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頒佈推恩令後,明知道是變相削藩,為何諸侯們都不反抗?

李升瑞


任何一種事物都逃不過產生、興旺和衰亡的宿命,先秦時期曾經是主流國家體制的“分封制”也是如此。至於劉徹和主父偃,則是因勢成事,順應了潮流而已。

一、“分封制”曾經的積極作用

(一)分封制的產生。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這說的是治國理念,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有許多邁不過去的東西,比如“距離”——分封制的產生就和“距離”有直接關係。夏朝稱“諸侯萬邦”,其實就是若干個零星小部落,而且是分散管理,嚴格說不算國家。商朝則是一個異姓部落聯盟,商王直接控制的區域也不大,所謂“邦畿千里”。周朝時直接控制領域大了起來,才開始分封同姓諸侯。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中央政府管不過來了——那個時候不僅沒有汽車、火車、飛機以及電話、網絡,而且連馳道、驛站也不完善,中央政府根本無法對邊遠地區實現有效管理。於是,周武王創造性地給一些同姓親王(周公、召公)或近臣、功臣(姜子牙)劃出一塊領地實施管理。這種制度在一開始是相當有效的,首先他們和國王是一家人,給自己家幹活更有責任心。其次,在一定面積的封地上他們可以做到政令通達全覆蓋,從而避免管理死角。


(二)分封制的缺點。從產生的原因來看,分封制除了管理硬件制約和“肥水不流外人田”外,其實帶有一定潛在的、很無奈的因素。時間一長,那些“潛在”的東西就逐漸暴露了出來——隨著時間推移和種族繁衍,基本上三代以後,那些被分封的宗室後人和中央政府的親情觀念就已經很淡了,相應的,他們對國家的責任感和認同感同樣也會降低,甚至某些勢力和實力很大的封國還會生出異心。這一問題從周平王東遷時開始暴露出來,不過整個春秋戰國(先秦)還算溫和,像鄭莊公欺負周桓王,還射了他肩膀一箭;晉文公給周王室解決了點小困難,就要求和周王一樣的下葬禮儀。拿封國內部來說(國王封諸侯,諸侯封大夫),魯國“三桓”架空公室,晉國被三卿瓜分,齊國則索性以田代姜——這個時候,分封的諸侯國已經逐漸從國家藩籬變成了危害國家安全的最不穩定因素。到了西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則把這種危害推向了極致——分封制,已經基本走到了盡頭。


二、孝景帝的強力打壓和削藩

(一)西漢初年封國的實際情況。西漢初年各封國的權力大的驚人,除了不能任命二千石的高官外,財政、稅收、軍隊全部自己說了算——幾乎就是“縮微版”的漢帝國——這就太容易出事了。正是由於看到了這種弊端,從高祖劉邦就已經開始“削藩”,不過他那時主要是削的異姓藩王(韓信、英布、臧荼、盧綰等),自家兄弟基本沒動,這給自己的兒孫留下了隱患。以吳王劉濞為例,他的封國有幾個特點,第一是大,轄三郡五十三城;第二是有錢,有銅礦,盛產海鹽,不僅可以自己鑄錢,“七國之亂”前,吳國的錢和鹽甚至還在整個漢帝國內流通,而且吳國內部全民免稅;第三是有權,所有官員都是自己任命,中央派來的國相只是擺設(像袁盎);第四是有軍隊;第五是藐視中央,吳王劉濞可以二十多年不入朝。尤其是從他兒子劉賢被太子劉啟(後來的景帝)誤殺後,他更是招募“任俠奸人”,公然開始對抗中央。


(二)賈誼的“軟著陸”。不僅是高祖和文帝,當時的一些有識之士也都看到了分封制的弊端和個別諸侯王的不軌,並提出了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賈誼。他一針見血地指出,血緣關係不僅無法阻止諸侯王叛亂,反而是“疏者必危,親者必亂”。通過借鑑歷史上的經驗和教訓,他提出了兩點具體措施:“定禮制”和“定地制”。“定禮制”好理解,就是用傳統禮法來維護等級秩序,最後實現維護王權的目的。賈誼的理論精髓在於第二條“定地制”,即“割地定製”,“眾建諸侯而少其力”——通過“分化”實現“弱化”。具體說來,就是拿諸侯國的地分封給諸侯王的後人,生一個就給他一塊領地,這樣幾代人下去,原諸侯國就被分得雞零狗碎,想鬧事都沒有力氣了。事實證明這一理論是極其靠譜的,像劉邦大兒子劉肥的封地齊國就被一分為七:齊、城陽、濟北、濟南、淄川、膠西和膠東,不僅領地小了,人心也不齊,吳王劉濞造反前來搞串聯,費力不小,效果卻很差。

