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歷史上都有哪些城市成為過都城,分別是哪些朝代的都城?

戰國君


南京為六朝古都,東吳,東晉,宋齊梁陳之都城。

又如開封,乃北宋,為後晉,後梁,後漢,後周之都。


梁小涼


禹都鄧(今河南省南陽市)。  

夏都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一說陽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後遷斟潯(即二里頭,今河南省洛陽偃師市),最後遷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南)。  

商都毫(今河南省商丘市),後遷西毫(今河南省洛陽偃師市).後又遷殷(今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末遷朝歌(今河南省衛輝市,原汲縣)。   

西周都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  

東周都雒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戰國時期,齊都臨淄(今山東省臨淄北)。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後遷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燕都薊(今北京),以易(今河北易縣)為下都。 韓都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滅鄭國後遷都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趙都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後遷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魏都安邑(今河南省洛陽市),後遷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秦都雍(今陝西鳳翔縣),後遷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  

秦都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   

西漢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  

東漢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漢末遷都許昌(今河南省許昌市)。  

三國:魏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陪都許昌(今河南省許昌市),蜀都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吳都建業(南京市)。   

西晉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東晉都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  

南朝——宋、齊,梁,陳皆建都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  

北朝——北魏都平城(山西省大同市東北),後遷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西魏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東魏都鄴(今河南省安陽市)。   

北周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北齊都鄴(今河南省安陽市)。  

隋都大興(今陝西省西安市),東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唐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東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武周遷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五代-----後梁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後遷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後唐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後晉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後遷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後漢都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後周都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   

北宋都東京(今河南省開封市),。陪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遼都上京(今遼寧省巴林左旗),後遷中都(今北京) 。  

西夏都興慶(今寧夏自治區銀川市)。  

金都會寧(今黑龍江省阿城縣南白城),後遷都燕京(今北京),末遷南京(今河南省開封市)。   

南宋都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後遷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  

元都大都(今北京)。  

明都南京(今江蘇省南京市),後遷北京(今北京)。  

清初都盛京(今遼寧省瀋陽市),後遷北京(今北京)。  

中華都北京(今北京),後遷南京(今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都北京(今北京)。


李一般般


夏朝(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16世紀)都城在陽城,今河南登封東。

商朝(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都城在毫,今河南商丘北。公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遷都到殷,今河南安陽。

西周(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鎬京,今陝西西安西。

東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陽。東周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

西漢(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

東漢(公元25年至220年)都城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

三國(公元220年至280年)魏的都城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吳的都城在建業,今江蘇南京。

西晉(公元265年至316年)都城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

東晉(公元317年至420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蘇南京。

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南朝經歷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公元 493年,遷都洛陽,今河南洛陽東;東魏的都城在鄴,今河北臨漳西南;西魏的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北齊的都城在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北周的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

隋朝(公元581年至618年)都城在大興,今陝西西安。

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

五代(公元907年至960年)梁、漢、周的都城在今河南開封;唐的都城在今河南洛陽。

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都城在東京,今河南開封。

南宋(公元1127年至1279年)都城在臨安,今浙江杭州。

元朝(公元1271年至1368年)都城在大都,今北京。

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都城在應天,今江蘇南京。後遷都京師,今北京。

清朝(公元1644年至1911年)初期都城在盛京,今遼寧瀋陽。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後,順治帝遷都京師,今北京。


東堯12


長安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千餘年,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十三朝古都。在建都長安的諸多朝代中,周、秦、漢朝、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強盛時代,當時的長安已成為國際性大都市。

長安在公元前195年-公元25年、公元580年-公元904年的兩段時間裡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

周文王時就定都於此,築設豐京,武王即位後再建鎬京,合稱豐鎬,西安簡稱“鎬”。

漢高祖五年置長安縣,在渭河南岸、阿房宮北側、秦興樂宮的基礎上興建長樂宮,高祖七年營建未央宮,同年國都由櫟陽遷移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名長安城,取意“長治久安”。

