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頸動脈易堵塞 別等半身不遂之後才知道!

  我們的血管就像自來水管一樣,血液垃圾會沉積而成斑塊,不及時清理,斑塊增大、血管變窄,引發各種心血管疾病。我們身上有很多條血管,但有一處血管很容易堵,而且堵了之後非常危險,很多人因此失明、不能說話、半身不遂、甚至癱瘓,而這處血管就是——頸動脈。

頸動脈易堵塞 別等半身不遂之後才知道!

  頸動脈在脖子前方,氣管兩側,各有一條小拇指粗細的動脈血管,它是血液從心臟流向頭腦部的主幹河流,如果用手在下頜角往下觸探,就能摸到這兩根動脈隨心臟的搏動而跳動。頸動脈一旦被堵,大腦就會嚴重缺血,8分鐘大腦就會被損傷,出現失明、失語,甚至半身不遂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腦梗、腦中風,如果時間再長一些,甚至會出現腦死亡。統計顯示,約2/3的腦梗塞與頸動脈有關,由此可知頸動脈的重要性。

  有頸動脈斑塊患者的治療方式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如果斑塊不大,也不影響頸動脈血流供應,可以通過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來控制斑塊增大。

  首先是一般治療,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通過減少熱量的攝入和增加體育運動減輕或控制體重。堅持每天至少三十分鐘的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太極拳、上樓梯、騎自行車等。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情也是有好處的。

  根據個人具體情況可選擇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也可以使用控制和減緩頸動脈斑塊進展的藥物,如阿託伐他汀等。

  如果患者頸動脈狹窄程度已超過百分之七十,偶爾或經常出現一過性的頭暈、短暫的意識喪失、視力喪失、黑蒙等,或彩超檢查斑塊的位置較高,有嚴重的心臟和呼吸系統的併發症,可考慮接受頸動脈支架成形術治療。

  中醫藥以整體觀念為指導,多環節、多靶點整合起效,相較於西藥抗動脈粥樣硬化具有長期服用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優勢,對改善和緩解患者症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防治介入術後再狹窄等方面具有諸多優勢,尤其是基於辨證論治的個體化治療具有一定優勢。綜述近年來頸動脈粥樣硬化的中醫藥治療研究進展,對指導臨床實踐,提高中醫藥的整體治療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

  中醫認為,該病的病機核心為“痰瘀互結, 阻滯經絡, 氣血不通”。 因此,治療當以滌痰逐瘀為核心。 在患病初期, 有形成斑塊的風險, 此時病機以痰濁內盛為主,治療當化痰為主,活血為輔; 待斑塊已形成,病機多變為痰瘀互結,治療當化痰逐瘀並重。此外對於脾腎虧虛,痰溼內停的患病高危人群,除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外,可給予具有補益脾腎兼以利溼化痰的溶斑降濁通脈湯予以調治,可使頸動脈內徑增寬、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變薄、斑塊面積縮小、血脂代謝異常得到改善。做到未病先防,體現中醫治未病的優勢。

頸動脈易堵塞 別等半身不遂之後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