(三)孝景帝和晁錯的“硬著陸”。景帝元年,趙王劉遂獲罪,劉啟便順水推舟削了他的河間郡。晁錯明白景帝的意圖,便明確提出了削藩。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錯向景帝上《削藩策》,言辭激烈地說道:“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理論當然沒問題,問題是沒有過渡、沒有籌備、過於突兀,不僅直接挑起諸王的反叛,就連景帝也準備不足——這一是造成了晁錯的個人悲劇,二是造成了交戰初期中央政府的忙亂。但是,急於削藩的劉啟沒有考慮那麼多,立即就藉故下詔削了楚王劉戊一個郡和膠西王劉昂六個縣,而且還接著討論要削奪吳王劉濞的兩個郡(劉濞一共才三郡)。這就太急太明顯了,而且打擊面過大,一下子就激發了諸侯國的唇亡齒寒和同仇敵愾,僅僅十天後,“七國之亂”就爆發了。景帝很幸運,對應的就是劉濞等人的不幸——以侯國之力對抗中央,而且還是逆勢而上(郡縣制已經漸入人心),轟轟烈烈的“七國之亂”從漢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開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不僅七個諸侯王死得一個不剩,而且除了楚國被勉強保存下來之外,其餘六國都降為郡。



三、“溫水煮青蛙”的“推恩令”

(一)“推恩令”頒佈前的諸侯國情況。鎮壓“七國之亂”後,各諸侯國的境況與前相比可稱得上是天壤之別。一是封地面積縮小。因為景帝趁熱打鐵,收奪了各諸侯國的支郡、邊郡歸朝廷所有。二是充分落實原來賈誼提出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政策,分封原諸侯王子孫為小諸侯王,各國原封地被進一步分割;三是取消諸侯國原來獨立的政治權力,由中央政府改派官吏去管理,諸侯王不僅不能再任免封國官吏、徵收賦稅和過問封國政事,而且和朝廷官員一樣靠領取俸祿過活;四是取消諸侯國軍隊建制。這一套組合拳下來,各諸侯國就像被剝了殼的烏龜,只剩下任人宰割的份了。

(二)與賈誼削藩理論一脈相承的“推恩令”。如果說文、景二帝的風格是綿裡藏針的話,那麼武帝劉徹的風格就是鋒芒畢露、咄咄逼人,從來都是他欺負別人,而絕不存在他被人欺負。所以,他一輩子外打匈奴,內欺諸侯。而且,在削藩問題上,文帝有賈誼、景帝有晁錯,而武帝有主父偃。主父偃,一個大器晚成的政治投機者,進入到決策層後,他敏銳地發覺了漢武帝好大喜功的性格特點,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進一步消減諸侯國權力的“推恩令”(在匈奴問題上他曾極其先瞻性地提出了“移民實邊”開發朔方的建議併為劉徹所採納)。他說,實行“推恩令”,首先是諸侯子弟得到意外封賞,肯定會對中央感激涕零。其次是諸侯勢力可以進一步被削弱,連造反的隱患都消除了。可以說是一舉數得,對中央有百利而無一害。辦法不僅出的好,而且又出到了點子上,劉徹對此欣然接受,公元前127年春,武帝詔告天下,實施推恩令。


(三)“推恩令”為什麼推行地順風順水。原因太簡單了。首先,理論成熟、方法得當。嚴格來說,主父偃的“推恩令”毫無新意,他前有賈誼的“軟辦法”支撐(實際上是把賈誼的觀點改了個名),後有晁錯的“硬措施”鋪墊,他只是前人種瓜、後人摘果。其次,“先兵後禮”、時機成熟。中國有句俗話,叫“先禮後兵”,在這裡順序被顛倒了過來——景帝已經把實力最大、氣焰最囂張的幾個侯國給打服打殘了,剩下的誰還敢說半個“不”字?別說分解封地,就是讓他們割塊肉給中央也得趕緊照辦。但不管怎樣,至此,封國危機在漢王朝被全面徹底的消除,各諸侯王再也沒有掀起過任何風雨。


