿的……,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我基本是逢唱都到的,对于河南豫剧我大都是听过的,有时候还会请来唱二夹弦的,大平调的。通过听戏,我懂得了为什么会有“说书的嘴,唱戏的腿”之说,通过唱戏我仿佛看到了古人表达爱情时候的那种含蓄,那种委婉含羞的样子,奸臣和忠臣的扮相也是大有学问的,小姐和丫鬟的行为语言更是大相径庭,更是对“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有了亲眼所见,没有一定的唱功,是没有资格登台唱的,是只有打大旗的份的。每到初一十五上香的时候,老奶庙前就烟雾缭绕的,给老奶庙笼罩了一种庄严肃穆之感。烧香还愿的人络绎不绝,给我村某些人带来了很大的利益。那时候好奇的我,一般是很少进庙看的,只会远远的看着大人们烧香磕头,对于大人们的那种虔诚,我的敬畏之心也会油然而生。

延津司寨大留固,我的故乡我的家

老奶庙后面,是一大片大沙岗,大沙岗旁边是一片柏树林,几千棵的柏树林一排排的矗立在高低不平的沙岗上,像一座座小塔,更像一个个绿衣战士,日夜守卫着我们的村庄。这片独特的柏树林是拍照的好地方,给三里五村的人留下了很多倩影,定格了许多人美好的回忆。

延津司寨大留固,我的故乡我的家

我村的大沙岗的沙土,更是个好东西,当年谁家盖房不是从那挖的沙土,别说本村的了,就是十里八村的也都是从那拉的。我还记得上中学时候,学校盖新教室,就是从我村拉的沙土,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十来岁的我可是赶着自家的马车去拉的。有位同学还挖出了个头盖骨,当时的老师还煞有介事的指着他的牙齿,给我们说他的年龄,同学们都好奇而又害怕的听着。再大的沙岗也禁不住日积月累的挖,终于有一天大沙岗挖没了,只剩下种有柏树的沙岗了,不过,倒是多了许多良田。又不知道哪一天,有家人,在柏树岗旁边,建起了所学校,幽静的环境,郎朗的读书声,给我村又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延津司寨大留固,我的故乡我的家

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小时候,一个八岁的小男孩,在大沙岗附近割草,歇息的时候,靠着沙岗旁边歇息,当时也不知道睡着了怎么了,或者是无力挣扎,突然坍塌的沙土,掩埋了小男孩,等大人找到的时候,小男孩已经永远的睡在了沙土里。

说起大留古的南头,那就值得好好炫耀一番了。大留古南头有一条大河,河堤上有片杏林,杏林从东至西,没有十里,也得有个六七里。“暖气浅摧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随着天气变暖,梅花凋谢,杏花含羞待艳的粉墨登场,由深红变粉红,粉红中又透着白,五瓣的花中心是散开的细细的嫩黄花蕊,杏花的娇羞样就好像少女粉嫩的脸庞,让人不忍触碰,不忍亵渎。桃花灼灼,杏花浅浅,远看杏林,流霞似锦,蔚为壮观,漫步在杏林,便给人一种桃花源深处的感觉。小时候,会在杏林里割草,会在杏林里嬉戏,会在杏成熟的时候,用捡来的麦子换杏吃,酸甜的麦黄杏会从口里一直酸甜到心里。

延津司寨大留固,我的故乡我的家

河堤上是杏林,河堤下面便是那种一丛丛的柳树和各种葱茏的野草。在夏天,那可是个好去处,有时候会和小伙伴们割草,有时候会和小伙伴们放羊。羊儿悠闲的甩着尾巴吃草,我们会压着柳枝玩,会瞎扯着那个年龄的话题,会看羊与羊之间的角斗,幸运的时候还能在搁浅的小水坑里捞上来几条小鱼,回到家后,巧手的妈妈便会做一锅美美的鱼汤。

