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歷史上哪些名將,是被豬一樣的隊友給坑死的嗎?

漢史趣聞


說到名將與豬隊友的事,就不得不提一下解放戰爭中的張靈甫。



張靈甫之所以被稱為名將,不僅僅是他個人性格冷峻、作戰勇猛,曾在抗戰德安一戰中帶傷血戰五晝夜,將日寇擊退,還有他被稱作“國軍模範”的七十四師,全美式裝備,老蔣的王牌。這名將加王牌的配置,卻也是羨煞眾豬隊友目光。

首先出場的豬隊友當然是搬運工老蔣同志。

當時山東戰場的局面,是國民黨軍以八個整編師(軍),沿著一百二十公里的攻擊線展開,對我山東解放區重點進攻。老蔣的算盤打的很巧,企圖用重兵軍團實施中央突破,尤其以整編七十四師為核心,直指華東野戰軍指揮部坦埠,逼迫我軍決戰。若是以我軍一貫打擊薄弱、孤立殲滅側翼的套路,老蔣還是高明的。


可惜他面對的是陳毅和粟裕,臨場英明的決斷使我軍大膽採取猛虎掏心的方法,那就是直接插入七十四師與友鄰部隊之間,全力阻擊其他國民黨軍的同時,一舉殲滅七十四師。



不得不說這個戰法是高明而又危險的,成功還需要感謝老蔣送一波溫暖。在戰前軍事會議上,老蔣紙上談兵,做出了繼續全面推進,督促七十四師挺進我軍預設甕中的決定。於是有了後來的孟良崮戰役。

隨後登場的豬隊友便是逃跑名將湯恩伯。

敵我雙方戰術實施後,不可避免地出線敵我交錯的局面:我軍五個縱隊死死圍住整編七十四師,而國民黨軍十個整編師(軍)又反包圍了華東野戰軍。所以七十四師多頑抗一天,我軍面臨的境地就越危險,相應的,國民黨軍其他部隊晚到一天,七十四師被殲滅的風險就越高。這場景像極了《亮劍》中新一團與山崎大隊之戰。



只不過國民黨軍其他部隊的覺悟,顯然沒有救援山崎大隊的鬼子那樣高。當張靈甫被圍之後,第一兵團司令官湯恩伯便離開臨沂前往孟良崮前線,可是他剛走到半路,便遇到了兵團副司令李延年。李延年告訴他,“前方很危險,七十四師保不住啦”,於是湯恩伯便立即掉頭回去了。

嗯沒聽錯,兵團司令不顧老蔣的嚴厲催促,私底下做出了賣隊友的決定。著實把水深火熱的張靈甫坑慘了。

最後登場的豬隊友便是張靈甫的同僚們。

按理說,被圍的是七十四師,可當張靈甫向各路友軍(豬)求援時,這些友軍居然反過來向他求援,張靈甫也是醉了。



而各路友軍不來援的原因也不一樣,比如同樣是名將的胡璉,當時他的整編十一師就在七十四師左前方,可胡璉卻以“你動之後我再動”為由婉拒了張靈甫的請求,當張靈甫表示自己的部隊已經在動了,胡璉又說“你打了我再動”。不知是玩弄文字遊戲還是刻板執行軍令,總之胡璉是鐵了心不救了。

接著更坑的是整編八十三師李天霞,八十三師原定的任務是,以一個旅保證七十四師的側翼安全,但仗一開打,李天霞居然以一個團冒充一個旅的番號去守陣地,然後果不其然,陣地丟了。張靈甫氣急敗壞要告到國防部,李天霞當即扮演甩手掌櫃,直接將那個團劃歸張靈甫指揮。可惜,一個團的兵力,怎麼能解七十四師三萬人的圍啊!

唯一不太坑的或許只有整編二十五師了,師長黃百韜在接到求援信後,立即向七十四師靠攏,但因地形阻隔,儘管二十五師距離七十四師只有五公里,炮火都夠得著,但偏偏天馬山將兩個師分隔開,張靈甫也是望援興嘆啊!

因此張靈甫在訣別信中,以“彼此多存觀望,難得合作,各自為謀,同床異夢”,痛斥了豬隊友的種種行徑。孟良崮一戰,七十四師全軍覆沒,被殲一萬三千餘,被俘一萬九千餘。全解放區全面反攻的前夜即將到來。


春秋正義


我說一個,當然沒有被坑死,但是確實被“坑”得夠嗆。


抗日戰爭時期關家堖戰役,劉伯承元帥被決死一縱隊“坑”的夠嗆,不但一二九師損失2000多人,絕大多數是老兵,還連累劉帥之後幾十年時間因為關家堖戰役這件事情被彭帥批。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讓我慢慢將來。


現在談關家堖戰鬥,大家都談日軍戰鬥力如何如何,對於關家堖戰役具體是怎麼回事都不怎麼愛談。


首先我們來看當時的戰場態勢。


關家堖位於山西武鄉崇山峻嶺之間,溝壑縱橫,是當時太行根據地的腹心地區。

關家堖本身在群山環繞中的一個高高的山崗,山頂是幾百平米平地,北面是斷崖峭壁,東西兩側坡度非常陡,唯一平緩的是南坡;可是南坡對面是一個比關家堖更高的山崗,柳樹堖。


從軍事角度講,守方控制了柳樹堖,就能和關家堖互為犄角,可以用火力封鎖唯一平緩的南坡;而要是攻方控制了柳樹堖,那麼就可以藉助柳樹堖比關家堖更高的地勢居高臨下對關家堖守軍進行火力壓制,幫助進攻方更順利的從南坡突進。


