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清朝留給後世1100萬領土,而明朝只有350萬,沒有清朝就沒有現在的960萬”?

龍拳舞秀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從關外崛起之後,積極開疆拓土,最終建立起了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帝國。清朝疆域奠定了我們今天的國家版圖。儘管在清朝晚期被列強轟開國門,割土賠銀喪權辱國,但清朝為中國疆域的形成依然貢獻巨大。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統一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早在清朝入關之前,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就積極對外擴張,統一女真各部後。1636年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於盛京建立清朝。同年在與漠南蒙古大汗林丹汗的反覆交鋒後一舉擊敗林丹汗統一漠南蒙古。順治三年(1646年)清朝統一漠西蒙古。1644年清朝入關,並先後消滅了南明弘光政權、隆武政權、紹武政權、永曆政權等明室政權。1683年清朝降服延平王鄭克爽完成全國統一。




在完成全國統一後,清朝並不滿足於此,而是積極開拓疆域。1759年清高宗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叛亂,清政府在這裡設立伊犁將軍,統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1792年清朝打敗了尼泊爾廓爾廓人對西藏的侵犯,在西藏設立駐藏辦事大臣,與班禪及諸活佛等共同管理廣大的藏區。西藏與新疆這兩個長期遊離於中央統治之外的地方,在清朝的努力下實現了中央直屬管轄。而在其他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清朝又實行“改土歸流”政策,這一政策大得人心,穩定了雲南、貴州、廣西等少數民族聚居省份的統治。




1760年,清朝平定了準噶爾汗國這一大患,其領土疆域達到極盛。此時清朝的疆域是: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等,南至南海諸島,是當時亞洲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總面積高達1316萬平方公里。這個面積大小,為漢朝的2.16倍,唐朝的1.06倍,宋朝的4.7倍,明朝的1.32倍。




而極盛時期的明朝有多大?據《明史》記載:“東起遼海,西至嘉峪,南至瓊、崖,北抵雲、朔,東西萬餘里,南北萬里。其聲教所訖,歲時納贄,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羈屬者,不在此數。嗚呼盛矣!”明朝疆域最高峰值在明成祖永樂時期,為997萬平方公里,超過了漢朝和宋朝,但仍不及唐朝和元朝,與清朝也差距頗大。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統一王朝,清朝在很長時間裡積極對外拓展,雖然清朝中後期西方列強紛紛入侵,至光緒年間僅存1150萬平方公里土地,百餘年喪失了200多萬平方公里。但是,清朝仍然為我們國家領土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從另一方面說,沒有清朝確實就沒有我們今天9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大國布衣


準確地說清朝給民國留下了11,077,380平方公里,而清朝全盛時面積是13,100,000 平方公里。然而清朝留下給11,077,380平方公里平方公里的土地,卻是——

漢人的功勞,以及美國的作用。

沒有左宗棠的平叛,不僅新疆省不保,就連陝甘也會被綠。如果沒有趙爾豐平叛,那麼則西藏難安。如果沒有袁世凱在清朝退位詔書加上“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這麼一句話,那麼民國國土大概只有內地十八省的法理的疆域。如果沒有美國反對列強瓜分中國,那麼清朝將會在列強瓜分中土崩瓦解。當然美國尊重清朝疆域完整,提出門戶開放也都是為了一己之私,但客觀上確保了清朝的領土完整。福垊還想說的是,在清朝中末期,也正是漢人的督撫們為清朝統治者的統治保駕護航。沒有這些漢人,清朝早就沒了,何嘗留下這麼多領土呢?

福垊想說的是清朝的功勞就在於,他將羈縻體制改成改土入流,他通過聯姻、冊封的形式乃至直管的形式,確保了邊疆的穩定和掌控。不可否認的是,到了後期清朝的邊疆受了俄、英、日等列強的蠶食甚至鯨吞。

福垊再來說說明朝。

中原王朝最鼎盛的時候就是漢唐,尤其是唐朝非常強大,但唐朝也沒有將吐蕃納入自己的版圖。而作為元朝的繼承者,至少朱元璋是這麼想的。明朝將藏地納入版圖,但對蒙、疆的蒙古政權卻也是無可奈何。明朝初、中期的版圖達到997萬平方公里。因為我國自古禍患來自北方,中原皇朝真正意義地實現了蒙、疆、藏所囊括在內的國土,尚不存在。民國、共和國這方面很明顯遠的是繼承了元朝的版圖法理,近的是繼承了清朝的版圖法理,這也是福垊一直認定元清是我國皇朝的原因所在。