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0世紀左右,先後有周、秦、西漢、隋、唐等13個朝代或政權在長安建都及建立政權,歷時1100餘年。





歷史太傅


按照我國古代朝代的順序來看,各朝的都城分別是:

夏(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 )

帝王:禹、啟、太康、仲康、相 、少康、杼、槐(芬)、芒(荒)、洩(世)、不降 、扃(局、禺)、廑(胤甲)、孔甲 、皋(吳、皋苟)、發(發惠)、履癸(桀)。

都城:登封、禹州、斟鄩、商丘、綸城等。

商(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

帝王: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商紂。

都城:商丘、安陽。

西周(前1046-前771)

帝王:周武王姬發、周成王姬誦、周康王姬釗、周昭王姬瑕、周穆王姬滿、周恭王姬繄扈、周懿王姬囏、周孝王姬闢方、周夷王姬燮、周厲王姬胡、周宣王姬靜、周幽王姬宮涅。

都城:西安。

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帝王:平王姬宣臼、桓王姬林、莊王姬佗、釐王姬胡齊、 惠王姬閬、 襄王姬鄭、頃王姬壬臣、匡王姬班、 定王姬瑜 、簡王姬夷、靈王姬洩心、景王姬貴、悼王姬猛、敬王姬匄 、元王姬仁、貞定王姬介、哀王姬去疾、思王姬叔、考王姬嵬、威烈王姬午、烈王姬喜 、顯王姬扁、慎靖王姬定、赧晚姬延。

都城:洛陽。

秦朝(前221-前206)

帝王:秦始皇、秦二世、子嬰。

都城:咸陽。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帝王:劉邦、劉盈、劉恭、劉弘、呂雉攝政、劉恆、劉啟、武帝劉徹、劉弗陵、劉賀、劉詢、劉奭、劉驁、劉欣、劉衍、孺子劉嬰。

都城:西安。

東漢(25年-220年)

帝王:劉秀、劉莊、劉炟、劉肇、劉隆、劉祜、劉懿、劉保、劉炳、劉纘、劉志、劉宏、劉辯、劉協。

都城:洛陽。

三國時期(220年-280年)

魏建都於洛陽,帝王:曹丕。

蜀建都成都,帝王:劉備。

吳建都於南京,帝王:孫權。

西晉(265年 -316年 )

帝王:司馬炎 、司馬衷、司馬熾、司馬鄴。

都城:洛陽。

東晉(317年-420年)

帝王:司馬睿、司馬紹、司馬衍、司馬嶽、司馬聃、司馬丕、司馬奕、司馬昱、司馬曜、司馬德宗、司馬德文。

都城:南京。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9年)

帝王: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楊侗、隋恭帝楊侑、楊浩。

都城:西安、洛陽。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帝王: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武則天、唐中宗李顯、少帝李重茂、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肅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適(kuò)、唐順宗李誦、唐憲宗李純、唐穆宗李恆、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本名李瀍(chán)、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xuān)、唐昭宗李曄、唐哀帝李柷。

都城:西安。

北宋(960-1127年)

帝王: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匡義、宋真宗趙恆、宋仁宗趙禎、宋英宗趙曙、宋神宗趙頊、宋哲宗趙煦、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 。

都城:開封。

南宋(1127年―1279年)

帝王:宋高宗趙構、宋孝宗趙昚、宋光宗趙敦、宋寧宗趙擴、宋理宗趙昀、宋度宗趙禥 、宋恭帝趙隰、宋端宗趙是、宋幼主趙昺。

都城:杭州。

元朝(1271年-1368年)

