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二戰結束,作為倖存德軍投降哪國最好?

楊先富762


我的觀點就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二戰結束後,作為倖存的德軍,他們最終有幾個結局:投降“英、美、蘇、法。我就慢慢說說二戰後,倖存的德軍在四國的處境各是怎麼樣的吧:

一、美軍。“一定要撐到美軍來踢我們的屁股,決不讓蘇聯人打爆我們的頭。”這是二戰末德軍普遍的看法。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在蘇聯犯下了太多的罪惡。他們從宣傳頁上、從被俘戰友的信中,得知在美國當一個戰俘,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親愛的約瑟夫,很高興我能寫信給你。我現在在美國的戰俘營裡。我覺得上帝在保佑我,這裡的待遇我簡直就不敢相信。居然還有肉和牛奶供應。有行軍床、軍毯、可以淋浴、我們還可以看書。上個星期我還和米勒一起踢了一場球。他們說要給我們開一些課程,讓我們上學......“這是約瑟夫的戰友兼好友庫恩,給他寫的一封信。庫恩是在1943年突尼斯戰役中,被美軍俘虜的。之後就再也無音信了,直到收到這封信前。

這也就是約瑟夫和他的夥伴們堅信投降美軍,也會得到和庫恩一樣的戰俘待遇的原因。可是希望總是美好的。讓約瑟夫徹底清醒的時間並沒有多久。隨著德意志帝國的覆滅、希特勒的自殺、海軍上將弗利德堡、約德爾大將分別簽署的投降書的來臨,約瑟夫的惡夢才剛剛到來。

”你們今天下午去Rhine Meadow Camps接受整編。”,翻譯成中文大至是:萊茵草地營的意思。美軍軍官對著約瑟夫的連隊說道。約瑟夫不禁浮起幻想:青青草地,他和戰友們高舉啤酒、手拿烤香腸。大有一醉方休的放鬆情景。”嘀......“刺耳的哨子聲打斷了約瑟夫的幻想。”集合集合,上車。“管理士兵們大聲音吆喝著。催促著投降德軍列隊上車。車廂悶熱黑暗、空氣充滿了各種氣味。”熬過去,一切都會好的。想想庫恩吧。“約瑟夫自我安慰著上了車。

不知開了多長時間,火車終於停了下來。約瑟夫被強烈的陽光刺得暫時看不見了。車門打開了。約瑟夫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準備聞一下心中的草地芳香。而不遂人願。一股濃烈的排洩物的氣味迎面而來,直嗆肺腑。約瑟夫大聲地咳嗽起來。好半天,他的眼睛能看見東西了。展現在他眼前的卻是這樣一番景像:萊茵河西岸的空地上,用鐵絲網分隔了一塊塊空地,露天戰俘營。

沒事的,整編嘛。興許俘虜大多,臨時統計吧。約瑟夫自我安慰著走進第16號戰俘營裡。艾森豪威爾曾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柏林處於熊熊烈火之中……從俄軍戰線潮水般潰退下來的德軍,現在開始向英美軍隊投降。扼守易北河的我軍,每天要接收數千名這樣的俘虜……最後美軍的德軍戰俘究竟有多少?據估計:500萬的德國平民與士兵。

停停!筆者你又開始胡扯了!德國平民跑戰俘營裡做什麼!戰俘營裡除了軍人以外,還有民兵性質的“人民衝鋒隊”隊員、自發抗擊過美軍的德國平民、文職人員、納粹黨徒、德軍女兵、醫院工作人員等等......算了吧!筆者,你就這樣扯吧!照你這樣說,全德國都差不多符合這條件。確實是這樣,在萊茵大營裡,關押著將近500萬德國人。如果按戰前德國的人口來算,6%的德國人都在這裡,最關鍵幾乎全是青壯年。

這麼多人怎麼辦?像項羽一樣,坑殺降俘?像日軍一樣,屠殺降俘?我們是文明之師。代表著正義與光明。我們豈能做這種事?艾森豪威爾想這樣說。但是500萬人,當時是將近一個城市的人口總數啊!他不得不將降軍定性為“繳械的敵對武裝力量”。你看出什麼問題了嗎?他們仍是敵人!不是戰俘。美軍不需要遵守日內瓦公約!