但是國無外患,必有內憂,解決了封國,外戚和宦官又開始登上歷史舞臺,禍亂並最終埋葬了大漢王朝,此是後話不提。


彼岸歷史


在我國古代分封制和郡縣制各有利弊,統治者難以權衡。從商朝開始,統治者開始分封諸侯。周王朝一統天下以後,建立了前所未有的龐大政權,但是都城鎬京遠在西北,不利於周王朝的統治。所以周王朝統治者建立的以血緣為紐帶的分封制度,自己的兄弟,功臣還有前王朝的貴族分土地給他們建立諸侯國,他們鞏衛周王室,保護周王室的安全,配合分封制建立了嚴格禮法等級。分封制因為血緣關係和禮法等級制度而更加牢固。




但是分封制有一個很大的弊端,諸侯國有很大的自主性,軍隊,制錢,民生很多事情基本屬於各個諸侯國自己的事情,他們要做的,基本就是每年或者按時對周王室進行朝貢。這樣很容易造成各諸侯國傭兵自重,如果說周王室一直保持著強大的實力核對各個諸侯國的絕對實力鎮壓,那麼這個制度必定是穩定的。可惜任何一個古代的王朝都沒有永久的繁榮,各個諸侯國必然也有賢明的諸侯王帶領著諸侯國實現反超,實力逐漸的超過周王室。第1代第2代他們和周王室的關係可能還依舊十分親密,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後代們的關係和周王室的親密程度也越來越低,血緣紐帶也越來越低,關係肯定也越來越遠。所以等到很多諸侯王的實力逐漸強大,而周王氏衰落的時候,亂世就開始了,也就出現了我國曆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


秦始皇掃六合,再一次統一海內的時候,海納倫李斯的建議廢除了分封制建立了郡縣制。因為諸侯王到後期造成的天下大亂與秦始皇計劃的子子孫孫後世無窮已,極為不符合,甚至有可能成為最大的絆腳石。但是分封制被廢除以後,又沒有了諸侯可以鞏固為王室。所以秦末亂世的時候,只有的秦朝中樞獨自與各地農民起義相對抗,最後在起義的洪流中覆滅。漢朝吸取了前幾代的教訓,實施郡國並行制,但是依然擺脫不了諸侯反叛的後果。漢景帝時期,因為過於急躁的採用了晁錯的削藩制,爆發了“七王之亂”,幸好有周亞夫平定的七王,但是晁錯也被拉在了七王的軍隊面前斬下了頭顱。


但是漢武帝採用了主父偃的推恩令,卻很好的解決了這樣的問題,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首先漢武帝時期漢王室足夠強大。第二個漢武帝的推恩令,實際上並不是要廢除分封的諸侯。他想削弱諸侯的實力,但是並沒有擺明的告訴諸侯,而是說諸侯的繼承製不再進行嫡長子繼承製,諸侯的所有的兒子都可以享有封地的繼承權,而且這個繼承權不是單一的,諸侯要把自己的土地分給每一個兒子享用,每一個兒子都可以享有爵位。我們可以看得出,漢武帝這一做法其實是在變相的給自己拉攏了大量的幫手。那些原來沒有機會獲得封地的諸侯王的兒子們,忽然聽到了自己也可以享有獲得封地的權利的時候,必定是欣喜若狂的對漢武帝感激涕零。如果諸侯們硬要反對漢武帝,很可能的情況會禍起蕭牆,被自己的親兒子們舉報。


這樣的推恩令一旦實施,諸侯王把封地分給兒子們,兒子們把封地再分給兒子們,不要諸侯王的土地越來越小,實力也越來越弱。等到他們想要反抗漢武帝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實在是如蚍蜉撼樹一般弱小。比如在漢武帝有一年,因為諸侯王朝貢的黃金成色不足為理由就削去了100多位諸侯王的爵位,但是100多位諸侯王其實以每個人的土地都很小,根本沒有反抗漢武帝的機會。所以主父偃的推恩令,兵不血刃的幫助漢武帝解決了諸侯王和王室的這個難題。