所以柳樹堖在軍事上是一個攻守雙方都必須拿下的要點。


八路軍方面,拿下柳樹堖的任務是交給決死一縱隊38團,柳樹堖雖然地勢也很險要,但是相比關家堖還是要好攻破一些,38團用了一晝夜的時間終於拿下了柳樹堖;至此,關家堖戰鬥八路軍取得了重大進展。



然而讓八路軍方面沒有想到的是,岡崎支隊利用決死一縱隊38團和25團交接的空擋,派出一中隊日軍乘著決死一縱隊疏忽,輕易又奪回了柳樹堖。而且還利用八路軍短暫的混亂,把三門山炮運到了柳樹堖,在整個關家堖戰鬥期間,三門山炮一共打出了246發炮彈,成功壓制住了八路軍的火力,給予八路軍進攻部隊造成重大傷亡。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單兵素質本來就有差距的情況下,唯一進攻路線南坡對面的高地還被日軍佔領,等於是我八路軍戰士在進攻關家堖的同時,還要擔心從背後柳樹堖發射的炮彈和機槍子彈。



如果柳樹堖當時沒有丟,那麼關家堖戰鬥絕對不會給八路軍帶來歷史上那麼大的傷亡。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決死一縱隊的不成熟把劉帥和一二九師坑慘了。


不過這裡我也要為決死一縱隊說兩句,決死一縱隊其實是一支新組建的抗日武裝,成員主要是學生、工人和小部分農民,他們主要是經驗不足,能力有所欠缺,但絕不是主觀故意丟掉柳樹堖的。而且在整個八年抗戰過程中,決死縱隊後來也出了不少抗日英雄。


蘭臺


被豬隊友坑到家的廖耀湘

1948年9月12日,遼瀋戰役爆發,東北野戰軍在司令員林彪,政委羅榮桓,參謀長劉亞樓指揮下,以10個縱隊加炮兵縱隊的強大兵力,向錦州的國民黨軍發動猛烈進攻。

由於自1948年3月開始,蔣委員長和東北“剿總”總司令衛立煌即就東北是打是撤爭論不休,直到遼瀋戰役爆發都沒有定論,眼看林彪打下錦州就要對東北國軍形成“關門打狗”的態勢,蔣委員長自然急了眼,發電報給衛立煌,要他出兵救援錦州。

結果人家不幹:這活應該傅作義幹,我們心有餘而力不足。

委員長髮報給傅作義,老傅又說:錦州情況不明,宜生不便發表意見。

瘋球了的委員長直接跳過了衛立煌,以國軍“五大主力”中的新1軍,新6軍,外加第71、第49軍主力共11個師及3個騎兵旅組成強大的遼西兵團(第九兵團),以廖耀湘為司令官,從瀋陽出兵南下救援錦州。

同時,命令侯鏡如率領5個軍11萬人組成東進兵團,從葫蘆島向東北攻擊推進。蔣委員長打算採用“東西對進”的辦法,解錦州之圍,擊破東北野戰軍。

廖耀湘

蔣委員長出手搞的“XX對進”,又是熟悉的配方,又是熟悉的味道,但是,他不熟悉的是此時的東北野戰軍,是70萬正規軍加30萬地方部隊的百萬大軍,廖耀湘,侯鏡如兩兵團,加上錦州的範漢傑,盧浚泉總共不到40萬人的兵力,是根本無法達成預設作戰目標的。

其實,廖耀湘第九兵團的實力還是比較強悍的,新六軍曾經在解放戰爭初期讓東野吃過很大苦頭,第71軍更是在陳明仁指揮下堅守四平,讓林彪恨得牙癢癢的,新一軍雖然沒有滿員,但也是美式裝備的嫡系部隊。

但是,廖耀湘一出瀋陽,就接到了幾個電報,老蔣嚴令他沿北寧線儘快救援錦州,衛立煌則命令他把9兵團撤回瀋陽,而廖耀湘自己呢?想撤去營口。但他兩邊都不想得罪,結果,第9兵團既沒有南下去錦州,也沒有往東去營口,反而跑去了瀋陽西北的彰武、新立屯一線呆了整整1個星期,坐視黑山、大虎山的東野梁興初10縱佈防。但是機會不是沒有,這時如果廖耀湘果斷撤到營口,遼西兵團連一個鍋都不會落下。

蔣委員長:建楚老弟,坑了你不好意思

然而這個戰略部署是坑中帶坑,東進兵團司令官侯鏡如根本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地下黨!他指揮東進兵團在塔山一線打打停停,每天打卡按時進攻,按時收兵,而海軍的桂永清,空軍的王叔銘更是互不買賬,所謂的海陸空一體化攻勢成了各自為戰的一盤散沙。

結果,10月15日,東野攻佔錦州,範漢傑GG。

10月20日,蔣介石和杜聿明商量後,命令廖耀湘第9兵團首先應奪回錦州,奪錦不成時方可轉向營口撤退。

這個看似折中的命令其實智商非常感人:東野一共40多萬人在錦州附近,你廖耀湘是去奪回錦州還是去送人頭?

