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最新進展!百信正式獲取首張徵信牌照!老賴的末日來了!

2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官網公告信息欄發佈了一份“設立經營個人徵信業務的機構許可信息公示表”,信息顯示,百行徵信有限公司的個人徵信業務獲得央行許可,這也是央行頒發的首張個人徵信牌照。

央行頒發首張個人徵信業務牌照 阿里 騰訊等共8家均分

從1月4日相關籌備情況正式公示,到2月22日人民銀行行政許可決定書公佈,僅僅32個工作日,百行徵信有限公司獲得我國首張個人徵信業務牌照。

22日,中國人民銀行公佈了《設立經營個人徵信業務的機構許可信息公示表》。

該公示表顯示

百行徵信申請設立個人徵信機構已獲得許可,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已獲得核准。個人徵信牌照有效期至2021年1月31日。

在銀行的所有支出和借貸都納入了央行的徵信體系時,網絡上的信用行為會怎麼樣呢?其實像類似芝麻信用都是網絡的徵信機構,但是各個機構標準不一,也無法實現徵信信息的共享和遷移,會造成一定的風險,此次央行頒發首張個人徵信牌照的百行徵信,更像是一個網絡徵信系統的信息聯盟,是對銀行徵信系統進行有益補充和完善。 

最新進展!百信正式獲取首張徵信牌照!老賴的末日來了!

新成立的百行徵信公司,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是最大股東,持股36%;另外八名股東包括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騰訊徵信有限公司、考拉徵信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每家公司均持股8%。

個人徵信業務服務對象為從事互聯網金融個人借貸業務的機構,另外還包括傳統金融機構、金融監管相關部門及個人信息主體等。

專家表示,這八家公司在業內體量較大,未來有望建立起行業普遍適用的徵信標準。

為普惠金融服務做好準備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表示,當徵信體系完善以後,就搭建好了一個金融的基礎設施,不僅能夠降低金融風險,更能為之後例如普惠金融這樣的金融服務做好準備。

最新進展!百信正式獲取首張徵信牌照!老賴的末日來了!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領域的個人金融借貸迅速增加,推動個人徵信機構成立是行業共同的呼聲。

與此同時,開放、共享是互聯網發展的大趨勢,百行徵信具有“唯一”且獨立性身份,有助於解決互聯網金融領域一直難以解決的信息分割問題,增加徵信真實且有效供給。

一直以來,人民銀行對徵信行業始終堅持審慎穩健從嚴的監管原則,審慎審批個人徵信牌照。

此前央行徵信管理局局長萬存知也強調過,個人徵信機構不應該太分散,數量不能太多,准入門檻應該較嚴、較高。

劍指多頭借貸問題,“老賴”末日來臨

目前,在辦理金融信貸業務時,各金融機構都只認可由央行出具的個人徵信報告。

不過,如果有人在某P2P平臺借款不還,卻依然可以在其他平臺借到錢,這嚴重擾亂了信貸行業的正常發展。

因為央行徵信系統沒有覆蓋這部分機構,平臺與平臺之間存在“

數據孤島”。

最新進展!百信正式獲取首張徵信牌照!老賴的末日來了!

百行徵信”的出現,可以把上面這8家機構的徵信信息整合起來,覆蓋掉傳統金融的徵信盲點,形成一個龐大的徵信數據庫。

這樣一來在金融市場上的所有不良記錄都將無處遁形,因信息孤島造成的“多頭借貸”局面會被打破,成為老賴的代價也會大大提高。

同時,“百行徵信”的成立有利於提高行業風險防控水平,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打擊“過度多頭借貸”、“詐騙借貸”等亂象,通過多維度的徵信記錄,充分挖掘和利用個人信用信息的價值,也可以將缺乏銀行信貸記錄的客戶納入徵信服務範圍,讓金融服務普惠更多的人群。

而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也能防止個人信息被過度採集、不當加工和非法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