任何一個皇朝末期,其版圖都會縮水,甚至大大的縮水。明朝是這樣,清朝也是這樣 。明朝由997萬平方公里變成了350萬平方公里,清朝由1310萬平方公里變成了1100萬平方公里。

從某種意義來講,的確是沒有清朝1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沒今天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也不能說如果中國最後皇朝是一個漢人政權的外,就一定比清朝做得差!說不定還能恢復忽必烈的榮光也不一定啊。領土繼承既要看前後王朝的版圖的延續性,更要看歷史上曾經所達到的最輝煌範圍的法理繼承性。所謂自古以來某某地是我們神聖不可分分割的一部分。領土是打出來的,但你打領土的時候,也是要考慮歷史的繼承性的。

總之一句話,承認清朝的對版圖的貢獻不是打擊明朝的藉口,希望我們的版圖早日恢復清朝全盛時期甚至元朝全盛時期的樣子。


福垊


現在的中國國土是毛主席帶領共產黨和英勇的解放軍戰士們打下來的。

清朝滅亡後,民國建立,一直到1949年以前,新疆和西藏幾乎處於半獨立狀態。

國民政府和蘇聯簽訂了中蘇友好條約,承認了外蒙古獨立。

毛主席大手一揮,先是百萬大軍過長江,趕跑了國民黨反動派,然後果斷收復新疆和西藏。安頓國內,消滅了數以萬計的土匪和強盜。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我們把美國人趕回了三八線。

立國之戰。

要說天下得國最正,當屬中華人民共和國。

至於很多人說的法理那都是扯淡。

在當時那種大環境下,講法理繼承的民國為什麼會丟了外蒙古?

一個沒有軍事實力的國家,在列強侵略的時代,講法律道德只會成為笑話。

毛主席說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如果不是共產黨,現在的中國領土也不會有960萬。

我衷心感謝共產黨的領導,如果沒有他們,講法理的我們早就被分解成N多塊了,到時候別說960萬,亦或是300萬,我看能有100萬就不錯了。

想要擁有廣闊的國土,就必須要擁有強大的實力。


小猴子的趣味雜談


1912年2月12日,清廷宣佈退位之時,當時中國的面積為1100萬平方公里,在清朝入關之前1644年,被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自殺之後,當時的明朝面積,滿打滿算也只有350萬平方公里。這的確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清朝鼎盛時疆域

因此,有人得出了“清朝留給後世11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而明朝只有350萬,沒有清朝,就沒有現在的960萬平方公里國土”的結論。那麼,這個結論是否正確呢?當然不正確,因為這是典型的斷章取義。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清亡和明亡之時,為何領土差距這麼大?

其實不僅僅是明朝滅亡之時只有35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在此之前,除了朱元璋和朱棣時期,明朝的戰略其實是一直是收縮的。明朝先後放棄了東北、西域等大面積領土。甚至在韃靼和瓦剌的步步緊逼之下,邊境線也一退再退,土木堡之變更是明朝最大的恥辱。

明朝鼎盛時疆域

因此,作為得國最正的政權,雖然有諸多貢獻,但是,繼承了元朝疆域的明朝,疆域範圍卻遠不如被他覆滅元朝。明王朝對於周邊大面積領土的放棄,其實是起了個很差的示範,也十分愚蠢。即使最鼎盛時期,明朝的疆域也僅有不到1000萬平方公里,比之清朝還是有一定差距。

因此,雖然清朝剃髮易服、《四庫全書》編纂等諸多惡行打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晚清時期的清政府對外卑躬屈膝,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更使得中華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苦難。

但是,清朝對於中國的領土的確是有貢獻的,並不能因為它的惡行,就徹底將其貢獻抹殺。至少在領土方面,清朝對外拓展的意願和功績遠大於明朝。但是不是因此就可以說明,中國現在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都是清朝的貢獻呢?當然不是。

中國地圖

其實,觀看清朝疆域地圖就可以清晰的知道,無論是東北、西北,還是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這些明亡之時不再屬於明朝範圍的領土,並不是清朝第一次拓展而來。在明清之前在數千年時間內,這些領土都曾多次屬於中國,只不過,是由於末期中原王朝無能,暫時丟失罷了。