更加感人的是,廖耀湘表示堅決執行命令,10月23日第九兵團開始進攻錦州東北面的黑山、大虎山,打了兩天都打不下來,於是逐次添加兵力,結果還是打不下來。這時發現東野主力已到北鎮地區,於是匆忙向大虎山東南的臺安、大窪撤退,想奪路逃向營口。

26日凌晨,擔任兵團前鋒的鄭庭笈第49軍遭到東野8縱和遼南獨立2師的阻擊,鄭庭笈不向廖耀湘報告,反而去向東北“剿總”報告,衛立煌要鄭庭笈帶著新6軍新22師和新3軍14師撤回瀋陽。

衛立煌的邏輯就是保存實力,這個命令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上這時候你還要撤瀋陽已經不可能了,因為東野已經快速包抄上來。26號早上廖耀湘組織兵團主要幹部開會,決定執行命令東撤瀋陽,第九兵團的命運從此決定了。

26日早上,新1軍軍長潘裕昆指揮新1軍、第71軍、新6軍第169師和兵團直屬隊,沿大虎山至新民鐵路向東退卻,廖耀湘指揮其餘部隊,沿大虎山至老達房公路撤退。結果到中午就被林彪指揮9個縱隊30多萬大軍包圍穿插,雙方混戰,在胡家窩棚的第九兵團指揮部直接被東野3縱一個營打到癱瘓,無法有效指揮部隊。

10月28日,經過60小時激戰,由國軍精銳,中國遠征軍老底子組成的遼西兵團全軍覆沒,廖耀湘被俘,而東北國軍的命運以至於整個解放戰爭的走向也就此決定了。


每日一段歷史


《特赦1959》中也出現了廖耀湘,但是這個人物形象很弱,幾乎沒有什麼臺詞,就只有王耀武到功德林的時候打了個招呼,後面就基本上沒怎麼講話了,而且演員年齡太大了一點,氣質也比較弱,不太符合廖耀湘本人的性格和氣質。廖耀湘本人雖然是黃埔六期出身,但是在抗戰期間晉升很快,在東北成為第九兵團司令官,到遼瀋戰役前後,東北國軍機動兵力幾乎都掌握在他手中,手下的軍長、師長有一大堆都是他的黃埔軍校學長,所以廖耀湘的性格是比較桀驁自負的。其中就有曾經在遼瀋戰役關鍵階段坑過他的四十九軍軍長鄭庭笈。相比之下,鄭庭笈在《特赦1949》中的戲都比廖耀湘多。

廖耀湘兵團西進救援錦州時下屬五個軍,新一軍潘裕昆部一個師被留在遼中,剩下的兩個師跟隨廖耀湘兵團行動,新三軍龍天武部三個師,新六軍李濤部的兩個師和一個步兵團,四十九軍的兩個師又一個團,七十一軍向鳳武部的兩個師,此外還有騎兵旅、炮兵團、戰車和裝甲等部隊,建制部隊五個軍十一個師,又有另外單獨的團、旅及其他特種部隊,兵力是比較強大的。其中,新一軍、新三軍和新六軍是廖耀湘兵團的主力,新六軍更是廖耀湘的起家的老部隊,下屬的新編二十二師是廖耀湘在印緬作戰期間擔任師長的部隊。

錦州被解放後,廖耀湘就決心向南到營口一帶去,但是因為統帥部和衛立煌都不同意,統帥部要求廖耀湘繼續西進,和華北來的東進兵團會師,在錦州一帶與解放軍進行一次戰略決戰,而衛立煌則力主廖耀湘兵團儘快退回瀋陽繼續固守,一直到二十日,才最終說服統帥部同意了廖耀湘和杜聿明達成的折中方案,也就是廖耀湘兵團先南下到營口一帶,然後再向西攻擊前進,和東進的侯鏡如兵團在大淩河一帶會師,然後一起退入關內。十月二十日,廖耀湘兵團開始攻擊黑山、大虎山一線的解放軍陣地,以建立一個安全通過的走廊。

但攻擊兩天之後就發現情況不對勁,解放軍不像之前在彰武一帶那樣,稍微接觸之後即向後撤退,而是死守不退。廖耀湘先是命令七十一軍向鳳武部攻擊,攻擊一天後無效,廖耀湘下令新一軍潘裕昆部加入攻擊,並由潘裕昆統一指揮攻擊的兩個軍。第二天兩個軍協力攻擊,仍不奏效,廖耀湘又將隨行的青年軍二零七師一個旅交給潘裕昆,以加強攻擊兵力。但二十三天攻擊一天,仍然毫無效果。就在這一天,廖耀湘得到偵查來的消息,知道錦州的解放軍已經來到自己周圍,正在包圍他,他感到時機緊迫,就決心儘快向營口撤退。

突圍的計劃是,以新一軍繼續攻擊黑山、大虎山,掩護兵團主力通過走廊地帶,七十軍向彰武、新立屯方向搜索警戒,為全兵團的後衛部隊,四十九軍為兵團前衛部隊,迅速通過走廊後佔領陣地,掩護兵團其餘部隊通過,新三軍則緊跟在四十九軍之後通過走廊,新六軍和兵團部在中間,然後是七十一軍和新一軍通過走廊。這已經是一個以戰鬥姿態通過走廊的方案,解放軍佔領的黑山陣地可以瞰制整個走廊地帶,炮火完全可以覆蓋整個走廊地區,因此只能以一部兵力攻擊,來掩護兵團通過這個地帶。結果,在通過走廊的時候就出現了問題,導致整個廖耀湘兵團全軍覆沒。