帝王:孛兒只斤·鐵木真(元太祖)、孛兒只斤·窩闊臺(元太宗)、兒只斤·貴由(元定宗)、孛兒只斤·蒙哥(元憲宗)、孛兒只斤·忽必烈(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元世祖)、孛兒只斤·海山(元武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元仁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元英宗)、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元泰定帝)、孛兒只斤·阿速吉八(天順帝)、孛兒只斤·圖帖睦爾(元文宗)、孛兒只斤·和世琜(元明宗)、孛兒只斤·懿璘質班(元寧宗)、孛兒只斤·妥歡帖睦爾(元順帝)。

都城:上都、北京。

明朝(1368年―1644年)

帝王: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樂)、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統/天順)、明代宗(景泰)、明憲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慶)、明神宗(萬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啟)、明思宗(崇禎) 。

都城:南京、北京。

清朝(1636年-1912年)

帝王:努爾哈赤、皇太極、福臨(順治)、玄燁(康熙)、胤禛(雍正)、弘曆(乾隆)、永琰,後改顒琰(嘉慶)、綿寧,後改旻寧(道光)、奕詝(咸豐)、載淳(同治)、載湉(光緒)、溥儀(宣統)。

都城:北京。


名人史海觀心閣


中國歷史上不通朝代將不同的城市列為了都城,在這裡我不想簡單羅列這些名單,而是打算分析都城變化的原因。因此將都城的變遷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中原逐鹿階段

自我華夏文明伊始,因為文化上的優勢,中原地區出現了最早的文字,因此歷史書寫的主動權落在了中原政權的手中。

這一階段的都城無論怎樣變化,都離不開中原地區。為何?因為當時中原地區地勢地形以及農業技術佔絕對優勢。

想建都城,首先就考慮都城的建築材料和日常補給。而當時的中原地區物產豐富,森林覆蓋面積大,附近又有各大山脈提供石材。

後來隨著中原地區的開發與消耗,森林減少,水土流失嚴重,水利不便的負面因素凸顯,這一階段的都城也逐漸東移,從關中到了河南地區。

大家看看下面的清單就可以清楚的發現上述規律。

禹都鄧(今河南省南陽市)。  

夏都陽翟(今許昌市禹州)

商都毫(今河南省商丘市),後遷西毫(今河南省洛陽偃師市)。

西周都鎬京(今西安市)。  

東周都雒陽(今洛陽市)。  

秦都咸陽(今咸陽市)。   

西漢都長安(今西安市)。

東漢都洛陽,漢末遷都許昌。

第二階段:南北拉鋸階段

三國以後,隨著數百年鐵質農具的發明利用,南方地區逐漸發展起來。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南京杭州等長江下游城市成為都城。

除了經濟重心南移的影響,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崛起,也誕生了無數短暫的都城。這些都城不過是各個地方政權的武裝核心區,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都城。

中原地區時不時被北方少數民族侵佔,也使得南方地區成為建都的備用地。因為長時間的建都,南京等城市經濟愈加發展,因此建都南京也有了一定的歷史慣性。

下面的清單很清晰的展現了這樣的趨勢。

三國:魏都洛陽(今洛陽市),陪都許昌,蜀都成都,吳都建業(南京市)。   

西晉都洛陽(今洛陽市)。  

東晉都建康(今南京市)。  

南朝——皆建都建康(今南京市)。

隋都大興(西安市),東都洛陽(今洛陽市)。  

唐都長安(今西安市),東都洛陽(今洛陽市)。    

北宋都東京(今開封市)。 

南宋都南京(今商丘市),後遷臨安(今杭州市)。

第三階段:南北統一,一致對外

自從宋朝滅亡之後,中國終於迎來了南北統一的局面。封建制度的內生力量逐漸加強,統治能力得到提升,中原與南方地區這一階段牢牢抓在統治階級手中。

這時候,中國長城以南得到統一,抵禦北方遊牧民族成了重中之重。而大運河的出現溝通了經濟重心與戰略重心,使得建都北京成了自然之舉。

建都北京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天子守國門。

元都大都(今北京)。

明都南京,後遷北京。

清初都盛京(今瀋陽市),後遷北京。

民國都北京,後遷南京。 

這三個階段之外,我們還要分析其中的小插曲。如朝代變換時,新朝都城可以直接繼承舊朝,又或者以自己的龍興之地為都。一朝之內都城的變化則可能是為了抵禦外強,或者自然壓力加大。

