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華映資本季薇:銀髮人群三“不”需求——不生病、不孤獨、不掉隊

過去十年,是中國互聯網最蓬勃興旺的十年,伴隨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潮的興起,中國私募股權市場日新月異。但經濟週期如同心跳,在全球經濟宏觀大環境的影響之下,內嵌於經濟運行週期之內的投資機構,在即將逝去的2019年,始終籠罩著一層焦慮的陰翳。

華映資本季薇:銀髮人群三“不”需求——不生病、不孤獨、不掉隊

華映資本季薇

宏觀環境上觀望,中國經濟增長面臨壓力,中美貿易摩擦加大了外部環境的風險與不確定。和中國互聯網大潮一同風起雲湧的資本市場,也隨著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的增長放緩,進入相對低壓的磁場。行業之內,VC/PE市場募投雙降,募資難度加劇、好項目難尋,整個行業,喜憂參半。

市場週期向下,如何在逆風中與經濟週期共舞,是所有投資機構在這個“冬天”都孜孜探求的問題。

投中網與今日頭條科技頻道聯合出品的《頭投是道》第二期,我們邀請到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夥人季薇。2019年華映成立十年,經歷過中國互聯網最蓬勃興旺的時代,也正擁抱新的階段。季薇將與我們共同分享週期更迭間,如何在不確定中找尋確定,如何把握風口,探尋新的增長空間。

Let's invest!

以下是投中網採訪實錄:

投中網:華映成立十年,您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季薇:幸運。因為這十年正好是中國創新創業蓬勃發展的十年,從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到消費的蓬勃興旺,再到後來技術的演進。有創業者,才有投資人的機會所在。所以,在這十年從事風險投資行業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投中網:有人說,相比中後期的投資人,早期投資人的幸福感會來得更強一些,對於這點,您是否認同?

季薇:對我來說,確實如此。我之前也做過對沖基金,但相比風險投資,陪企業經歷生命週期的參與度就不那麼高。很多人問,早期投資人是不是門口的野蠻人。其實於我而言,更多時候早期投資人與創業者之間是一種夥伴關係。有時雙方固然會出現分歧,但在一個合理的框架下,這些問題都是能夠去解決的。與此同時,作為投資人,你會有一種深深的參與感,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投中網:創立十年以來,華映的發展是否與經濟發展週期協同?

季薇:兩者肯定有很強的關聯。首先,風險投資本來就是伴隨著經濟發展、產業升級而發展起來的行業,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經濟和產業本身的週期必然會給風險投資行業帶來一定的影響。

其次,風險投資行業本身也受資金供需關係的影響。在資金供應較為緊張的狀態下,整個行業的資金供應量、募集量變化,對整體的出資節奏與出資計劃有一定影響。

對於投資行業來說,投資人更需要關注的是自己身處的產業的進程與變化。

投中網:常規思維裡,華映是一個挺時尚的基金,它投消費、投文化,現在卻轉向了一些更為硬核的領域,發生這種轉變的原因是什麼?

季薇:在2009~2011年這個階段,華映在內容媒體領域的投資佔比相對較大。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會給華映貼上文娛基金的標籤。

但到了2014~2015年,我們發覺內容與消費之間的距離越來越短,同時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深入。於是,從那時開始,華映一方面加強了對消費領域的研究和投資, 另一方面也深入到企業服務和技術領域進行投資。我覺得這也是行業變遷帶來的一些變化。

投中網:現在如果大家還說華映是一個文娛基金,您會不開心嗎?

季薇:我不會不開心,我只能說,可能瞭解還不夠全面。(笑)

投中網:很多機構會談一些邊界的問題。拿我們現在很看重的技術領域投資來說,您會覺得這是超過華映能力圈的東西嗎?

季薇:我不覺得這是超過能力圈的事情。我們確實會非常關注邊界問題,因為我們所講的自由,都是邊界內的自由。投資機構也好,企業也好,你要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在你所擅長的領域範圍內再去做到更好,這是最好的狀態。

當然,對於華映在技術領域的投資,大家瞭解得還不太多。但這確實是我們從五年多前就開始佈局的東西,不管是從團隊組建還是從研究方向來說都是這樣。其實,自華映成立起,技術就是我們兩大方法論的基石之一。所以從對技術的認知到人才的儲備,我們都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投中網:您避諱談風口嗎?

季薇:不避諱。

投中網:華映是一個追風口的基金嗎?

季薇:我覺得首先要思考風口的定義是什麼。

如果說“風口”是指某一類產品或者服務的受眾在大大增加,或者滲透率在大大增加,或者市場容量在迅速增長,那我們為什麼不去看這樣的機會呢。此時,風口就是一個機會。

但如果風口是指媒體報道多,大家講得多,頭部項目搶得猛。基於這些表面現象去定義的風口,我就覺得沒有必要特別關注。談“追風口”就更沒有必要了,只是大家時下關注的一個熱點。對機構而言,我們可能會去研究,去挖掘其中有沒有更多變化的因素;而對企業來說,或許能夠利用風口去獲得更多的關注或者更好地推廣自己的產品。

所以,我一直覺得風口是一個比較中性的詞。對於投資機構來說,不存在追逐風口這麼一說,如果風口指的是後面一種解釋的話。

投中網:從2018年開始,資本市場寒冬論甚囂塵上,僅從投資和募資這兩端來看,大家也會覺得今年的投資主題整體偏冷。在這個時候,您是否認為存在一些風口是可以追的?

季薇:雖說資本寒冬是一個整體的感受,但頭部的機構和頭部的項目,其實都沒有存在缺錢這麼一個狀態。換句話說,只要你是真正好的項目,或是頭部基金,你的投資、拿錢的節奏還是在一個如常的節奏上。其實投資領域從來不缺熱點,每一年都有那麼幾個熱點的產生。從今年來看,社區電商、電子煙、直播電商、To B企業服務,大家都在講在看,我覺得代表了大家思考的一些方向。

投中網:如何看待經濟放緩時期的增量市場?

季薇:的確,大家面臨的共同話題就是互聯網的增量人群已經到了相對固化的程度,移動互聯網的滲透率已經到了趨於飽和的階段。但就像您剛才說的,我們重點觀察的是人群和需求的迭代,在整個互聯網人群裡佔比提升的是人口結構的兩端,要麼是年輕人,要麼是銀髮人群。

投中網:銀髮人群中具體哪個細分領域是您比較看好的?

季薇:我們把銀髮人群分成幾類,一是初老人群,指50歲~65歲,剛剛退休、開始有孫輩的人群,相對來說比較有活力;二是65~70歲以上人群,更多就需要健康管理、社區服務。

我們目前更關注的是初老人群的需求。主要是基於人口結構的變化,未來到2050年左右,55歲~70歲之間會是整個中國人口占比最大的人群,所以他們的需求我們會認真地觀察。銀髮人群的需求有三“不”:不孤獨,不生病、不掉隊。這其中隱含了他們對於社交的要求、對於健康的要求。

投中網:如何看待女性投資人的優勢?

季薇:首先,在工作當中,我從來沒有感受到自己性別帶來的差異,既沒有性別的劣勢,也沒有性別的優勢。因為對於任何一個工作來說,判斷做得好壞只有一個標準,並沒有基於不同的性別有不同的標準。所以,不要從自己的性別角度出發去考慮,去判斷,去決策。

我是處女座,對於工作的顆粒度還要求得蠻細的。但這個是不是跟性別有關係?我覺得不一定。我認識的很多男性投資人,不管對研究,還是對團隊的培養與管理,都事無鉅細。(文/馮穎星 來源/投中網旗下東四十條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