導致廖耀湘兵團全軍覆沒的因素有兩個比較關鍵的。首先是攻擊黑山的七十一軍與新六軍一個師在交接陣地防禦的時候,部隊的秩序出現了混亂,一些應該防守的地帶的責任沒有劃分清楚,交接尚未完成,東野三縱和原本防守黑山的部隊猛烈攻擊了國軍的陣地,並從一些交接不清楚的空白地帶突破了國軍防線,進入了廖耀湘兵團指揮所所在的胡家窩棚一帶,新三軍軍部也被攻擊,龍天武打了個電話給廖耀湘通報情況,廖耀湘命令他趕緊掌握部隊,但龍天武直接自己跑回瀋陽去了。這樣,整個廖耀湘兵團唯一有三個師的部隊就失去了指揮,各部隊完全被打亂,僅僅一天就被全殲。

一個更重要的情況是,在二十五日整個兵團開始向營口撤退的時候,作為整個兵團的前衛部隊的四十九軍先頭部隊從半拉門地區出發,先是順利通過了大虎山以東的鐵路,但在繼續向南前進的時候,在大虎山以南地區被解放軍包圍,與師部完全失去聯絡。這就意味著,向南撤退的道路實際上也已經被解放軍堵死了,但四十九軍軍長既沒有向臨時指揮他的新六軍軍長李濤報告,也沒有向廖耀湘報告。這個發生在二十五日上午十點左右的情況,直到二十六日黃昏廖耀湘才知道,導致廖耀湘的決策完全錯誤。如果他第十一時間得知這個情況,自然會首選向瀋陽方向撤退,或者是向新立屯方向撤退。

鄭庭笈的四十九軍作為整個兵團向南撤退的前衛部隊,自然負有向前搜索敵情的任務,尤其是看一看解放軍的包圍圈究竟有多大,戰役目標是什麼,究竟是圍殲廖耀湘兵團全部,還是圍殲一部分,但他在新編二十二師掩護之下通過走廊地帶之後,就停留在了大虎山到老達房往瀋陽的公路上,並直接報告了衛立煌。衛立煌立刻命令他率領四十九軍的兩個師以及在他附近的新編二十二師、新三軍的十四師,經老達房退回瀋陽。

也就是說,這時候整個廖耀湘兵團實際上已經完全被切為幾段了,後衛部隊新一軍和七十一軍已經完全被切斷了,前衛部隊和兵團部的聯繫也已經被切斷了,這就等於解放軍已經完成了對整個廖耀湘兵團的分割包圍,但廖耀湘始終懵然無知,一直到二十六日兵團部被解放軍突入的小部隊突然攻擊,廖耀湘和李濤狼狽逃往新編三十師師部,然後又轉到新編二十二師師部,才和鄭庭笈通話,瞭解了當時的局面。

廖耀湘和衛立煌聯繫之後,衛立煌讓廖耀湘趕緊把部隊拉回瀋陽。但潘裕昆認為,這時候部隊混亂的局面已經在逐步趨於穩定,滲透進來的解放軍部隊也可以驅逐出去,就地抵抗應該是比較安全的選擇。但廖耀湘考慮了一下,認為現在撤退的話,他還有希望把新編二十二師、十四師和新編三十師主力以及四十九軍剩下的一個半師拉出去,最關鍵的是,前面三個師都是參加過印緬作戰的老部隊,如果拉出去,就等於保住了整個兵團的骨幹部隊。所以,廖耀湘還是決定率領這些部隊撤往瀋陽,剩下的部隊交給潘裕昆指揮。他問鄭庭笈,通往瀋陽的道路上有沒有敵情,鄭庭笈說沒有什麼情況。

於是廖耀湘在二十六日夜間到了四十九軍軍部,準備在老達房地區渡過遼河後,向瀋陽撤退。這時廖耀湘問鄭庭笈,四十九軍軍部所在的陳家窩棚到老達房公路沿線有沒有敵情,鄭庭笈還是說沒有什麼情況,實際上是這時候已經完全被包圍了,鄭庭笈自己也不瞭解自己周圍到底是什麼情況。廖耀湘隨新編二十二師的前衛團六十四團向老達房方向前進,路上遇到從大路上迂迴過來的解放軍,廖耀湘只好隻身往回走,希望能碰到新編二十二師的部隊,結果走來走去,也沒能走出去,就被解放區俘虜了。實際上,廖耀湘走後,四十九軍軍部和新編二十二師就已經被解放軍包圍了,都在激烈戰鬥中,根本不可能撤退。

鄭庭笈時為中將軍銜,他從抗戰時期開始,也算得上是久經陣戰,能征善戰的,但這次的發揮卻成了廖耀湘的豬隊友。整個這個過程中,鄭庭笈兩次誤導了廖耀湘的判斷,一次是前衛團已經失去聯絡,他沒有及時報告,導致廖耀湘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決心向南往營口方向撤退,而在兵團已經遭到嚴重打擊之後,廖耀湘想率僅存的一點部隊撤退的時候,鄭庭笈又沒有及時瞭解和掌握自己周圍的情況,又給廖耀湘提供了錯誤的信息,導致廖耀湘脫離主力部隊單獨行動,最後被俘。


蕭武


就說說兩位被“豬隊友”花樣坑死的抗日名將吧:陳烈將軍、戴安瀾將軍。他們都原本可以不死,卻被不爭氣的豬隊友坑的太慘太慘。

陳誠系第54軍中將軍長陳烈,因拔牙感染而死

陳烈將軍畢業於黃埔一期,廣西柳城人。他作戰勇敢,在1926年北伐期間就因戰功晉升為團長,比大部分的黃埔同期同學混的都要好。

蔣介石發動412反革命政變時,陳烈被列入清黨名單而獲通緝,他安全脫身到了廣州,參加了同年底的“廣州起義”。後來,陳烈加入了鄧演達組織的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併成為了骨幹,開展反蔣活動。