中華文明是世界所有文明之中,唯一一個未曾間斷的文明。也就是說,中國歷史上的所有輝煌,包括領土,我們這些後世是有“繼承權”的。

因此,清朝對於這些地區的統治並不能叫拓展,而是收復。而這些行為,縱觀中國所有的封建王朝,收復領土,建立大一統的王朝,都是統治者的近乎本能行為。無論是為個人功業還是王朝利益,都是王朝興盛時期的必然選擇。

明末

所以,明亡之後,如果不是清軍入關佔領天下,任何一方勢力佔據天下的勢力都會選擇這麼做。而沒有了清朝統治者對漢人的百般提防和打壓,沒有了巨大的內耗,新生的漢人政權也許能夠將疆域拓展得更大,也未為可知。

因此,對於中國的領土,清朝當然是有貢獻的,而且貢獻並不小,但是,這並不代表清朝因此是獨一無二的,更不能代表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全部是清朝的貢獻。

而且,新中國成立後的960萬平方公里,距離清朝滅亡已經超過了38年。在民國的這38年間,中國依然能保持大部領土完整,已經與清政府已毫無關係,自然也談不上清朝有什麼同貢獻。

民國地圖

民國期間,無論中國處於軍閥混戰割據的局面,還是短暫的名義統一,抑或是萬眾一心的抗日戰爭,中國各方勢力和仁人志士在領土完整和統一方面作出的貢獻,也絕不容抹殺。

所以,中國當今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是無數中國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清朝當然是有貢獻的,但並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唯一。


鳶飛九天2018


明朝滅亡的時候,直接控制的實際領土差不多隻剩350萬平方公里,這的確是事實。而清朝滅亡的時候,清朝實際控制的領土連300萬平方公里都沒有,何談1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誠然,清朝巔峰期的時候,領土達到了1300多萬平方公里,這個在歷史上,算是最大的朝代之一了。不過,巔峰期的清朝領土,和後期的領土差異是很大的。尤其在辛亥革命以後,清朝實際控制的地區只剩下直隸、河南、甘肅、東北、以及內蒙的部分區域了。這個區域的總和,其實不過300萬平方公里而已,相比明朝滅亡時候的區域還要更小。

明朝巔峰期的時候,領土超過1200萬平方公里,比清朝的巔峰期小了那麼一點點,不過也是歷史上最大的朝代之一。只不過,到了明朝後期,由於對邊疆控制能力的減弱,以及李自成、張獻忠和後金的崛起,到明朝滅亡的時候,明朝的實際控制區域僅剩下北直隸和南方數省了。這個國運態勢,其實和清朝滅亡的時候非常相似。

因此,看待明清兩朝滅亡時候的實際控制土地,不能用兩套標準來看待。用明朝滅亡時候的規模,來和清朝滅亡前的規模比較,原本就不合理。兩朝的控制範圍非要做一個比較的話,也只能用巔峰期比較巔峰期,滅亡時候比較滅亡時候,這樣才是公正的。同樣,用清朝滅亡時候的300萬平方公里,去和明朝平常時期的900萬平方公里相比,也是不合理的。

由於明朝領土的奠基,清朝建立之後,才能夠志在恢復明朝巔峰時期的領土,這也是清朝領土的核心根本。同樣,由於清朝領土的奠基,清朝滅亡以後,後代也只能以清朝曾經的領土為志,並做最大的保持。

從這一點看,清朝不可能只繼承明朝滅亡時的那一點領土,必然會尋求恢復。清朝滅亡以後也一樣,後代也不可能只繼承清朝滅亡時留下的300萬平方公里,必然也會尋求恢復。現在的960萬平方公里,自然也就是清朝滅亡以後,經過後代的努力而維持下來的。



蘇綻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有毛病。

此說法最早來自於李敖和金庸

當然,這個說法來自於李敖。李敖在一次鳳凰衛視的談話節目中,曾經說清朝比明朝好太多了,清朝的疆域要比明代大,文化人和大臣也不會被打屁股。

金庸在《鹿鼎記》裡面也說,“我大清疆域要比明朝大三倍”。

他們對於清朝的評價(尤其李敖,李敖當年在臺灣“中研院”是研究元代歷史的,自然可能對少數民族歷史非常關注),更多的是主觀的感受,我們不去置評。

我們單單來看一下明朝和清朝疆域究竟有多大。

明朝極盛時期曾有11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不能不算羈縻地區

我們首先要知道,每個王朝它的領土和疆域,在不同的時代都有著不同的變化,我們當然不能用一個確定的數字來指代每個王朝的領土。

比如,明朝領土到底有多大?根據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裡面對疆域的繪製,明宣德八年(1443年)時期,明朝的疆域大概在1100多萬平方公里。

