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齊魯石化:戰“疫”頂樑柱 經濟壓艙石

驚蟄節氣,乍暖還寒,卻也春光明媚。穿梭在齊魯石化氯鹼廠大型裝置“叢林”中,近處“銀龍”盤旋,遠處高塔林立,仰望天空,白雲悠然而過,盡顯工業之美。

過去的一個多月中,擁有近1.8萬名職工的齊魯石化這個工業“巨無霸”,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千方百計抓經濟發展。生產安排“一天一調度”,疫情防控一天一佈置,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均由公司黨政負責人一手抓。在交通不暢,下游企業停工的極端困難情況下,通過調整負荷和產品結構,保證產品不堵庫,實現企業持續安全健康發展,攜手全產業鏈同舟共濟戰疫情。

1-2月份,在全力抗擊疫情的極端情況下,齊魯石化實現工業總產值94億元,上繳利稅31.8億元,成為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發展的樣板。

齐鲁石化:战“疫”顶梁柱 经济压舱石

寧願自己吃不飽,也要支援抗擊疫情

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不能長時間停擺。在齊魯石化,沒有一天停擺。

近日,記者與齊魯石化氯鹼廠氯乙烯車間分管生產的副主任朱芳振一同行走在氯鹼廠氯乙烯裝置倉儲罐區。在偌大一片罐區內,朱芳振最牽掛的就是因為抗擊疫情需要,臨時為藍帆醫療開放的原料裝車口。

每次裝車前,他們都要仔細檢查,確保現場各項安全措施到位,並實行現場安全監護和視頻監護雙重監控模式。“氯乙烯是危化品,對於裝車的要求比較高,確保安全非常重要。差不多每天都要裝6車,目前已累計裝140車。”3月5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朱芳振介紹。

齐鲁石化:战“疫”顶梁柱 经济压舱石

在氯鹼廠的生產流程中,氯乙烯單體只是整個流程中的一箇中間產品。氯乙烯是一種無色、易液化氣體,在這個臨時端口開放之前,全流程閉環運行。通過壓力管道輸送給下一個生產環節,最終生產出以固態形式存在的聚氯乙烯。

2月26日,談及此次為藍帆醫療供給的氯乙烯單體原料,齊魯石化計劃處生產計劃科科長楊學輝說,這是特殊時期的責任和擔當。“2月初,接到臨淄區企地協作服務中心電話,駐地臨淄區的藍帆醫療通過他們向齊魯石化求助,請求為其供應氯乙烯單體原料。”

“氯乙烯單體是生產醫用手套的原料,聚氯乙烯則用於生產注射器、呼吸面罩等醫療設備。聚氯乙烯產品是氯鹼廠的拳頭產品,利潤相較氯乙烯單體來說約高40%。”楊學輝說。

疫情當前,考慮到藍帆醫療是抗擊疫情重要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他們的醫用手套恰是抗擊疫情的基礎需求。齊魯石化立即決定:全力保障藍帆醫療原料需求,保障其開足馬力生產抗擊疫情所需的一次性手套。其實,藍帆醫療的採購部門非常清楚價格差異這筆賬,他們也非常擔心齊魯石化每天給他們供應的數量和供應總量。對此,齊魯石化的答覆是:只要疫情不結束,全力保障需求。

楊學輝告訴記者,“此次,為駐地企業供應氯乙烯單體,對於齊魯石化來說,真是自己‘餓肚子’,省出‘口糧’給別人吃。為此,我們專門將氯鹼廠2號聚氯乙烯裝置停車。我們對於自身客戶的產品供應嚴重不足,從經濟效益來看,損失不小。”

截止到3月4日,齊魯石化已累計供應氯乙烯單體4130噸。

這樣的“輸血”還在延續。“齊魯石化送貨及時、效率高,使我們能夠滿負荷生產,為我們防疫用品正常生產起到了保駕護航作用。”日前在接受採訪時,藍帆醫療股份有限公司採購主管喬時龍說。

優先生產戰“疫”物資彰顯責任擔當

齐鲁石化:战“疫”顶梁柱 经济压舱石

加強疫情防控這根弦不放鬆,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要抓緊。

2月18日,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任洪斌在介紹中央企業支援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時,特別提及此前因生產口罩走紅網絡的中石化。他說,醫用口罩和防護服基本原料是熔噴布,而熔噴布的原料是聚丙烯。中石化利用產業鏈上下游的關係,尋找那些具有生產口罩能力的下游企業,合作籌建了11條醫用口罩生產線,由中國石化提供原材料,取得很好效果。

齊魯石化就是對外供應原料的上游企業之一,在全流程貫徹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積極安排防控疫情相關物資生產。“我們公司生產的丙烯產品供應給燕山石化,由他們合成可用於生產熔噴布的聚丙烯。之後再由下游企業生產出熔噴布,用於口罩和防護服生產,截止到2月底,供應丙烯產品的總量已經2000噸。”楊學輝說。

齊魯石化燒鹼裝置的副產品次氯酸鈉,是生產“84”消毒液的原料,其有效氯成份的濃度是市場銷售消毒液的2~10倍。可廣泛用於家庭、公共場所的消毒殺菌。為確保疫情期間消毒液原料足量供應,齊魯石化立即調控生產指標,保質保量生產次氯酸鈉,及時供給琮源、傑林兩家生產消毒液的廠商120噸,並根據市場需求隨時增加次氯酸鈉的生產量,至少可以幫助下游企業擴大10倍產能。