於是美軍簡單地將投降的德軍(包括平民)按照國防軍、黨衛軍、女俘、未成年人等身份劃分標籤,“劃地為牢”。用鐵絲網圈成一個個方塊。一個方塊如同倒垃圾一樣塞進去若干人。然後......一點水、一點吃的、沒有衣物、沒有廁所、沒有醫療、沒有消毒設施......

約瑟夫向美國軍官抗議:你們這樣做,違背了日內瓦公約。而美軍軍官則回答道:公約與你們無關,你們沒有任何權利!”痢疾、傷寒、壞疽、肺炎等疾病是款待德軍戰俘的常客。約瑟夫也因患 上傷寒,離開了他的戰友們,也告別了他的夢境。

究竟死了多少人?據戰俘韋爾納在1998年出版的《布瑞曾海姆戰俘營》一書中說:他估計死亡率在11.5%~15%左右。但是很多歷史學家指出該數據的錯誤,象有些地方很明顯地多標了一個零,從而使得戰俘的死亡數被乘以十,從而得出了11.5%的數字。

“萊茵大營”存在了四個月之久,這期間究竟死了多少德國人,這也是一個謎,無人得知,也無人肯說。死者在深深地地下哭泣,而活著的戰俘又被陸續被各國關押拘禁......

二、前蘇聯。納粹德國對待蘇軍戰俘的殘酷手段,在輪迴了一圈後,回到了德國人身上。蘇軍懷著對納粹的無比仇恨,對待德國戰俘及國民,也以牙還牙,以血還血。據數據顯示,蘇軍收納了二百多萬德軍戰俘。有超過一百萬在監禁期間死去。

三、法國。法國人雖說有著浪漫的骨子,但是還是本真:有仇報仇,有恨還恨的怨念。來的德國人,先來一頓“殺威棒。”然後再折磨、折磨、折磨......折磨到何種程度呢?據說是連曾經是德國人戰俘的法國人也看不下去了。要求政府出面,不要再虐待戰俘了。

四、英國。英國畢竟還算是一個老牌紳士帝國。雖然也險遭國滅。但是氣度還算是比較寬容。對待德國戰俘依然按照公約標準來執行。戰俘們也能得到應有的權利與待遇。

其它的零零散散的歐洲小國家,戰俘的待遇也就不用說了。大多數基本上是本著寧可錯殺一百,不可錯過一個、痛打落水狗的態度來對待德國戰俘的。

該文僅表述個人觀點,因本人學識有限,文章有諸多錯誤之處,還請各位友友批評指正。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恆實說”。更多精彩,盡在恆實說!謝謝支持。


恆實說


最佳選擇是英國,英國對待戰俘在二戰中比較好的。

英國然和德國在二戰中廝殺多年,但是英國人當時的騎士文化等還是有的,在對待德軍戰俘時,英國人也是妥善處置,為其提供包括食宿、醫療、被服等全方位的保障。比如為了讓戰俘穿得體面一些,英國甚至專門給戰俘生產過德式軍服,而且根據陸海空軍軍種的不同提供給戰俘們。

最差的選擇當然就是蘇聯了。在經過慘烈的蘇德戰爭後,蘇聯方面大量的人員傷亡,很多蘇軍士兵都是有著國仇家恨的,自然在對待德軍戰俘時不會很友好,甚至私自處決也有發生。同時,由於蘇聯當時的物質條件不足,本國人民的生活醫療保障都很成問題,更不用說對德軍戰俘了。比如在斯大林格勒被俘的10萬德軍中,在1955年最終獲釋回到德國的只有5000人左右。

而其實美國和法國也算不上什麼好的選擇,但是要比蘇聯好一些。美國人對納粹很是反感,同時對待德軍戰俘也不是很友好。比如著名的萊茵大營,大量德軍居住生活在荒野之中,而美軍雖然有大量生活物資等,但是並不向戰俘提供足額份量,死於萊茵大營的德軍戰俘就高達數萬。法國則由於二戰早期迅速戰敗,對德軍戰俘自然不會善待,大致作法和美軍的做法相同,並時有虐待折磨德軍戰俘的舉動。


