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成都方正街故事:歷史上唯一被滅十族的人——方孝孺

方正街是一條不到200米長的小街,與成都市區的其他街巷並無兩樣。聽起來感覺這條街及兩邊的房子都會修得很方正的樣子。但其實,這條街的得名,有著非常深遠的淵源,只是我們把附著在這個街名上的明朝大家方孝孺的往事都遺忘了。他是歷史上唯一被滅十族的人。

小神童的發跡簡史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是明初著名學者。據《明史·方孝孺傳》記載,說他天生就是讀書的料,兩個眼睛炯炯有神,每天讀書超過一寸厚。很小的時候,就被大家以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喻之,可以想象,那個時候的方孝孺得有多麼的牛逼哄哄。

成都方正街故事:歷史上唯一被滅十族的人——方孝孺

長大以後,方孝孺拜得超級大儒為師,而此儒即是被朱元璋稱作“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學成後的方孝孺受到朱元璋的注意,一眼就看中他是一個有才之人,但因為當時方孝孺太過年輕,未到而立之年,朱元璋認為還需要歷練歷練。在第二次召見方孝孺的時候,朱元璋給了他漢中府府學教授的職位,主管學校上課、考試等具體事務,雖然官職不高,品級為從九品,但他的才學義氣早就得到了王室公卿的青睞。

成都方正街故事:歷史上唯一被滅十族的人——方孝孺

當時,朱元璋的第十一子朱椿(明朝第一任蜀王)剛到成都就藩3年有餘,正想給5歲大的兒子找老師。同是宋濂門生的朱椿,第一時間想到了同門師兄弟方孝孺。面對邀請,方孝孺欣然同意。之後朱椿把方孝孺的住地就安置在今天的方正街。

但造化弄人,還沒來得及重用方孝孺,那個認為方孝孺還需要歷練歷練的朱元璋就一命嗚呼了。而幸運的是,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因早就聽說方孝孺的賢名,他剛一即位,便召其入京委以重任。朱允炆是一個好學的皇帝,每逢軍國大事,總會找方孝孺商量,遇到不明白的問題也會找他解惑。可以說朱允炆時期,成為了方孝孺最輝煌的時期。方孝孺學識淵博,尤以忠義孝順廣為人知。但也正是因為他的忠義孝順,導致了他接下來的人生,畫風來了個180度的轉變。

忠孝仁義卻被誅滅十族

話說朱元璋死後,眼見各地藩王勢力日益膨脹,恐難駕馭,建文帝與兵部尚書、太常卿等決議商量,力主削藩(收割權利,削減土地),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成了真正的眾藩之首。眼見其他藩王紛紛倒下,朱棣不甘坐以待斃,起兵反抗,以“清君側”為名,直指建文帝身邊有“小人”作祟,發動了歷史上有名的“靖難之役”。緊接著,朱允炆祭告太廟 ,廢除了朱棣宗室 屬籍,並下達詔書通告天下將其貶為庶人 ,之後起兵伐燕。當時討伐燕王的詔書檄文就出自方孝孺之手。

不料燕王最終攻破了都城,文武百宮多見風轉舵,俯首稱臣。方孝孺拒不投降,結果被捕下獄。考慮到方孝孺在朝中的地位和社會上的巨大名望,朱棣欲讓其為自己起草即位詔書,然方孝孺非但不予理會,反而為建文帝鳴不平。他身穿孝服 ,在大殿上痛哭不止,揮筆寫下四個大字:燕賊篡位,之後棄筆地上。朱棣見狀難忍怒氣,你不怕我誅你九族?方孝孺浩然回敬,即便是誅我十族又能奈我何。朱棣勃然大怒,當即下令,把方孝孺的朋友門生,連同宗親九族,合計“十族”,全部處死!

成都方正街故事:歷史上唯一被滅十族的人——方孝孺

面對朱棣震怒朝野,方孝孺正氣凜然毫無畏懼

最終,方孝孺是受凌遲而死。殘忍的是,死前朱棣將方氏族人和朋友都一一送到方孝孺的面前,當著他的面處死。有人說是方孝孺太愚忠了,更有人說是朱棣太過殘暴,但在民間關於方孝孺被誅十族,卻還有另一個更為離奇的說法。

傳言方孝孺還未出生之前,他的父親在祖墳地破土動工前一天,夢到一位紅袍老人,老人說其有數百子孫在地皮之下,祈求方父給於三天時間以便搬走。第二天,方父帶領工人開工修墓,竟挖到紅蛇巢穴。而方父卻置前夜夢境不顧,一把火燒死了穴中紅蛇。當晚方父再次夢到紅袍老人,老人滿眼仇恨,發誓要將方氏一族全部殺光。民間傳言,方孝孺被明成祖朱棣誅殺的十族總人數,與方父燒死的紅蛇數量一致,都是873(一作847)。也正是因為這個故事,方孝孺又被認為是紅袍老人的化身前來複仇,所以方孝孺也有了“蛇王”的稱號。

一代大儒真被滅了十族?

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中,儒家思想一直處於主導地位。“忠臣不事二主”、“捨生取義,殺身成仁”……這些都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也是為官者的最高道德標準。方孝孺生前就有“一世儒宗”“天下讀書種子”之譽。他忠君而不惜死,為國而不惜身,剛烈如此,可謂驚天地泣鬼神!方孝孺的浩然正氣永遠值得弘揚,人們都認為,他不應該遭遇如此滅族之災。

據明朝正史《明實錄》記載,方孝孺的哥哥先於方孝孺自殺,弟弟和方孝孺是一起死的,妻子兒子女兒都相繼自殺。確實可以算得上滿門忠烈,符合大明臣子的氣節。但可以肯定的是,正史記載中完全沒有方孝孺母族被株連的情況。另外,崇禎年間編纂的《熹宗實錄》也記載了方孝孺被夷十族的故事,而且還記載了當年方孝孺的幼子被人救出,逃出生天,假借余姓延續方姓一脈,至天啟二年(1622年),更有方孝孺的十世孫捨命上書朝廷,最後得以寬恤。

成都方正街故事:歷史上唯一被滅十族的人——方孝孺

方孝孺石像

時光荏苒,數百年後的2002年6月24日,是方孝孺殉難600週年紀念日,在紀念方孝孺殉難600週年學術研討會暨方孝孺銅像揭幕儀式上,到會的方氏後人竟有四姓之多,大大出於參加研討會的專家學者的意料之外。這四姓分別是六(讀Lu)、餘、方、何,除此之外還有才姓、亢姓等姓氏,都有各自宗譜為證,生活在各個地方,總數達數萬之眾,可謂興旺發達。

如今,方孝孺的屍骨早已無跡可尋,這些自稱是其後人的姓氏,讓方孝孺有無後代會永遠成為歷史的謎團。如果能繼承、發揚方孝孺那種剛正精神和浩然正氣,我們倒是希望他的子孫越多越好(不管真假)。而遙想當年,方孝孺被誅之時,蜀王朱椿其實也甚感惋惜,鑑於當時形勢之微妙,他自身難保,對方孝孺也無力施救。後來,成都官民在蜀王府的授意之下,將昔年方孝孺在成都時所居住的街道改名為方正街,以紀念這位被稱為正學先生的方孝孺,“方正”二字即是從方孝孺與正學先生而來。

=========我是分隔線=========

關於成都街道故事和民間傳聞,相信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一定都有自己的壓箱乾貨,不妨分享出來,讓大家一起感受現代化大都市背後的人文元素。歡迎大家直接留言提供更多關於成都的故事線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