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五大新產業助推九江“新”發展

九江新聞網訊(記者 汪東平)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圍繞工業強市“百千萬”目標,不斷加大對新材料產業的扶持力度,相繼出臺了《九江市打造“5+1”千億產業集群實施方案》、《九江市培育新動能推進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將新材料列為重點打造的五大千億產業集群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市先後形成了藍星星火、卡博特、天賜、晨光等一批成長性好、帶動力強的新材料企業,初步建立起生產規模較大、鏈條比較完善的新材料產業鏈。2018年,全市新材料主營業務收入435.54億元,同比增長10%,利潤總額54.68億元,同比增長37.52億元,新興產業比重正以每年高於其它產業2∽3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形成新的增長動能。

新材料產業。2018年,全市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35.5億元,同比增長13.0%。基本形成以藍星星火、卡博特等企業為龍頭,關聯企業120餘家的有機硅新材料產業;以巨石集團、鑫星玻纖等為龍頭,關聯企業20餘家的玻纖新材料產業;以天賜高新材料、晨光新材料、中科鑫星等企業為龍頭的循環化工新材料產業;以中國建材、康佳新材料等企業為龍頭的建築新材料產業;以鎢、銅、鋅、鉭鈮等礦產品冶煉深加工的金屬合金新材料產業。當前,我市正著力推進藍星星火20萬噸有機硅單體擴能項目,形成70萬噸產能規模,打造全球規模最大的有機硅生產中心;推進巨石玻纖35萬噸產能達產達標,形成中部最大的玻纖生產基地;推進康佳新材料650萬平米納米微晶石建設,打造央企混改倍增式的新材料產業樣板。

新能源產業。2018年,全市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8.9億元,同比增長23.1%。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整車製造基地、三電系統配套和智能體系支撐等三大方面。在整車製造基地上,正有序推進中車華中智能交通裝備、北汽昌河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建設。遠期將實現年產30萬臺新能源乘用車、10萬輛電動智能物流專用車,100列智軌列車產能;同時投資50億元的綠馳新能源汽車、投資20億元的蜀都夢飛新能源客車正紮實推進。在“三電”系統配套上,電池方面,圍繞天賜高新材料、天祺科技、容匯鋰業、吉慕特新材料等鏈條企業,基本形成“鋰輝石—碳酸鋰—正極材料及電解液”的鋰電新能源材料產業鏈;電機方面,蕪湖華炬電動汽車電機項目投產。充電樁方面,茂碩新能源形成30萬臺/年的充電樁產能。在智能體系支撐上,騰訊雲計算、中國電信中部雲計算大數據九江中心等運營或落戶,將為新能源產業提供智能公共服務平臺。在導航、傳感、通訊等方面,同方電子、山水光電、中船航儀、清科九揚智能裝備等企業已具備較強的研發和配套能力。同時,積極發展LED、光伏和新型風電等產業,投資50億元的中部LED產業園項目正在有序推進,瑞昌科技園已落戶20餘家LED企業。

電子電器產業。2018年,全市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1.5億元,同比增長7.8%。基本形成PCB(印製電路板)、綠色智能家電和電子信息通訊三大產業鏈。在PCB產業鏈上,形成了玻纖紗——電子布——銅箔——覆銅板——PCB(印製電路板)——電子產品應用產業鏈。同時投資21億元的生益覆銅板將於今年投產,投資15億元的德福二期等快速推進。在綠色智能家電上,形成了以TCL空調、志高空調、瑞智機電為代表的大家電產業,以艾美特電器、瑞展直流無刷電機為代表小家電產業,達產達標後可年產各類小家電3000萬臺、壓縮機2000萬臺,同時聚集了廣通電纜、恆通溫控等一批智能家電關聯企業,將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綠色智能家電產業園。在電子信息通訊上,形成了以同方電子、智微亞科技、海納通訊為代表的通訊設備,以銓訊數碼、沃可視車載數碼、亞華電子、超群科技BT封裝基板等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同時,投資50億元的IPRO智能終端生態鏈產業園、投資3億美元的ASM半導體材料已正式落戶我市。

生物醫藥產業。2018年,全市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4.2億元,同比增長14.1%。主要包括以彭澤為聚集區,依託兄弟醫藥、善水科技、科苑生物等企業為龍頭,關聯企業30餘家的生物醫藥中間體及配套產業鏈;以德安縣等為主要聚集區,依託美寶利醫用敷料、亞豐醫材、龍騰生物科技等企業為龍頭的醫材產業集群;以彭澤、共青等地為聚集區,依託金芙蓉藥業、昂泰膠囊、江中中藥飲片、津大藥業等企業為龍頭的新型醫藥終端產品產業鏈。

綠色食品產業。2018年,全市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4.9億元,同比增長11.5%。已基本形成了五大食品特色產業:一是以中糧糧油、魯花油脂和九江糧食批發市場為龍頭的糧食油脂生產銷售產業;二是以青島啤酒、匯源果汁、寧紅紅茶等為龍頭的飲品生產產業;三是以博萊、鄱湖水產等為龍頭的畜禽及水產品加工產業;四是以上好佳、鹽津鋪子、老字號等為代表的特色休閒食品產業;五是以美廬乳業、仙客來、江中食療為代表的營養健康食品產業。

值得欣喜的是,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和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的穩步實施,以及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醫療健康技術、智能製造、AI、5G等劃時代的技術逐步實現,我市新材料產業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以我市永修縣為例,截至目前,該縣已落戶有機硅關聯企業120家,佔全縣工業企業總數近三分之一,該縣已確定了以“3+1”產業為主導、有機硅產業突破五百億的發展目標,力爭到2020年末,有機硅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500億元,落戶有機硅企業達180家,有機硅單體產能達到70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的有機硅單體生產基地;湖口縣新材料產業園企業達到34家,入園的天賜高新材料已成為全球最大電解液生產企業。我市正在著力建設總規劃面積158平方公里的鄱陽湖生態科技城,已有15個數字經濟項目落戶建設,力爭將其打造成為新動能培育的新基地;各縣(市、區)都設有“1平方公里”科技園,用於承載高新科技企業、科創中心和孵化器項目。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珠三角、長三角的新材料企業在我市投資建立新的基地,全市新材料、新動能產業聚集效應正在逐步顯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