當時,明朝在東北地區,已經佔據到了俄羅斯遠東地區,其疆域一直到了北冰洋。

北部邊界已經佔據瞭如今內蒙古的一半區域,西北地區則有了不丹、錫金和克什米爾將近一半的地區。

南部地區已經佔據了緬甸二分之一的土地,越南的一小部分地區。

當然,也有人指出,此時明朝正式的行政區域只有兩京十三司。兩京就是北京和陪都南京,十三個布政司主要是指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江西、湖廣、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這些省份。

如果排除掉羈縻地區(拿走當地的軍事和政治權利,並給以物質利益。此外,保持當地的原油社會組織和管理機構。類似於現在的“一國兩制”),比如東北(奴兒干都司)、青藏地區(烏思藏都司)和新疆哈密地區之外,明朝所控制的疆域的確可能只有李敖所說的350萬平方公里。

但是,羈縻地區就不是中國的土地麼?只要外交、軍事等權力收歸中央,人員可以自由流動,當地政府和人民也認同明朝的統治,那麼就應該屬於明朝的土地。

因此,李敖的這個說法應該是站不住腳的。

到了明朝後期,譚其驤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以萬曆十年(1582年)疆域為例子,這個時候,東北地區已經不再屬於明朝,女真族已經崛起。另外,現在內蒙、新疆哈密、青海和甘肅部分地區也已經不屬於明朝,有人估算,此時明朝土地面積大概600萬平方公里左右。


清朝全盛時面積達1316萬平方公里,這是整個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時代

到了清朝時期,康熙、乾隆和嘉慶都曾經命人編纂過《大清一統志》,到了1820年的時候,距離鴉片戰爭還有20年,此時清朝的疆域達到了1316萬平方公里。

清朝在1760年平定準噶爾汗國之後面積達到全盛,東北與俄羅斯帝國分界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與外興安嶺,這條疆線直到鄂霍次克海與庫頁島。

正北與沙俄分界薩彥嶺、沙畢納依嶺、恰克圖與額爾古納河。

西北與哈薩克汗國等西北藩屬國分界薩彥嶺、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爾喀什湖至帕米爾高原。

西南與印度莫臥兒帝國、尼泊爾、不丹等國分界喜馬拉雅山至野人山。

正南大致上與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分界相近,但清朝尚獲得緬甸北部的南坎、江心坡等地;東與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與東海,與朝鮮王朝沿圖們江、鴨綠江分界。

清朝還領有臺灣、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諸島(時稱千里石塘、萬里長沙、曾母暗沙)。

康熙就曾經說過,歷朝歷代皇帝都是以長城為邊界,但我朝是以人民為長城。長城第一次成為了清帝國內部的城牆。應該說,在領土面積這個層面,清王朝的確達到了極盛。

當然,清朝對西北、西藏等地區也使用“多元統治”,比如噶廈、土司制度等等,但是雍正之後,改土歸流之後,土司制度已經基本消失。在對邊疆地區的管控方面,清朝更加進步。

到了晚清之後,中國土地面積的確有所縮小(主要是割地賠款),但是也還有1135平方公里!

我同意,現在我們中國的疆土是承繼清王朝的,沒有清王朝的多元民族政策,也就不會有我們現在和睦的五十六個民族,也不會有今天的中國。

在這一點上,我同意這樣的說法。


兮兮說事兒


這是一個極其錯誤的說法。按照中國古代的領土計算方法,清朝基本上都所有的土地都快丟完了。清朝傳給民國的土地理論上是中華本土的土地。中華朝貢體系內的所有領土都丟完了。

其實中國古代王朝的土地計算應該是包括藩屬國,羈縻地在內的土地,清朝的實際領土下面這個圖裡所展那樣,由中國皇帝直接統治的本土和受到中華朝貢體系的藩屬國,羈縻地所組成。