延津司寨大留固,我的故乡我的家

村子的西头,更是我们磨破几双鞋的地方,因为我村没有中学,中学是在西边邻村的小留古上的。一条宽宽的大马路连起了和小留古的距离。宽宽的马路两边是高大的杨树。春天能看到嫩嫩的叶苞慢慢的萌芽舒展,路沟边的野花更是争奇斗艳,夏天杨树翠绿的叶子遮天蔽日,能给我们带来凉爽,地里面的虫鸣一路歌唱陪伴着我们。秋天慢慢变黄的叶子,会随着一夜的秋风漫天飞舞,如一只只惊慌失措的黄色蝴蝶。冬天下大雪的时候,真是玉树琼枝,一个个长长的冰凌挂着,煞是好看,冰冻的地面,同学们一个个摔的四脚八叉的,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在寒风中竟是那么的清脆。

延津司寨大留固,我的故乡我的家

因为家在村西头住,出来家不远就是一大片打麦场,在伏里天偶尔会去麦场里乘凉,一家家的凉席横七竖八的铺着,大人有大人的话题,孩子们有孩子们的话题。我和同学会看夜空中璀璨的星星,会找牛郎和织女星,会感慨他们凄美的爱情故事,会谈理想,会谈长大后的苦恼,会羡慕男孩的自由洒脱。记得有次更是好笑,门口的一个叔叔,趁我家人都在外面乘凉的当口,故意把我家的东西打了几个包袱藏了起来,制造了个遭贼偷的假象。那时候虽说并不富裕,但是民风淳朴,家家大都是不锁门的。这可把我妈妈急坏了,就在我妈妈要去派出所报案的时候,那位叔叔才说出了真相,引来妈妈的一阵嗔怒。在那精神生活匮乏的年代,大人们也会孩子气的玩起孩子们的游戏。

延津司寨大留固,我的故乡我的家

村子的北头和尹柳洼相临,较之小留古,就有点远,两村之间也是由一条路相连,但却没有和小留古那条宽。中间还有一条贯穿东西的小河。小时候那条路也留下了过多的足迹。记得那时候那条小河流水潺潺,清澈见底,割草放羊渴的时候,会掬一捧捧的清水喝,也会洗脏手小脸涮脚丫,因为是不停流动的活水还是很干净的。记得有次在割草的时候,踩在一块石头上涮脚,哗哗的流水冲跑了我的一只凉鞋,费了很大的劲也没有捞到,为那只鞋我恨了很长时间那条小河。秋天在北地的一个小山岗上放羊的时候,和小伙伴们会偷一些将要收获的花生和红薯烤着吃,因为特殊的沙质土壤,我村的花生颗颗饱满,红薯块块干净香甜,要不怎么会有“大留古,小留古,关起门喝红薯糊涂”之说呢。羊儿吃饱的时候,我们的肚子也填的差不多了,会拖着疲惫的身子,像羊拖着吃饱的大肚子一样,慢慢的拽着回家,夕阳西下笼罩着炊烟四起的乡村,此时,是那么的温暖,是那么的静怡美丽!

延津司寨大留固,我的故乡我的家

忆不够的家乡美,吃不够的家乡味,虽说现在村子里街道楼房,还有四周已经变化了很多,但是定格在记忆里的,永远是那个:环境优美,民风淳朴,鸡鸣狗叫,炊烟袅袅的乡村,时不时的从记忆深处翻出来咀嚼一番,并且越嚼越有味,时至今日,回老家的时候还会经常带家乡的花生和红薯吃,玉米糁更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香味。每次回老家的时候亲人们问我想吃啥,我还是会不假思索的回答“喝红薯糊涂吧,吃炸红薯丸子吧”!

延津司寨大留固,我的故乡我的家

作者简介:樊诗意,祖籍河南延津,爱好广泛,尤爱文学和打乒乓球。樊家小碧玉,诗酒趁年华,意气素霓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