紅雨說歷史


明知漢武帝頒佈推恩令是變相削藩,諸侯王們確實是無人反抗。原因其實很簡單。

首先,在漢景帝時,由於採用晁錯的建議削藩,已經提前引發了以吳楚等七國為代表的“七國之亂”,而也正是這次“七國之亂”,使得諸侯王中最強大的七國,被周亞夫所指揮的漢朝軍隊所鎮壓,不復當年的實力。當他們再次面對漢武帝強勢推行的推恩令時,已然沒有實力挑戰,不想馬上落得身死隕滅的下場的話,就只有安靜的服從了。

其次,漢武帝的推恩令並不是馬上就將這些諸侯王的領地收回,而是平均分封給諸侯王的子嗣,這樣一來,必然會分化諸侯王內部。畢竟從前只有世子可以繼承王位,可現在連庶出的王子都可以分一杯羹,簡直就是完美的將諸侯國給分裂了,自然推恩令施行的阻力就小很多了。

當然說到底,還是漢武帝時期,漢朝的中央政府實力,已經完全凌駕在這些諸侯國之上。完全不必擔心再次發生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才是推恩令這種變相削藩,能夠推廣並且無人反抗的真正原因。

我是【今古言堂】,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


今古言堂


簡單來說,是諸侯王無力反抗。

自從漢朝建立,封國問題就一直困擾著漢朝皇帝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漢朝皇帝可謂絞盡腦汁,從消滅異姓諸侯王到平定同姓諸侯王,再到對分封制的制度修正,即推恩令的頒佈,諸侯王問題才徹底解決,漢朝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中央集權政權。

第一次“削藩”:漢高祖滅異姓

漢朝建立之初,漢高祖劉邦共分封了七個異姓諸侯王,即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和韓王信。這些異姓諸侯王手握重兵,封國跨州連郡,佔據了戰國時期東方六國大部分的疆域,對中央集權是很大的威脅。

劉邦能夠容忍這種威脅嗎?雖然他不排斥分封制,也認為其拱衛作用很有效,可問題是這些異姓諸侯王會拱衛劉家的江山嗎?他們好像連劉邦的話都不聽啊,如果哪天劉邦駕崩了,仁弱的劉盈能夠駕馭住這些人嗎?

一連串的問題表達了劉邦對異姓諸侯王的不信任,其實異姓諸侯王也不信任他,在這種互相猜忌的氛圍下,造反成了史書上這幾年出現頻率最高的詞。

前202年,趙王張耳和長沙王吳芮去世,都是兒子繼任為王。同年燕王臧荼造反,劉邦親自討平,封發小盧綰為燕王,充分顯現出劉邦分封親信拱衛中央的態度。

前201年,韓王信勾結匈奴造反,被劉邦擊破,逃入匈奴。同年,有人告發楚王韓信企圖謀反,劉邦偽遊雲夢,扣押韓信,貶其為淮陰侯,並拘禁在洛陽。

前200年,劉邦途經趙國時辱罵新任趙王張敖(張耳之子、劉邦女婿),激怒了趙國國相貫高,貫高打算謀殺劉邦。次年事情洩露後,張敖被免去王位,貶爵宣平侯。

前197年代相陳豨反叛,韓信因聯合陳豨反叛罪名被處死;梁王彭越因徵兵不力被劉邦責備,不久被告發謀反,呂后將彭越誘至長安,夷其三族。

前196年,燕王盧綰被告發造反,劉邦親征,盧綰逃入匈奴。

到最後,只有最弱的長沙王保留了下來,因為漢朝沒空經營南方,需要長沙國作為跟南越國的緩衝,加上長沙王很會做人,劉邦才沒動他。

經過這一番清洗,劉邦對異姓諸侯王是徹底不信任了,連發小都能反,還有誰不能反?恐怕只有我們劉家人了吧,於是劉邦與群臣訂立白馬之盟(非劉不王),大封同姓諸侯王,實行郡國並行制。

第二次“削藩”:漢文帝分大國

儘管同姓諸侯王領地比之前的異姓諸侯王要小,可也有足夠實力,能夠對中央造成威脅,劉邦認為都是劉家人,都會聽自己的,可他的兒子漢文帝就體會到了劉家人不聽自己的是何感受。