清朝藩屬國在最多時有19個,例如一直臣服於天朝的朝鮮與琉球。到乾隆時期擴充到東南亞地區的安南(越南)、南掌(今老撾)、緬甸、暹羅(今泰國)、柬埔寨、蘭芳共和國(今加里曼丹島西部)以及呂宋、蘇祿(菲律賓群島);南亞地區有廓爾喀(尼泊爾)、哲孟雄(錫金)、不丹與拉達克(歸駐藏大臣管轄)等國;中亞地區有哈薩克汗國、布魯特汗國、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愛烏罕(今阿富汗)、巴達克山與幹竺特等國。這些國家在理論上都是中華體系內的領土,是屬於朝貢體系的一員,是中國不可剝奪的一部分,但是清朝在近代把這些領土都給丟完了,還使得中國本部也丟了不少。

朝鮮,琉球和安南(越南)自古以來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

琉球王國。琉球從明朝開始臣服於中國。在清朝的領導下,琉球於1879年3月30日(光緒五年三月初八日)被日本滅亡,以至於二戰後一直歸屬於日本。

朝鮮。一直以小中華自居,向中國臣服,自古就是中國的藩屬國。甲午戰爭戰敗,清朝割讓朝鮮給日本。

越南。19世紀中葉以後,法國開始侵略蠶食越南。後來清朝作為宗主國派兵抵抗,馮子材和劉永福所率黑旗軍等參戰。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清政府與法國簽訂《中法新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另一方面,越南則淪為法國殖民地,到現在已經是獨立國家。

這三個是最為重要的藩屬國,居然清朝全部割讓。他讓從明朝之後正式確立的朝貢體系全部崩潰,中國喪失了古典帝國的所有藩屬。中國在東亞的霸權全部崩潰,國家安全和領土安全全部崩潰,如果不是後來的共產黨帶領軍隊再一次統一了中國,我們連新疆,西藏,內蒙古,東北基本上全部要拱手送人。

清朝在末年什麼都沒有留下,除了一個爛攤子。


人者仁義也


確切的說,是的。明朝很多都是屬國,像朝鮮那就是屬國,只是嚮明朝稱臣,證明我沒你強,可以給你當小弟,喊你聲大哥,每年送點禮,但你作為大哥的保護我啊!像萬曆朝鮮戰爭(1592年—1598年)就是例子。但不能算作明朝領土。清朝的時候征服了蒙古,新疆,西藏還設立了管轄辦事機構,可以說名義上和河南,山東,浙江等等這些省份就沒什麼區別了,也就是清朝的固有領土,其實清朝的時候領土比建國的時候要大的多,如現在的外蒙古,庫頁島等等,清朝前中期還是很積極對外擴張的,晚期才被列強各種欺負,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丟失領土的,重點要致敬曾國藩,要是沒有這位牛人,新疆應該也是獨立出去的。我這大白話寫的如何?哈哈😄😄😄😄😄


框中人看那花開花落


我連續吃了10個包子,每個包子大小差不多,第10個包子尤其大些,終於吃飽肚子了,我摸著肚子滿意地說:呃,還是第10個包子貢獻大,讓我一下子吃飽了,前面9個包子根本就不頂用嘛!早知道我就不吃前9個,直接吃第10個包子了!

清朝的版圖在歷朝歷代確實是最大的,最大時達1300多萬平方公里,特別是收復了臺灣,鞏固了對西藏、新疆、蒙古、東北地區的控制,即便後來不斷割地,到清朝滅亡前夕仍有11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可見家底有多厚,這一點是清朝的貢獻,絕對不容抹殺。

但拿清朝1100萬平方公里領土與其他朝代疆域直接比較,進而得出清朝對國家版圖貢獻更大,其他朝代無足輕重的說法,無疑十分可笑,違背基本邏輯。

中國現在擁有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別人送的,不是僅靠清朝幾百年打拼來的,更不是空手套白狼套來的,而是中華民族歷經5000多年曆史,經過多少朝代奮鬥、數千年的開疆拓土才逐漸積累起來的。


明朝滅亡,清朝入主,清朝是在繼承明朝疆域的基礎上,才不斷開疆拓土,擴大領土面積的,試想如果清朝始終蝸居在東北地區,沒有佔領明朝原有疆域,沒有控制明朝留下的土地、資源和人口,他有什麼能力去開疆拓土,把疆域拓展到1300萬平方公里?

同樣的道理,明朝也是繼承元朝的領土,而不是跨過元朝,直接繼承宋朝版圖的,因為宋朝的版圖很小,反而是元朝先後滅了金、夏、大理、吐蕃、西遼等政權,留給後人一個統一的版圖,這樣明朝只要擊敗元朝,“驅逐韃虜”就能實現全國統一了。


那我們應該感謝明朝給我們留下很多領土,而抱怨宋朝版圖很小嗎?