因此從都城的變化之中,我們也能看到中國南北經濟能力的變化,看到歷史是自然、經濟、軍事、政治聯合作用的結果。



浮世史官


1、夏朝 (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16世紀) 都城在陽城,今河南登封。

2、商朝(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 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公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遷都到殷,今河南安陽。

3、西周(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鎬京,今陝西西安。

4、東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陽。東周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5、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陽,今陝西咸陽。

6、西漢(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

7、東漢(公元25年至220年)都城在洛陽,今河南洛陽。

8、三國(公元220年至280年)魏的都城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吳的都城在建業,今江蘇南京。

9、西晉(公元265年至316年)都城在洛陽,今河南洛陽。

10、東晉(公元317年至420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蘇南京。

11、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南朝經歷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493年,遷都洛陽,今河南洛陽東;東魏的都城在鄴,今河北臨漳西南;西魏的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北齊的都城在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北周的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

12、隋朝(公元581年至618年)都城在大興,今陝西西安.。

13、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

14、五代(公元907年至960年)梁、漢、周的都城在今河南開封;唐的都城在今河南洛陽。

15、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都城在東京,今河南開封。

16、南宋(公元1127年至1279年)都城在臨安,今浙江杭州。

17、元朝(公元1271年至1368年)都城在大都,今北京。

18、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都城在應天。今江蘇南京。公元1421年,明成祖把都城從應天遷往北京。

19、清朝(公元1644年至1911年)初期都城在盛京,今遼寧瀋陽。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後,順治帝遷都京師,今北京。


星垂碧野


先後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北)、陽翟(今河南禹縣)、洛陽等地

建都亳(今河南商丘),先後五次遷都。盤庚時,從山東曲阜遷都殷(今河南省安陽)

西周:建都鎬京(今陝西西安)

東周: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

建都陝西咸陽

西漢: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東漢:建都洛陽

三國(魏、蜀、吳)

魏:建都洛陽

蜀:建都成都


地球保衛工作者


夏朝 定都陽城(河南登封)

商朝 因為水患原因 也因為削弱貴族勢力頻繁遷都 最後定都在殷(河南安陽市)

西周 鎬京(陝西西安)

東周洛邑(河南洛陽)

秦 咸陽 (陝西咸陽)

西漢 長安(陝西西安)

東漢 洛陽 (河南洛陽)

三國 魏洛陽 蜀漢成都 東吳建業(江蘇南京)

西晉 洛陽(河南洛陽)

東晉建康 (江蘇南京)

南北朝 南朝宋齊梁陳四代全部定都南京

北朝北魏定都先開始盛樂(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後大同(山西大同市) 最後定都洛陽(河南洛陽)

西魏 長安 (陝西西安) 東魏鄴城(河北邯鄲南 河南安陽北,隋文帝時期被破壞。)

北周 長安(陝西西安) 北齊 鄴城

隋 長安(陝西西安)

唐長安 (陝西西安)

五代 梁唐晉漢周 除了後唐定都洛陽 其餘全部定都汴梁(河南開封)

北宋汴梁

南宋 臨安(浙江杭州)

元朝 大都(北京)

明 先應天(南京) 後北京

清朝 北京


攬你入懷en


中國常見有所謂四大古都,六大古都和七大古都三種說法。四大古都分別是長安、洛陽、南京、北京。六大吉都就是在四大古都之外加上開封和杭州。七大古都加上安陽。長安,周秦漢唐等13朝古都;洛陽,周漢唐等9朝古都;南京,三國的東吳、東晉及南朝的四代所以號稱六朝古都;北京,遼、金、元、明、清五朝古都;開封,北宋古都;杭州,南宋古都;安陽,殷商古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