陳烈將軍

1931年底,鄧演達被蔣介石殺害於南京,陳烈也被關入了南京監獄。因918事變的爆發,陳烈被釋放,加入了陳誠第18軍,歷任團長、旅長等。淞滬戰役爆發後,時任54軍14師少將師長的陳烈,率部與日軍血戰數月。

此後陳烈歷任14師師長、54軍副軍長,54軍軍長,先後參加了武漢會戰、粵北戰役、桂南會戰等。1940年10月,因“豬隊友”的操作不當,將軍在拔牙時感染不治身亡,時年38歲。

值得一提的是,陳烈將軍去世後,接任54軍軍長的,正是陳誠系另一名骨幹——黃維。

第五軍200師少將師長戴安瀾,掩護主力撤退歸國途中犧牲

戴安瀾將軍作為成名很早的抗日名將,曾以團長身份在1933年隨25師關麟徵部參加了長城抗戰,並作為旅長率部在臺兒莊戰役中立下赫赫戰功。

1939年,杜聿明升任第五軍軍長後,把35歲的戴安瀾從湯恩伯第31集團軍調到麾下,接任自己出任中國第一個機械化師——陸軍第200師師長。由此可見,戴安瀾的軍事能力在整個黃埔系中可能都是佼佼者。

戴安瀾將軍

隨後,戴將軍率部打了崑崙關血戰,然後又加入了中國遠征軍作戰序列入緬甸作戰。在同古保衛戰中,第200師堅守同古12天,斃傷日軍5000餘人,第200師傷亡2000人左右。在棠吉之戰中,戴將軍率部攻克棠吉,確保了中國遠征軍回國的退路。

由於“豬隊友”——英軍的消極避戰,第一次遠征失敗後,第200師被杜聿明安排掩護主力撤退,完成任務後再退回國內。在行軍途中,缺糧少彈的200師遭受到日軍伏擊,戴安瀾將軍胸部、腹部中了機槍彈,於1942年5月26在中緬邊界犧牲了。

戴安瀾將軍之女

也許,作為抗日名將,陳烈將軍、戴安瀾將軍早已對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有著充分的準備了。可是,兩位將軍之死,更多是可以避免的,甚至可以說他們是死在了自己人手上,實在太可惜了


司馬砸光


《特赦1959》用很大的篇幅刻畫了王耀武回顧濟南戰役,他認為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嫡系兵力不足:“手裡只有7、8萬拼湊的部隊,沒有30萬生力軍這仗沒法打”。能有30萬大軍他是誇張了,不過若非因為他“豬一樣隊友”的劉峙,我軍濟南戰役的勝利,恐怕不會來得這麼快這麼輕鬆。



抗戰時期的1944年2月,第74軍軍長王耀武被提拔為第24集團軍總司令,下轄施中誠第74軍、韓浚第73軍和李天霞第100軍,也是後來第四方面軍的主力。因此這三個美械中央軍那得算是王耀武的嫡系和基本部隊,抗日戰爭勝利後分別改稱整編第74師、整編第73師和整編第83師。

然而這三個整編師在解放戰爭初期,卻只有整73師交給王耀武指揮帶到了濟南,並且都不同程度遭到過華野的打擊:整73師在萊蕪戰役被殲,韓浚被俘,整74師在孟良崮戰役被殲,張靈甫陣亡,整83師先後被吃掉三個團,算是損失最小的一個,李天霞被撤職查辦。



前兩個整編師被殲後分別重建,即新的曹振鐸整73師和邱維達整74師,整83師則由王耀武的老部下週志道接手,雖然大部分是重建部隊,但仍然是以逃回去和留守未參戰的原部隊構成,戰鬥力還是要超過雜牌軍。另外各級官佐也比較服從王耀武指揮,能夠形成一定戰力。

1948年8月末,王耀武發覺華野主力正從豫東北上,情知目標必然是濟南,迭電南京要求將整74和整83兩師火速撥歸於他,能夠指揮以三個整編師(軍)老部隊為核心的濟南守軍負隅頑抗。微操大師表示部分同意,8月27日電令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將整83師空運濟南,並“限二週內運到”。



劉峙被派往徐州坐鎮,早就被國軍內部形容為“派一頭豬給南京守大門”,而南京的電令再次被此公想當然的加以抵制。他認為徐州方面能打的部隊不多(黃維還沒來),再調走整83師實在心裡沒底,就以先運彈藥和器材為藉口,拖拖拉拉變相抗命,到華野發起濟南外圍戰役的9月16日前後,20天時間他只運過去一個整編第19旅。

王耀武知道要被這個豬隊友坑了,無奈之下9月15日親自飛往南京求援,終於拿到了再調動整74師的手令,劉峙更不情願,三天後慢慢吞吞開始空運,結果只運到七個連不足1000人時,濟南機場即被我軍炮火封鎖,劉峙就坡下驢停止空援,王耀武最終只得到一個整編旅和七個步兵連,尚不到計劃中的六分之一。



濟南守軍雖然號稱有14個整編旅(師)11萬人,其實去掉地方保安部隊只有9個整編旅的正規軍,再去掉雜牌軍吳化文的整編第84師,王耀武能夠掌握的正規軍其實不足6個整編旅40000餘人。因此吳化文一起義,濟南防禦體系就土崩瓦解了,幾個方向守不過來。