漢文帝並不是劉邦的繼承人,正宗繼承人是漢惠帝,漢文帝原本被劉邦分封為代王,鎮守代地。

漢惠帝仁弱,大權都在母親呂后手中,而且呂后比漢惠帝活得還長,呂后去世的時候,漢惠帝都去世好幾年了,在位的是他的兒子後少帝(前少帝被呂后廢了)。

呂后死了,可呂氏集團還掌握大權,早已不滿的功臣集團和宗室集團自然不會無動於衷,陳平、周勃等聯手幹掉了呂氏,並排除了咄咄逼人的齊王劉襄,迎立代王劉恆,即漢文帝。

文帝是藩王入繼,在都城沒有根基,很容易被功臣控制吧?偏偏文帝很快就掌握了中央大權,並跟自己的本家開始了地方權力的爭奪。

在呂后執政時期,白馬之盟淪為廢紙,呂氏家族多人封王,而他們的封地,自然是從劉家人手中搶來的,文帝首先恢復了這部分封地,還做得更有“情誼”。

比如趙幽王劉友是劉邦第六子,被呂后逼迫自殺,其子劉遂和劉闢強都成了平民。文帝繼位第一年就重建趙國,立劉遂繼任趙王,次年又封劉闢強為河間王,封地就是從趙國分出來的河間郡。

乍一看,漢文帝這措施跟推恩令一樣,都是把諸侯王的土地分給眾多兒子,但事實並非如此,漢文帝的措施沒有形成制度,是他自己找準機會以情服人,站在道德制高點才沒被人指責,既分化了趙國,也得了重視親情的美名。

類似情況的還有齊國和淮南國。

齊國是文帝大哥劉肥的封國,足有七十個城,是當時最大的封地,但在呂后執政時期被奪走三個郡,文帝即位後當然是換回去了,齊國又變成最大的封國了。

第二任齊王劉襄短壽,文帝繼位次年就病死了,王位由其獨子劉則即位,可劉則在位14年無後去世,按無子國除的規矩齊國應該取消,收歸漢朝中央,可這樣一來,齊國王室的旁支子孫勢必反對,文帝再一次講親情,把齊國一分為七,大哥劉肥在世的七位兒子全部分封為王,把侄子們感動得不要不要的。

淮南國是文帝弟弟劉長的封地,劉長是呂后養子,封地自然不會差。劉長為人囂張,文帝採取縱容捧殺策略,以造反之名廢除其王爵,劉長自殺。劉長一死,文帝被捲進了輿論中心,甚至有民謠直接隱射他殺害弟弟。

在這種情況下,文帝順著分割齊國的風,把淮南國分給了劉長的三個兒子,文帝名聲回來了,淮南國也被削弱。

這種策略有很大的限制,因為文帝分的都是兄弟的國家,還是在兄弟死後分的,相當於以伯父(叔父)的身份主持遺產分割,但對於親戚關係相對已經疏遠的楚國、吳國而言,這種方法用不上,文帝只能先對親人動刀子,在不爆發戰爭的情況下削弱諸侯。

第三次削藩:漢景帝平吳楚

文帝分國措施所需條件太多,週期太長,對於那些長壽諸侯王簡直無效,比如吳王劉濞,作為劉邦的侄子,他一直在封地吳國當土皇帝,尤其是兒子被文帝太子(即日後的景帝)打死後,他連朝見皇帝都不去了,文帝也一直沒有怪罪他。

脾氣暴躁的漢景帝沒有父親的隱忍與長遠目光,他直接採取了老師晁錯的“削藩策”,強行從諸侯王中奪取土地,當然,藉口是有的,這些諸侯王囂張慣了,違反亂紀的事情一大堆,一抓就是一個藉口。

景帝如此強硬的措施,激起了諸侯王們的憤慨,被削地的諸侯王們反了,吳楚七國之亂正式爆發。諸侯王們不敢直接針對皇帝,就拿晁錯當靶子,提出“清君側”的口號。

雖然經過文帝的積累和鞏固,漢朝中央的權力大了很多,可吳楚等國加起來也有點嚇人,景帝一時間沒了主意,真就把老師殺了,發現沒用後才堅持平叛。

景帝最終平定了“七國之亂”,這場內戰其實已經給諸侯王敲響了警鐘,因為勝利的舉動絲毫沒跟他們客氣,該廢除的諸侯國廢除,該削地的諸侯國削地,誰敢不服就咔嚓!