顯然不是,因為宋朝特別是北宋也是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格局混亂局面,基本統一大半個中國。當然,宋朝同樣應該感謝唐朝,畢竟宋朝之前的唐朝是封建社會時期的一個盛世,疆域空前廣闊,儘管後期形成分裂局面,但畢竟沒有被外族所征服。

同理,唐朝也要感謝隋朝,因為畢竟是隋朝結束了南北朝這個分裂時期,統一了全國,唐朝是在繼承隋朝版圖的基礎上不斷開疆拓土的;而隋朝同樣要感謝北周,畢竟隋朝是篡奪北周後建立的政權,是在全盤繼承北周的版圖基礎上,才得以統一全國。

……以此類推,每一個王朝推翻了前一個王朝,形成了比以前更廣闊的疆域,但這不僅是這一個王朝的功績,而是在前一個王朝基礎上取得的,如果沒有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中國的基本版圖,後面每個朝代的輝煌都無從談起。

我們常說“長江之水天上來”,雖然長江在下游和入海口最寬,但如果沒有源頭的涓涓細流,以及一路之上不斷注入的支流,長江之水哪裡來?中國如今的版圖是中華民族數千年苦心經營而來,每一個朝代都有貢獻,不必對哪一個朝代歌功頌德,分出高下。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先不說明朝時期領土有多少,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沒有清朝肯定就沒有今天中國的960萬平方公里領土。清朝近三百年的時間,對中華文明做最大的貢獻就是保住了今天這9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這是不可否認的,清朝在疆域的擴張和控制方面確實比明朝強的多。

明朝在朱元璋和朱棣時期,國力處於鼎盛時期,也是處於戰略擴張期,領土在朱棣時期達到了最大,達到了1100多萬平方公里,這裡面肯定包含了在西藏和東北地區實施的羈縻統治地區。朱棣以後,明朝北部邊疆日益吃緊,內部財政也日益緊縮,大明國力逐漸吃緊。在明宣宗時期開始實行戰略收縮,撤掉了從東北到西北數千裡防線上的大量衛所,導致蒙古勢力不斷南侵,造成明朝領土日益內縮。到明朝後期,明朝實際控制領土也只剩下兩京一十三省以及遼東地區,只比秦始皇統一中國時期的疆域大一點而已,這些地方也不到四百萬平方公里。

清朝呢,今天我們看到的多是嘉慶時期的疆域圖,此時是清朝疆域最大時時期。在我們所熟知的康乾盛世時期,其實領土也不比明朝大多少,特別是康熙年間,青海和西藏、新疆都還不受清朝的管轄,連羈縻統治都算不上。直到雍正年間佔領青海、乾隆年間滅了準格爾汗國才最終形成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清朝疆域。從1760年準格爾汗國滅亡到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割讓外東北以及1865年阿古柏入侵新疆,清朝維持最大時期的疆域也就不到一百年的時間。但就是這一百年的時間,清朝確定了中國對西藏、新疆及東北地區不可爭辯的主權。直至清朝滅亡,中國依然保持著外蒙、新疆、西藏及東北地區的1100多萬平方公里。

清朝與明朝不同,明朝前期也曾有廣闊疆域,但都沒有設置直屬中央的正式政治機構,到中後期,乾脆直接放棄。而清朝在中後期,面對不斷惡化的邊疆危機,對邊疆地區陸續設置了直屬中央的正式行政機構,如新疆設省、臺灣設省、東北設東三省總督等等,有力的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統治,不至於出現明末其實領土大幅縮水的情況。

其實,在古代疆域的概念與今天是不一樣的。今天的領土概念源於西方的《威斯特伐利亞條約》,此條約講究國家領土神聖不可侵犯。此條約的誕生,也標誌著現代民族國家的誕生。而在我國古代,都沒有具體的領土概念,對於大統一王朝來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在古代帝王眼裡,肯本不會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更不會嚴格的劃分領土。古代的領土範圍,更多的是一種勢力範圍的概念,在邊疆這種大漠、草原、山區裡前出一百里與後退一百里沒什麼區別,與今天這種尺寸必爭的領土概念完全不一樣。所以今天中國與印度的領土劃分分歧,就有這種概念所導致的成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