而如果劉峙能把兩個整編師提前迅速運達,王耀武手握基本部隊三師9旅,濟南戰役必將艱苦許多,因為華野攻城兵團也不過14萬人,其它18萬主力在南線要準備阻援,兵力上並不佔多少優勢。



事實上,在核心守備區的大樓裡,抵抗最為瘋狂的就是整74師的七個連,關於這一點,《特赦1959》劇中也有交代。

華東野戰軍在攻克濟南之前,根本不可能有南下出擊徐州和兩淮的可能,不知道劉峙擔心的所謂兵力空虛是什麼樣的判斷,歸根到底,就是個豬一樣的隊友,而被坑到功德林的王耀武,估計每每想起來都會咬牙切齒。


度度狼gg


國軍王牌部隊整編74師在孟良崮被我軍全殲,有不少人認為是張靈甫狂妄自大造成的,其實不然,74師完全是被一群“豬隊友”坑死的。

1947年初,隨著萊蕪戰役的失利,蔣公調整了戰略,將全面進攻改為重點進攻山東解放區。

鑑於薛嶽在山東戰區表現不佳,蔣公調任陸軍總司令顧祝同坐鎮徐州,全面負責山東戰事。考慮到前期常被我軍分割殲滅,顧祝同改變了戰術,他採取密集靠攏、穩紮穩打、逐步推進的策略。

我軍考慮到尋找不到合適戰機,就將主力蟄伏起來等待機會。但就在這時,蔣公和參謀總長陳誠認為我軍主力已轉移,就越過顧祝同直接給第一兵團的湯恩伯直接下達了進攻坦埠的命令。

湯恩伯看到蔣公說魯中地區沒有解放軍主力,對此毫不懷疑,就立即下令74師為先頭部隊,83師、25師負責左右翼接應,一天之內攻佔坦埠。

張靈甫接到命令後,不敢怠慢,立馬急行軍向坦埠開進。而我軍正愁找不到運動戰殲敵的機會,如今送上門的機會豈能錯過?

雖然機會很好,但全殲74師的難度還是不小,74師戰鬥力不弱,按照敵我兵力對比,我軍至少需要兩天時間才能完成殲敵任務。

而74師周邊有8個整編師,並且最遠的也不過2天路程,這樣來看勝算不大。但到嘴的肥肉不吃又太可惜。

全殲74師的意義重大,粟將軍決定還是試一把,他賭的是74師和其他國軍部隊矛盾重重,必定會出現救援不力的情況。

1947年5月14日清晨,葉飛的獨立師經過一天的急行軍到達天馬山,完成了對74師的合圍。

張靈甫預感大事不妙,就給湯恩伯打電話,想率軍突圍。而湯恩伯要求74師堅守,並告訴張靈甫已有10個師向孟良崮方向集結,到時裡應外合對華野進行反包圍。

張靈甫聽了心裡沒底,於是又分別給離他最近的25師師長黃百韜、83師師長李天霞、11師師長鬍璉打電話求援。

黃百韜滿口答應,並且事實上也做到了。李天霞也表示全力以赴,但實際上陽奉陰違,僅派了一個由偽軍改編的57團敷衍了事。

胡璉更離譜,先是百般推脫,實在推脫不了就謊稱11師離74師僅80華里,最多一天可以到達,而實際上他此時還在蒙陰,而且一直按兵不動。

張靈甫此時並不知情,他認為有三個師救援,撐個幾天完全沒問題,但他沒想到的是此時他已經被幾個豬隊友賣了。

15日一早,蔣公意識到事態嚴重,就給第1兵團各級軍官下達了救援的死命令。這時候國軍各部隊才行動起來。

不過為時已晚,74師在華野5個縱隊的猛烈攻擊下死傷慘重,逐漸失去了抵抗能力。

16日下午5點,孟良崮戰役結束,蔣公的王牌部隊74師被全殲,而張靈甫也命喪孟良崮。


花木童說史


大唐名將王孝傑就是這麼一個人。

一個百戰百勝無敵的名將,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寶貴的財富。做為一個名將,最不害怕的就是,和敵人面對面的廝殺,他們最害怕的是後院起火,遇到了一些豬隊友。

正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這些豬隊友,不僅會讓到手的鴨子飛走,而且還會使戰場出現逆轉,有時甚至還會害了名將的性命。

一個人遇到一次豬隊友,我們只能說他運氣不好,如果他遇到兩次豬隊友,我們只能說他的黴運真的是太逆天了。

公元678年,王孝傑作為行軍副總管,與吐蕃的大將論欽陵,在青海大非川一決雌雄,吐蕃的大將,也是當時的一流名將,論其作戰能力要比王孝傑還強。所以王孝傑與之交戰並沒有優勢,狄人很快就把唐軍給包圍了。

但是王孝傑等人一點也不慌,因為他們留有後手,只要後續部隊李敬玄能夠準時到達,我只要兩支唐軍部隊匯合,完全有可能逆轉戰局,可是這隻至關重要的後續部隊卻遲遲沒有出現。

原來,李敬玄已經帶著人馬逃得無影無蹤,結果,王孝傑被俘虜,按照他的級別應該開刀問斬,但是吐蕃的贊普,卻喊出了刀下留人。原來,王孝傑的長相頗有幾分贊普老父親的樣子,這讓贊普下不了這個殺手,不僅不殺,還賜予了厚禮,最終還禮送王孝傑回到大唐。這王孝傑的運氣可真是太逆天了,在殺頭這件事上,居然還能刷臉!