用戶5770541302


二戰結束後德軍總計有1000萬的戰俘分別被英、美、蘇三國關押,其中美國接收了500萬德軍戰俘,蘇聯320萬,英國250萬。其中在蘇聯的德軍戰俘死亡了三分之一,即100萬人;在美國的萊茵戰俘營死亡德軍戰俘75萬人;而在英國的德軍戰俘死亡不超過1萬人,一說是僅死亡1500人。

從以上數據就可以看出德軍投降哪個國家最好了,無疑是英國。這三個國家德軍的死亡率分別是蘇聯30%,美國14%,英國0.4%,可見英國對待德國戰俘是最為人道的了。

蘇聯對待德軍戰俘最狠,很大的原因處於德軍對蘇聯造成的慘重的損失,尤其是被德軍俘虜的500多萬蘇軍戰俘,其中只有不到一半活著回到蘇聯,組建德國對蘇聯的殘忍,所以蘇軍對待德軍戰俘完全是報復式的“回敬”。

美國接受的德軍戰俘的大部分死亡是發生在萊茵河戰俘營,死亡的原因是源於飢餓和病死和美軍的虐待。美軍對其之所以採取如此措施原因是美軍中有許多猶太籍的軍人,他們在看到德國納粹對於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政策後,自然對這些德軍戰俘不報任何好感!



只有英國對待德軍戰俘最為人道,為其提供了很好的住宿和醫療條件,讓德軍戰俘的絕大部分活著回到德國。這主要得益於英德兩國之間一直進行的是“騎士”般的對決,尤其在北非戰場,德英兩國都優待了對方的俘虜。當然這也同英國那種“紳士”般的思想有相當的關係,他們追崇那種純粹的“騎士”般的對決。還有一層原因是丘吉爾在二戰後期一直企圖利用德軍來對付蘇聯紅色政權的侵入,雖然最終沒有成功,但不排除英國想保持一支有戰鬥力的德軍以備不時之需。


戰略論


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納粹德國滅亡大勢已定的情況下,作為德軍基層士兵,拋開意識形態上的偏見與固執,投降或許是找尋個人出路的最好辦法。但是該“投降誰?”又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決定著未來自身的命運。

(東普魯士向蘇軍投降的德軍)

從一個正常人的角度看,投降蘇軍基本屬於下下策。納粹德國在入侵蘇聯時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可謂天下皆知,況且按照毛子那粗暴性格,不管你是黨衛軍還是國防軍,統統都是德國鬼子。贖罪可以,發配西伯利亞。更不用說,西方人對蘇聯紅色政權的天然恐懼,害怕即便被釋放也只能活在“紅色陰影”中。

(踏上東方不歸路的德軍)

這麼看來,投降美軍應該是一筆不錯的買賣。想想二戰期間,美軍給予德軍非洲軍團戰俘的優厚待遇,著實讓人心動,況且還是“人類自由民主的燈塔”,投降美國佬,準沒錯!然而,遺憾地是,由於投降人數實在過多,加之美軍在目睹納粹集中營暴行後的不快,這時候投降美國佬並不是什麼好主意。最有可能會被送進臭名昭著的“萊茵大營”。

(萊茵大營)

至於“萊茵大營”,就沒啥好說的了。百分之十五的死亡率就足以說明一切問題。那到底投降誰呢?法國佬?天,別做夢了。法國佬骨子裡對德國人深深的仇恨,決定了這不是好事。要知道戰爭末期,法軍抓住德軍潰兵是直接槍決的。這麼看來,還是隻能投降英軍紳士了,儘管沒有數據支撐,但好歹有“紳士風度”的人還是靠得住的。

(向英軍投降的德軍)

軍情分析是悟空問答的簽約作者,歡迎大家點擊關注,為大家科普更多的軍武知識!


區域拒止


德軍戰敗投降已成定局,原先想爭取向美,英投降,附加了許多條件。美英軍官只說:吥!趕快無條件投降!否則全部搶斃!於是德軍代表與美英等國簽訂了無條件投降協議。過幾天,蘇軍攻陷柏林,朱可夫對德,美,英等國說:你們那個無條件投降協議不算數,蘇聯不承認!來,來,來!咱們重新舉行無條件投降儀式。所以參戰國得同意朱可夫將軍安排,再來一次。德國還有擺條件的資格嗎~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