在絕對的武力壓制下,漢朝中央對個諸侯國的優勢變大了,但漢朝仍然缺少一個比較上臺面的理由來削掉諸侯,強行削藩太影響名聲了啊。

第四次削藩:漢武帝推恩令

推恩令是主父偃提出的,其核心只有一個,把原本嫡長子繼承諸侯全部封地的制度變為嫡長子繼承王位,其他兒子繼承侯爵,封地全都從原本封地分,這麼一代代下去,封國越來越小,諸侯王就別想跟中央抗衡了。

為什麼諸侯王不反抗?

一方面,諸侯王有來自於兒子們的壓力,對於推恩令,嫡長子肯定是不滿的,可其他兒子們樂意的很,原本他們什麼都沒有,現在能夠封到土地了,別提多高興了,諸侯王要是想反抗,估計得提防提防兒子們。

另一方面,諸侯王不敢,七國之亂的教訓就擺在那裡,血淋淋的,況且朝廷又不是要奪你的封地,只是封給你其他兒子而已,諸侯王造反的理由也不是那麼足,如果不是存心造反的人,為何會擔心自己的封國分給兒子們呢?

僅僅是分化封國還不夠,中央得把那些土地收回來啊,怎麼收呢?不是有條無子國除的規矩嗎?可怎麼保證諸侯王無子還早死呢?無非是在諸侯王未生育前找藉口弄死他!這個任務,自然而然落到了主父偃頭上。

作為武帝的大砍刀,主父偃先後砍死了燕王和齊王,要砍趙王的時候,被趙王先下手為強告發貪汙,武帝順水推舟,處死了主父偃,關懷宗室的皇帝形象就出來了。

主父偃死後,武帝仍然在琢磨怎麼收掉諸侯王,最後搞出了《酌金律》,用來考察諸侯對皇室的忠誠度。

怎麼考察?所謂酌是一種醇酒;金,是祭宗廟時諸侯所獻的貢金,都是祭祀用的東西,皇室派人檢驗諸侯所獻酌金質量,如果不合標準,那就是對皇帝不忠、對祖宗不敬,奪爵!

在這種操作性非常強的法律實施後,武帝一面推恩封國,一面酌金除國,諸侯國的土地一批一批地成為中央屬地,再不成為中央威脅。


平沙趣說歷史


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的確給那些諸侯王敲響了最後的喪鐘,他們意識到,和一個強大的中央國家對抗,終究會帶來殺身之禍,就算你如吳王劉濞也沒什麼好果子吃。

你以為漢景帝平定了“七國之亂”就草草收兵了嗎?非也,在吸收了郡國制度帶來的惡果教訓之後,漢景帝還進行了一些削弱諸侯王的改革,這些改革措施才是問題的重點。

一是大幅度減少諸侯王國的領地範圍。經過“七國之亂”後,漢景帝規定諸侯王國的最大面積和範圍不得超過一個郡,這樣,諸侯王國的領地大大減少和降低了,諸侯王領地範圍的減少,有利於進行控制。經過這一改革,漢王朝的諸侯王國領郡從漢高祖的42郡減少到26郡,中央政府的直轄郡由之前的15郡增加到44郡。

二是收回諸侯王國的官吏任免權。漢景帝不斷剝奪諸侯國的權力,僅保留其“食租稅”之權。

三是收回鹽鐵銅的所屬權利。鹽鐵是諸侯王國的財政根本,而銅則是武器和貨幣的根本,收回了這幾項所屬權利,諸侯王國就等於失去了賴以做大的根本。

這三項改革是在“七國之亂”後退出的,但是諸侯王的勢力並未有被徹底肅清,尾大不掉的現象依然存在。

繼續肅清諸侯王權力的任務自然就落到後來的漢武帝劉徹身上。

而推恩令的始作俑者是一個叫主父偃的書生,這個名操一時最終卻被貪汙拉下馬的人在削弱諸侯王勢力的問題上立下了大功。

推恩令的核心思想只有一個,那就是改變諸侯王嫡長子繼承諸侯所有財產、封地和爵位的做法,改由諸侯王所有兒子進行分封。通過分封之後,諸侯王實際上就變小了,被分解了若干小諸侯,就再也不敢和中央政府作對了,中央權力自然變大。

為什麼這樣一項旨在削弱諸侯國力量的政策卻得到諸侯王的擁護呢?