1-2月份齊魯石化緊急生產醫用級聚氯乙烯S-1000M產品 2000噸,為抗擊疫情作出巨大貢獻。齊魯石化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優先生產抗擊疫情所需的各類物資,展現出一家央企的責任擔當。

“抗擊疫情期間齊魯石化不僅積極完成燃油保供基本任務,而且為醫用口罩、手套、防護服、醫療器械的生產做出應有貢獻。當然,這也是我們作為一家央企的責任和擔當。”說這話的是齊魯石化首席專家、生產管理處處長刁春森。

用全局視野有解思維擺脫困境

齐鲁石化:战“疫”顶梁柱 经济压舱石

亮麗的成績背後,一定有著非凡的付出和犧牲。

2月26日,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刁春森說,疫情發生後,齊魯石化的生產調度全部按天來算。對於一個年煉油能力超過1200萬噸,擁有數百種產品的特大企業來說,生產計劃的調整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可是他們做到了。

刁春森告訴記者,齊魯石化是一個流程化生產的企業,產品的進出平衡對於這樣的特大型企業來說非常重要。疫情發生後,一切都發生了鉅變。交通受阻、下游企業的停產對齊魯石化影響特別大。“一方面我們原材料進廠受阻,另一方面是產品出廠不暢,這一切都嚴重影響著企業運行。困難面前勇敢面對是齊魯石化的傳統,於是我們每天的早生產經營視頻調度會後馬上進行疫情防控調度會,將生產計劃一日一調整甚至一日兩調整。根據每天的生產、需求以及疫情防控等各方面的消息進行全面研判,然後做出調整。”

之所以這麼密集調整生產計劃,是當下他們能夠作出的最優選擇。

“我們是一個上下游煉化一體的企業,產業鏈豐富,產品有幾百種。這樣的企業整體來說對抗風險的能力很強,可是也有短板。那就是對產品流通效率要求很高,否則一個短板造成產品堵庫,可能會‘憋停’前面的生產鏈條,一種關鍵產品進不來有可能會造成整個系統的崩潰。”刁春森一臉嚴肅地說。

以航空煤油為例,因為很多航班停飛,造成銷售不暢。但是按照正常的生產流程,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是一個生產流程下來的,無法單純減少航空煤油的產量。這種情況下只能一方面經過科學測算後,降低生產負荷,連續優化產品生產的最低負荷,另一方面積極倒庫容,充分利用周邊社會庫容進行轉移。

齊魯石化持續生產,也成為整條產業鏈上的引擎。

在原料進廠方面,齊魯石化堅決執行集團公司要求,以全局視野看自身生產。在計劃原油加工量70萬噸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加工勝利油田的原油,確保油田後路暢通。2月12日,開始將勝利油田輸送過來的原油加工量提高0.1萬噸/天至1.4萬噸/天,預計全月勝利油田原油進廠達到44萬噸,能夠加工40萬噸,2月底達到最大庫存24萬噸。

齊魯石化的不間斷運行也拉動了下游企業的需求。“我們使用的‘強氯精’產品,以前是從湖北運來的,疫情發生後,因為交通封閉的原因,我們立刻尋找本地企業進行採購。再比如液氨、裝車用托盤等,也都立即改為本地採購,很好拉動了地方企業的發展。”刁春森說

無論疫情多麼嚴重,都擋不住春天的腳步。

胸懷未來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經濟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

1月份,齊魯石化克服春節和疫情雙重影響,生產經營穩定,全月累計加工原油98.3萬噸,生產乙烯7.25萬噸;138項生產經營優化措施完成133項,完成率達96.38%;公司重點考核的32項技術經濟指標中,13項創出歷史最好水平;全月產品產銷率實現100%。

2月份以來,為解決齊魯石化發展問題,針對燃油需求不旺的局面,齊魯石化積極拓展化工等板塊,通過產品結構的調整來實現企業發展。與此同時,積極建設新項目儲備新動能。

“我們既要做到安全‘四不傷害’,還要做到疫情‘四不傷害’,不感染自己,不感染別人,不被別人感染,提醒別人不被感染。”2月19日,在齊魯石化熱電廠220千伏變電站增容改造項目施工現場,施工方安全負責人正在進行施工前的安全及疫情防控喊話。熱電廠220千伏變電站增容改造項目是公司2020年春節後首個復工的重點項目。該項目主要解決未來公司用電缺口問題,該變電站改造為公司電網的核心樞紐,對公司電網的供電安全起決定性作用。

2月23日,齊魯石化首批低硫重質船用燃料油順利出廠,發往龍口濱港液體化工碼頭保稅罐區給國際郵輪加油,首批低硫重質船用燃料油以專列形式裝運,共計43車,1835.381噸。這也成為齊魯石化加快推進產品結構戰略調整實現綠色發展,助力中國石化搶佔國際船用燃料油市場的一項創舉。不僅豐富了產品結構,增加了銷售收入,更重要的是成為齊魯石化邁向國際化的重要探索。

一個活力企業,一個奮進企業正逐步恢復昔日光彩。

2月20日,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張玉卓視頻調研齊魯石化公司。張玉卓對齊魯石化公司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經營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大眾報業記者 馬景陽 孫銀峰 通訊員 劉芳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