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甘肃岷县:你吃的不是点心,是享受和回忆

甘肃岷县:你吃的不是点心,是享受和回忆

“民以食为天”,人们遇到不开心的事儿时,只要吃吃喝喝便能抗衡一切负面情绪,味蕾上的满足也能使人精神愉悦,舌尖上的一丝“甜头”更使人无法抗拒。今天要说的这一丝“甜头”便是岷县点心。

甘肃岷县:你吃的不是点心,是享受和回忆

说起岷县点心,许多70后和80后应该记得,小时候,街头橱窗里那一包包用牛皮纸包裹着,并用麻绳一横两竖捆扎的老式点心,看上去一点儿也不起眼。但当点心独特的味道划过鼻尖的瞬间,立马会勾起胃里的“小馋虫”,咬一口,那种酥脆和香甜的味道,真是美得无法形容。因为那个时候,点心可不是随便就能吃上的,只有在逢年过节、喜庆大宴上才能大饱口福。因此,岷县点心,是许多人小时候快乐的源泉。

甘肃岷县:你吃的不是点心,是享受和回忆

岷县点心是岷县传统的特色食品,完全由手工制作,酥软可口、油而不腻、风味独特,是岷县人逢年过节、喜庆婚宴、招待宾客必备的美食和馈赠亲友的佳品。相传在1935年,红军长征两次途经岷县,将领宋任穷食用岷县点心后感慨地说:“岷县点心是中国革命的加油站”。

甘肃岷县:你吃的不是点心,是享受和回忆

岷县人把点心又叫“酥食”,据说是由中国古代所说的“酥”发展而来的,是一种有甜馅的酥饼。岷县点心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起初,由于经济、文化、交通落后,再加上原材料的匮乏以及制作方式的落后,岷县点心并没有现在的口感,也没有现在的花样多。那时候的点心馅是蜂蜜拌面粉,点心皮为白面,加入油后放在铁鏊里用木炭火烤熟,吃起来像烙甜包似的。

清末时,随着商贸交易的逐渐活跃,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岷县,同时也将各地的点心制作技术和各种原料带了进来。岷县点心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地区点心制作工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味道。当时,岷县点心的制作技艺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化,打破了之前单一的原料,使点心的味道更加多元化,也大大提升了口感。

甘肃岷县:你吃的不是点心,是享受和回忆

后来,点心的外观也有了比较大的改进,由过去的手工捏制改为木质模具制作,并在点心上印有各种花鸟图案,既好吃又好看。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点心的制作技艺比以前又有了大的改善,产品朝着绿色、低糖、环保、有机的方向发展。

甘肃岷县:你吃的不是点心,是享受和回忆

风味独特,酥软可口,皮薄如纸、油而不腻是岷县点心的四大特色。岷县点心的制作分为点心馅和点心皮两部分。首先是点心馅的制作,先将小麦精粉蒸熟,凉冷擀细,并用细箩过一遍,然后放入大油、清油、芝麻、花生米、核桃仁、红绿丝子(桔皮用糖淹制后切成的长条)、玫瑰花(也需用糖和酒淹制)拌匀待用。

甘肃岷县:你吃的不是点心,是享受和回忆

然后是皮面制作,皮面是由一定比例的水、面、油揉和制作而成,百分之五十的油和百分之五十的面搅匀就是油面,也叫“酥”。把皮面和油面卷成面卷,擀开,然后包入馅子,呈圆型,然后压扁,最后在点心表面用食用色素压花,并压上黑白芝麻,然后用铁鏊加木炭烤熟即可(现在已改用烤箱烤制)。

甘肃岷县:你吃的不是点心,是享受和回忆

如今,为了更好的保护岷县点心,其加工制作技艺现已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希望这份儿时的“甜头”,能走的更远,与未来相伴。

目的及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目的只为信息共享,无其他目的;

备注: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