當然,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王孝傑在武則天主政時期,成功的收復了安西四鎮威震一方。這一場勝利,讓王孝傑被封為左衛大將軍。公元694年,王孝傑再一次打敗吐蕃人與西突厥的聯軍。這場勝利使得他步入了大周頂級官僚層次,官拜同鳳閣鸞臺三品,成為了一個實打實的宰相。

但是非常不幸的是,這兩場勝利彷彿透支了王孝傑所有的運氣。在公元697年,王孝傑遇到了宿命中的那個人,這又是一個豬隊友。此時,王孝傑擔任清邊道行軍總管,帶領大軍,與突厥叛軍孫萬榮作戰。

當時,由於道路狹窄,唐軍無法完全展開兵力,王孝傑作為主帥,率先進軍,而作為他的副將,則負責帥兵隨後跟進,等待軍隊全部衝出峽谷之後,和孫萬榮展開決戰。可是當王孝傑率軍,浴血奮戰之時,他的副手蘇宏暉卻沒有按照計劃前進,反而來了一次武裝大遊行,掉頭逃跑。沒有後援的王孝傑,被敵人重重包圍,這次他為了避免當俘虜,只能跳崖自殺。

一代名將王孝傑,一生被兩個豬隊友坑害,真的背到家了。


歷史評說


北宋名將楊業中箭傷重被俘虜,最終不屈而死,他的死源於主帥潘美、監軍王詵,不是這兩“豬隊友”還真不會死,在歷史,有人評價即使不死在這兩人手裡,遲早也會死在其他“隊友”手裡,也不能怪主帥潘美,實在是情勢所迫。

事情始末

在歷史裡,這位北宋初期名將死於一場不該死的戰役,986年宋太祖趙光義派出三路大軍北伐燕雲十六州,其野心,天下昭然,這場收復燕雲戰役,西路軍的統帥是潘美,副帥安排的是楊業,監軍乃王詵。

這場燕雲北伐起初非常順利,西路軍在潘美、楊業帶領下,先攻下寰州、再下朔州、應州、雲州,眼看西路軍形式一片大好,結果噩耗傳來,那就是東路軍遭遇強敵大敗,這就導致宋軍不得不全線撤退。

但宋太宗是誰?野心勃勃的收復御令,豈能說撤就撤,於是給西路軍下了一道死令,那就是讓西路軍護送雲、朔、寰、應四周的百姓內遷,這道“收復戰果”,瞬間為西路軍的楊業埋下死亡伏筆。

宋軍在當時是以步兵為主,而遼軍可是清一色騎兵,如果只是宋軍全新撤退還好說,然而非要拉上剛收復的百姓,最終導致行軍速度劇降。

到這,還不算完,楊業知道形勢不好,曾建議分兵應州,其一引誘遼軍向東作為緩衝,其二還可安排強弩手在石碣谷口阻擊遼軍,達到一箭雙鵰的效果。

然而,楊業的建議計劃是挺好,卻遭遇監軍王詵的強烈反對,王詵言道:“我宋軍數萬精兵豈有畏懦?”言罷還將楊業冷嘲熱諷一番,說“素聞君候勇猛,今日一見不過如此,你這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何故?”

楊業當場表示:“不是我楊業怕死,而是,如果能減少我方士卒傷亡而立功勞,即便楊業身死,當為諸公先。”

此時,監軍王詵已然不滿,主帥潘美在場也只能默許楊業,如此安排,因為他知道監軍不能得罪,因為這是聖上派下的,而楊業的建議更是上策,也不能拒絕,遂讓楊業自行斟酌。

楊業臨行前,還對主帥潘美言道:“諸君在此安排強弩即可,為我左右翼馳援,我等率軍轉戰遼軍。”

最終楊業與遼軍對上,展開一場激烈大戰後,退至陳家谷口,然而等待他的不是我方強弩應援,而是空無一人;楊業至陳家谷口後,退無可退,中箭傷重被俘,飲恨而死。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陳家谷口本身在楊業動身前,的確是安排了強弩馳援,但監軍王詵為了爭功,覺得宋軍勇猛,遂將陳家谷口的軍隊全部調離爭功勞去了,這就導致楊業來時,整個陳家谷口空無一人。

而主帥潘美在這一場裡扮演的是“獨善其身”,雖作為主帥,但一邊是副將楊業,一邊是聖上的監軍,他選擇了明哲保身,但他的默然無語,才是王詵帶人走的根本原因,也是促使楊業身死的緣故。


探索歷史奇聞


歷史上被豬一樣的隊友坑死的名將太多了。

比如楚霸王項羽,人長得帥功夫又好,力舉九州寶鼎,橫推八匹馬,倒推九頭牛,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有“王不過項”之說。

