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清朝皇帝許諾,漢臣張延玉配享太廟,為何告老還鄉時備受打壓?

清朝時期,有一位漢人明朝,很好的為後人,詮釋了什麼書伴君如伴虎。清朝並非漢人皇朝,想要位列名臣並非易事,但此人不但做到了,還是非常少見的三朝元老,他就是張延玉,唯一得到皇帝許諾的漢人臣子,但是到晚年卻非常悽慘,這其中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清朝皇帝許諾,漢臣張延玉配享太廟,為何告老還鄉時備受打壓?

張延玉,在康熙年間參加了科舉,卻被他一舉及第,從此步入官場,便是一發不可收拾步步高昇。當然其中也有他對清朝的貢獻和忠心,因此到了雍正繼位後,依舊對他重用不已,尤其得到雍正皇帝高度評價,雍正為了表達出,對他功績的肯定,還曾許下一個承諾,便是死後可得享太廟,然而世事難料,卻不想這個承諾,讓其晚景淒涼。

清朝皇帝許諾,漢臣張延玉配享太廟,為何告老還鄉時備受打壓?

所謂太廟,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便是皇帝一族的宗廟,而古代皇帝有時為了顯示有功必賞,但在賞無可賞之下,有時會做出配享太廟的承諾,因此除了供奉皇帝這一脈直系的祖先,也會有少量皇親國戚和大臣得到這個殊榮,而皇家親戚必須得有大功者才可入,作為外人的臣子,其難度極大,也許在開國之時相對容易些,得到這個殊榮。

若能得享太廟,必然是臣子的一生榮幸,張延玉也不例外。張延玉作為三朝元老,該得到的都有了,對配享太廟一樣念念不忘,乾隆十三年,已經到了杖朝之年,年近八十的張延玉便想告老還鄉,卻不想乾隆來了這麼一句話:”卿受兩朝厚恩,且奉皇考遺命,將來配享太廟。豈有從祀元臣歸田終老之理?“

清朝皇帝許諾,漢臣張延玉配享太廟,為何告老還鄉時備受打壓?

筆這個人估計當時的張延玉,定然是滿臉楞逼的。而張延玉當時,也確實沒想過乾隆皇帝對他早有想法,一番據理力爭依然對乾隆無可奈何,漸漸感覺到不對勁,因為張延玉一生謹言慎行,就是怕犯錯,若果犯錯了,只怕配享太廟這殊榮出現變故。

結果最後,張延玉並不能如願告老懷鄉,心中也明白天下時皇帝說了算的,但如今一朝天子一朝臣,張延玉便使出絕招,默不作聲謝恩告退。那麼,乾隆皇帝到底為何,如此對待一位三朝元老呢?

清朝皇帝許諾,漢臣張延玉配享太廟,為何告老還鄉時備受打壓?

不得不說張延玉雖然為官清廉,但是經歷三朝,在朝堂已經屹立了五十餘年,不管他願不願意,早已形成一張龐大的關係網,可謂樹大根深,這是任何皇帝都不想看到的。

而此番事後,也讓張延玉想起早幾年的顧命大臣,鄂爾泰,遭受皇帝打壓一事,明白了自己雖謹言慎行不犯錯,但乾隆卻不願自己高老回鄉。第二年張延玉還是再次,向皇帝提出辭職回鄉,因為他年紀已經很大,人老了病痛也多,怕自己在不走,晚景難以安生。

卻不想這次乾隆一口答應,准許張延玉告老還鄉,但對配享太廟一事隻字不提,這樣的結果張延玉難以接受,因此又一次失去理智,與乾隆皇帝據理力爭,還一定要乾隆作出承諾,雖然最後乾隆答應了張延玉的,但在此事過程中,讓乾隆皇帝抓到機會,而張延玉一而再再而三,激怒皇帝還犯錯誤,讓乾隆有了藉口寫聖旨質問張廷玉:“你是要告老還鄉,還是想死後配享太廟呢?“

第二天,天未亮驚慌失措的張延玉,便來請罪了,卻不想弄巧成拙。因為此時聖旨還未發出去,乾隆一想,這不是則面證明,張延玉在朝堂勢力大?

清朝皇帝許諾,漢臣張延玉配享太廟,為何告老還鄉時備受打壓?

此次乾隆心中大怒,再也不顧及這位三朝元老的情分,罷免了張延玉的官職爵位,只保留配享太廟,讓張延玉不至於心如死灰死纏爛打,謝恩後便回鄉安度晚年。

卻不想,乾隆皇帝真正狠的還在後頭,以皇子永璜病逝,張延玉作為永璜曾經的老師,不悲傷為理由,再次質問張廷玉,如此為人,竟然敢得享太廟?後來,張延玉雖上書京城,請求放棄配享太廟的資格,但依舊被剝奪所有職務。

清朝皇帝許諾,漢臣張延玉配享太廟,為何告老還鄉時備受打壓?

然而沒安生兩年,又因親家四川學政編修朱筌的牽連,張延玉被抄家,還勒令歷代皇帝所賜之物,也必須收回,不得不說真實伴君如伴虎,在張延玉八十四歲去世後,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乾隆帝最終,還是遵守了清世宗遺詔,讓張延玉配享太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