實在是主父偃和漢武帝利用了人都是有私心的這點心理學。按照以前諸侯王國繼承製度,只有嫡長子才有權利繼承諸侯王留下的財產、封地和爵位,其他兒子是分文無有的,可是嫡長子只有一個啊,所以其他的兒子們都心存不滿。憑什麼就只有嫡長子才有?這個問題可能在其他諸侯兒子們心裡已經埋存了上百年了,只是懾於舊制而不敢言語罷了。

主父偃的推恩令恰恰就迎合了這些兒子們的私心,從一無所有也變成如嫡長子一樣的權利地位,誰會不願意呢?恐怕只有傻瓜。

通過推恩令,漢武帝兵不血刃的肅清了諸侯王國尾大不掉的威脅。

當然,漢武帝能夠順利推行推恩令,還與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後的改革措施有關,漢景帝可謂為推恩令打下了基礎。還與漢武帝將中央集權變得更為強大,中央政治制度更為健全,比如設中朝,刺史等制度有關。正是這些基礎和制度的保障,才使得漢武帝能夠最終拿下諸侯王國的威脅,保證了推恩令的有力執行。


青燈問史


推恩令其實是陽謀的經典案例。推恩成功分化了對手。將原來的諸侯國分給了諸侯王的嫡長子和諸侯王的其他兒子;它擴大了自己的隊伍,削弱了對方。得到分封的其他兒子必然是支持這項政策,諸侯王可能是心裡五味雜陳的,嫡子肯定是不樂意的。總體來講,用一種相對溫和的手段解決了問題。


漢代的藩王是裂土的,封你當楚王,楚國就是你的了,換句話說,這個地方的經濟稅收軍隊都是你的,相當於一個自治的小王國。封地越廣,藩王的權力越大(當然是可用封地)。

所以推恩令主要針對封地,讓藩王們將土地分封給自己的兒子、弟弟,表面上是增加了藩王的分封權,還能多幾個孩子受益(推恩令之前只有藩王的特定的繼承人才能獲得封地繼承權)除了襲楚王爵位的繼承人外(繼承人的封地明顯少了),大家都不會太過於牴觸。



戴老師講歷史


沒有辦法反抗。

推恩令之前,諸侯王強勢存在,哪怕七國之亂平定,諸侯王內部依舊鐵板一塊,擁有獨立財政甚至鹽鐵鑄錢權益,中央政權當然也就很難瓦解諸侯國。

推恩令雖然對諸侯國是毒藥,卻有效分解了諸侯王的內部勢力。

以前,諸侯王嫡長子繼承封國,享有最大權益並切分一些利益給同宗叔伯兄弟們,這些同宗只是白身,不過能依據遠近親疏分一點錢財,獲得受教育的機會,依靠諸侯王的推薦到中央任職,比如漢武帝侄兒,中山靖王劉勝的兒子劉屈耄。逢迎叔叔漢武帝和貳師將軍李廣利,最終拜相。

推恩令一出,所有諸侯王的兒子都能得到侯國封地,一個侯國那最少也是一個縣,可諸侯王能夠有幾個縣呢?

比如中山靖王劉勝,正牌兒子就是120個之多,顯然他不可能有120個縣去分,所以中山王國頃刻衰落。

諸侯王能反抗嗎?

當然不敢。

別說中央政權派遣軍隊平叛,繼承人之外的兒子都會立即出賣自己,一個狗屁都不是的白身王子,怎麼可能比得上侯國封地。

此外,推恩令造成諸侯王國內部分裂,以前可以抱得諸侯王及王太子大腿的畢竟只是少數人,如今已經能夠有更多的選擇到侯國去發展,諸王子母族、老師、同學這些人當然會擁護推恩令。


四川達州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同樣是削藩,直接的削藩和間接的削藩其中差距還是很大的。比如明朝朱允炆就因為強制削藩導致皇帝寶座屁股都沒坐熱就丟了。而漢武帝呢?同樣實行的削藩之舉。但受到的抵抗力度就會小很多。這就充分的說明了漢武帝懂得什麼叫“曲線救國”。 實際上削藩策和推恩令實際上的本質都是一樣的。目的都是為了削弱地方王公貴族的勢力。不同的是表面上看起來削藩策要比推恩令更加的有利。因為削藩策起到的是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推恩令屬於慢工出細活。但實際上推恩令才是真正的絕戶之計!