“楚漢相爭”時期,項羽打的劉邦屁滾尿流,多次逼的劉邦走投無路。

尤其在“鴻門宴”時,劉邦幾乎成了項羽的盤中菜。為了解釋自己沒有獨霸天下的野心,劉邦不得不硬著頭皮赴宴。

劉邦也想不去,那樣就坐實了自己有獨吞天下的野心,項羽更有理由立馬滅了他,思來想去,赴宴還有一線生機。



張良隨行,他早就串通好了項伯,並暗中賄賂項伯讓他保護劉邦。這項伯本來是項羽的叔叔,年輕時候和張良交好。

項伯就是項羽的豬隊友,他置親情於不顧,為了報答張良的小恩小惠,極力為劉邦遊說項羽,極力為劉邦開脫罪責。並在鴻門宴上,用身體保護劉邦不被項莊刺殺。

在謀士范增一再催促下,項羽優柔寡斷下不了殺劉邦的決心,如此一來,在項伯的幫助下,劉邦趁機逃走了,從此劉邦龍游大海、虎踞高山。

最後劉邦反過來逼著項羽烏江自殺。

如果項羽沒有豬一樣的隊友項伯,沒有這個吃裡扒外的叔叔。估計劉邦早就死在鴻門宴上了。項羽是被項伯坑死的。



宋朝的名將——金刀令公楊繼業,也是被豬一樣的隊友潘仁美坑死的。

真實歷史楊繼業叫楊業,潘仁美叫潘美。

宋太宗趙光義當政期間,遼國軍隊在蕭太后指揮下屢次犯邊,太宗為了解決燕雲十六州的危機,命楊業和潘美帶軍隊保護邊民撤退到雁門關以內。

當時楊業為副元帥,潘美為主元帥,邊民走的很慢,眼看遼軍就要追上來了,遼軍總兵力超過了潘、楊所帶的兵力。



此時楊業就對潘說:“這樣吧,我帶著我的兒子們和3000士兵半路設伏,阻擊遼軍,你帶著大批人馬在陳家谷口接應我們,你看如何?”

潘美很贊成,最後楊業說:“陳家谷口不見不散”。

等楊業設伏重創遼軍後,馬上後撤,遼軍後續部隊很快趕了過來,楊業實指望在陳家谷口埋伏的潘美會接應,可是陳家谷口空無一人。

楊家父子只好掉過頭來和遼軍拼死一戰,結果除了楊六郎僥倖逃脫外,楊家將全部為國捐軀。

潘美上哪裡去了?

原來潘美埋伏了一天後,一直沒有楊業的消息,以為楊業他們早就到了安全地帶,於是就回撤走了。

等楊業引遼軍進入陳家谷埋伏圈時,才發現沒有潘美的蹤影。就這樣,楊業被潘美這個豬一樣的隊友坑死了。




三國時期的曹操被豬一樣的隊友蔣幹坑苦了。

赤壁之戰時,蔣幹是曹操的謀士,當時他主動請纓去東吳說服周瑜投降,原來蔣幹和周瑜是發小,二人有私交。

曹操說:“那就有勞蔣先生過江招降周瑜了。”

周瑜正愁無法弄死曹操的水軍都督蔡瑁、張允,原來這二人本是東吳水軍將領,後投降了曹操,成了曹操的水軍都督。

正在發愁時,士兵通報:“蔣幹來訪”。

“蔣幹來訪?”周瑜心想,多年不來,偏這時候來,周瑜立刻明白了蔣幹來意,於是巧施妙計。



周瑜熱情款待蔣幹,然後假意喝醉,故意把提前模仿蔡瑁和張允口氣寫給自己的一封信放在桌上,目的就是讓蔣幹偷走交給曹操,然後借曹操之手,殺掉蔡瑁和張允,以斷曹操的水軍技術人員。

蔣幹果然上當,趁周瑜不注意,懷揣密信返回了曹營。這就是“蔣幹盜書”的橋段。

曹操一時糊塗,認為蔡瑁、張允是周瑜派來的假投降真臥底的人員。立馬殺了二人,這就為以後的龐統獻“連環計”掃清了障礙。

蔣幹是曹操出類拔萃的豬隊友,別人都是坑一次也就算了,蔣幹是“接二連三”坑曹操。

曹操殺了蔡瑁和張允就後悔了,覺得自己上當了。但他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這時曹操應該遠離蔣幹這個豬隊友。不知曹操哪根筋搭錯了,竟然聽從蔣幹之言,再次派他二次下江東說服周瑜。



這次周瑜又玩了蔣幹一把,他設巧計讓蔣幹為曹操帶回去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巧獻連環計的龐統龐士元。

蔣幹自以為得到了一個人才,急忙連夜偷偷把龐統用小船帶回了曹營。龐統這才把“連環計”獻給了曹操。

為火燒戰船打下了基礎。

看到了吧,蔣幹才是歷史上最佳豬友,沒有他的三連坑,曹操也不會在赤壁之戰敗的這麼慘,三國格局從赤壁之戰後方才出現,曹操統一全國的夢想徹底破滅了。蔣幹這個豬隊友可謂“功高至偉”!



盤點一下歷史上的豬隊友還有唐朝的王文度。

王文度大家可能不熟悉,他坑的名將大家肯定知道,這個名將就是程咬金。

程咬金晚年被他坑苦了。

老程在70多歲時掛帥帶軍隊進擊西突厥,當時王文度是他的副手(副大總管)。老程是個福將,沒費多大力氣就滅了西突厥。

老王看著堆積如山的戰利品心動了,於是和手下偷偷私分了。老程不知道,他也沒分一點東西。當時蘇定方也沒參加私分。



當老程凱旋返回京城後,有人舉報老程私分戰利品,當時李治一生氣把老程的職務一抹到底,老程成了一個白板。你說老王坑人不?老王也沒落好下場,被李治砍了。

老程老實了幾年後,李治又恢復了他的職務。老程總算結局不錯。其實也不能全怪豬隊友老王,誰讓老程不行使主帥權力呢?為什麼把權力交給老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