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領導打壓我,卻提拔花言巧語的同事,牢記兩點,立馬反敗為勝

一、做人圓滑,嘴巴勤快就能被升職?

小王公司新招了一位員工,人年輕,辦事利索,沒少討領導歡心。

剛開始小王還沒有把他當回事,剛來嘛,在領導面前表現一下自己,說說漂亮話,無可厚非。

但時間一長,小王就發現了端倪:新人小李把領導哄得很開心,領導屢次在同事面前,在各種公開場合表揚他。

果不其然,不到半年,小李就被領導提拔,成了小王的頂頭上司。

小王納悶,論能力,小李並不一定比他強,很多時候小李無法解決的問題,都是小王幫忙解決的。

而且論對業務的熟悉度,小王來的時間比小李早,更加熟悉。

按照常理來說,小王才是部門主管的最佳人選,想到這裡,小王嘆了一口氣,一杯悶酒下肚,開始向我吐槽這幾年的不易:“領導就是偏心,當領導的都是一個樣,就喜歡會說話的。”

我問小王:“聽你之前的描述,公司應該很正規啊,應該不存在什麼裙帶啊,一些亂七八糟的關係吧。”

小王說:“那倒是沒有,公司賞罰分明,領導也算是明主,是個做事的人。”

我告訴小王,那不就結了,說明小李做對了事情啊。

小王質疑:我平常也沒少跟領導說話啊,但是為什麼是這樣的結果。

身在職場,升職各憑能力,不是說光靠一張嘴,會拍馬屁就能獲得被提拔機會的。

小李之所以能被提拔,可能並不是你表面上覺得他會說話就能行的,你要弄清問題的實質。

領導打壓我,卻提拔花言巧語的同事,牢記兩點,立馬反敗為勝

二、 能說話 ≠會說話,要理清說話的核心

劉墉曾在書中講了一個關於“說話”的故事:

醫生給老太太開了藥,老太太卻固執不吃,結果整夜咳嗽,兒子整夜沒睡著,大為光火。

早上起來兒子對太太說:“她太過分了,簡直跟我們過不去嘛!”

“別急,別急!”太太拉住他,說要換個說法說。

吃早餐時,兒子對老母開口了:“媽,真是母子連心,您咳嗽,就算很小聲,我都聽到,心不安。您上床前還是吃點藥吧!”

這樣溫和地說,既關心老母親身體,又說出自己的感受,老母親是不是心知肚明,又不會生氣?

原本是一句責怪的話,換種方式、換個角度,為對方著想,會讓人感覺很舒心:原來他是為我好啊。

換做我們在職場上也是同理,當我們向領導彙報工作進度,或者是申請資源,再或是給出自己的方案需要溝通時,我們也應該理清溝通的重點。

有時候對於領導突如奇來的考驗,比如領導問你工作完成得怎麼樣啦?或是最近工作忙不忙呀,再或者是你下班之後有空嗎?......類似這種,你都應該有自己的回答方式,說到老闆心裡去。

領導打壓我,卻提拔花言巧語的同事,牢記兩點,立馬反敗為勝

三、牢記兩點,領導提拔你

我們前面說話,能說話並不代表會說話,關鍵要能到達你的目的。不能解決問題的說話都是廢話。

1、踏實靠譜的特質

靠譜的人知道人生沒有捷徑可言,有捷徑的路大多都是彎路。

無論是對事還是對人,我們都需腳踏實地幹好自己的每份事情。

不斤斤計較,不精於算計,真誠待人,自然別人才會認可你,覺得你靠譜,才會欣賞你,跟你建立一段良好的關係。

踏實是一種真誠的表現,會讓人忍不住想接觸他,並向他看齊。

一般靠譜的人為什麼容易讓人放心了,就是你交代給他的問題,他既然答應了就一定會去做好,讓你心安。如果做不了,他也會跟你給回覆。

2、解決問題的特質

在職場中,誰都有可能遇到問題,而最優秀的人,往往是那些最能解決問題的人,他們的成功,實際上就在於他們總是能夠尋找到辦法解決一個又一個的難題。

能夠解決的問題越多,產生的影響越多,你的能力就越大,你的價值就越大;

領導打壓我,卻提拔花言巧語的同事,牢記兩點,立馬反敗為勝

四、寫在最後

身在職場,我們不僅要能說,還要會說,會表達。

說話要說重點,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能說話領導的心裡去,能說服別人,這就是非常重要的職場能力。

更多幹貨內容,請關注公眾號【我們這屆年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