同樣是漢朝時期文帝景帝和漢武帝都實行了削藩之舉。但不客氣的說漢武帝的手段可比文帝景帝都手段要毒的多了。景帝的削藩令導致天下諸侯人人自危最後爆發了“七國之亂”。在七國之亂最厲害的時候景帝不得以殺了晁錯以平息各地藩王的怒火。但最後也沒有什麼用。各地藩王依舊要逃一個公道。要不是後來景帝僥倖獲勝很可能自己也得被趕下臺。這就說明了削藩策太過於急躁了。它就是一刀切的把中央和地方對立了起來。也難怪地方會爆發動亂。削藩策雖然可以暫時徹底的加強中央集權。但是危險性太高而且對國家造成了損害也頗高。




而漢武帝時期的削藩之舉“推恩令”實際上時類似於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在削弱地方勢力。漢武帝時期大臣主父偃上書曰“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這麼一段的意思就是說國家想要強大就必須削藩,而推恩令削藩最為合適。所謂推恩令就是要求諸侯王把自己的領地分封給他們的子弟。這樣諸侯過多勢力就會越來越弱最終漢武帝就可以輕易的吞併掉他們。




而且推恩令的好處還不至於此。首先漢武帝實行的推恩令對諸侯王來說沒什麼好處。但是對他們的子孫後代可是很有好處的。原本每個諸侯王只有他們的繼承人才可以獲得土地和錢財,但推恩令一出這就表示諸侯王的每個子孫都可以分一部分領土與錢財。這樣的話漢武帝的推恩令就會收穫極大的支持。正所謂“堡壘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諸侯王自身一旦出現內亂那麼即使發生動亂也不足以造成太大的威脅。而且並不是諸侯王們不反抗。而是諸侯王們的子孫不反抗並且還很支持。




其次,實行推恩令之後,諸侯王的領地就會被他們的子孫瓜分。而他們的子孫又會生很多孩子。一代一代分下來的話很快原本龐大的領土就會消失不見了。推恩令雖然見效程度要比削藩策慢一些。但是勝在穩妥,不會造成很大的破壞。而且藩王削過一次之後又會有新的藩王誕生。所以隱患一直存在。而推恩令實行的話,地方權利永遠得不到集中也就自然威脅不到中央了。所以我才說相比起削藩策來說,推恩令才是真正的絕戶之計。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小小小百科全書


推恩令是無法反抗的,他的內容大概是一個王侯有五個孩子,原來能繼承土地的就只有嫡長子,但推恩令是五個孩子都可以繼承。也就是說他把矛盾轉移到了王侯家族內部而不是帝王和貴族的矛盾。

你是王侯孩子,你應該有繼承權,你不想爭取嗎?這也就導致了王國越分越多,而且你為了保證自己能夠獲得更多的土地,你要進行內鬥。這樣一來就沒有人可以抗拒推恩令了。

而且在推恩令之前,就曾經的七王之亂就使諸侯不敢抵抗中央權威。

這個時候唯有聽從,而且,漢武帝智謀不弱,幼年執政仍然將大臣掌握手中,其中的中朝制度就使皇帝權力高度集中,這樣的情況下是無人能夠反叛的。


歷輕風


核心原因還是解決了嫡長子繼承製度的弊端,原先只有嫡長子才能繼承父親的封爵和榮華富貴,而庶出的缺生下來註定一無所有,這就導致了在繼承上的不公平,且可能因這種承襲的繼承導致諸侯死後,庶出遭到嫡出的迫害。這些都是諸侯們不願看到的。而推恩令恰好以此為突破點,巧妙地利用了嫡長子繼承製度的弊端,利用了諸侯們子孫手心手背都是肉的矛盾心理。此舉一出,打破了嫡長子繼承的常規,庶出之子和嫡長子一樣具有繼承權,諸侯們可以做到統籌兼顧,一個不少地把資源分給每個孩子。這就好比一塊大餅,大小沒變,只是原來是一個人吃,現在變成很多人一起吃,每個人分的餅少了,爵位相應也降低了,實力自然也被削弱了,真正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