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催生變革。
2003年“非典”疫情加速了線上購物人群的擴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則可能成為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催化劑,以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線上醫療、網絡遊戲、生鮮電商為代表的新業態得到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經濟的損失。在對沖短期掣肘、助力經濟復甦方面,數字經濟如何進一步發揮作用?經過此次考驗,數字經濟的優勢更加凸顯,或將長遠影響我國產業結構與商業格局。數字經濟又該如何實現長足發展?
2月29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召開雙週內部研討線上會議,探討“疫情衝擊下的數字經濟發展契機”。
與會專家指出,疫情期間,包括電子商務、數字金融在內的數字經濟發揮了宏觀經濟穩定器的作用。
未來各個行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將加快,但當前仍存在技術、安全等方面的掣肘。數字經濟時代,尤其需要強調的是數據安全和隱私信息保護等問題。
疫情對中小微企業衝擊較大
需防範系統性風險
疫情發生後,可以明顯看到,數字經濟讓居民家庭消費需求基本能夠得到滿足,但是企業數字化替代率不高。儘管工業互聯網有所發展,但中國目前的實體經濟中,大部分企業投資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很多生產線,尤其是不少中小企業依然要靠人工運轉,所以在人流受阻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受到的衝擊就比較大。
根據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利用支付寶數據所做的最新報告《中國個體經營戶總量測算與新冠疫情衝擊評估》,全國個體經營戶總量大致有9776.5萬戶,涉及2.3億就業人口,相當於總勞動人口的28.8%,年交易量大概13.1萬億元,相當於社會零售總額的34.4%。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的小微企業經濟體量大,疫情對他們產生的影響不容忽視。有專家指出,疫情衝擊下,如果一大批中小微企業突然同時出現問題,必然造成失業率提高,從而帶來中小銀行不良率大幅上升。因此,需要警惕中小微企業生存困難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問題。
2月以來,為解決中小微企業生存危機,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多項政策,但仍有眾多小微企業面臨著現金流風險。
造成這一局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小企業相對分散的特徵讓政府救助變得沒那麼容易。有專家認為,現在的問題是找不到支持這些企業的抓手。一方面不瞭解這些企業在哪、具體經營狀況如何,另一方面具體用什麼手段支持也需要斟酌。
除了政策救助,更多的中小微企業採取自救措施——找貸款。一位業內人士在會上指出,近期中小企業的貸款申請量出現比較明顯的上升,創業者、創始人的申請提額和申請延期還款是去年同期將近12倍之多。
但是,沒有抵押物、風險較大的小微企業往往很難獲得傳統金融機構的貸款。與此同時,企業本就面臨生存危機,帶來的連鎖反應是金融機構不良率攀升。
有銀行業內人士披露,春節後(1月25日)到2月中旬期間,某商業銀行三日內逾期量大致是上月同期的兩倍。據他了解,不少金融機構的逾期率也有所上升,回款率下降,進而導致有效資金投放量減少,整個在線銀行的資金流動性壓力劇增。
到底如何才能幫助中小微企業度過難關?討論會上,多位專家指出,數字技術可成為解決該問題的可能方案。
上述北大報告發現,基於數字技術精準放貸的貸款量每增加1%,疫情衝擊減小2.57%;如果一個地區的基於數字技術精準釋放的信貸發展水平可以從全國平均水平上升到杭州市的發展水平,疫情帶來的衝擊會減小約51%。
此外,大數據的數字技術也讓小微企業獲得更多貸款成為可能。 疫情讓宅經濟得以爆發,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參與線上經濟,也意味著正在積累更廣泛、更多元、更龐大的大數據。這些大數據對金融機構而言尤為重要,通過數字化圖像可以更加全面立體地評估個人和小微企業的風險。
基於實時交易、行為特徵覆蓋、機器學習等優勢,用大數據替代抵押資產做風控,在預測違約率方面準確率更高,讓普惠金融真的成為可能。此外,即使面對政策衝擊或外部因素衝擊,大數據的穩定性也更高。
專家指出,中國的數字經濟特別是在電子商務和數字金融等領域的一些業務,是相對領先的,在這次疫情期間,這些新業態也比較好地發揮了宏觀經濟穩定器的作用。但是,疫情期間物流中斷、人流停頓,數字金融機構資金供給不足,對數字經濟的積極作用構成了較大制約。
利用大數據創新信貸模式
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這次疫情讓中小微企業在面臨現金流危機的同時,還暴露出另一個長期存在的融資難問題。專家指出,這個問題存在多年,之所以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主要在於授信模式問題。
中小企業普遍不具備規範的財務系統和財務數據,也缺乏合格的抵押品和擔保方,所以在當前現有的授信審批和風控體系下,特別是大銀行這種授信審批和風控體系裡面,中小企業很難跨越授信的門檻。即便是央行採取定向降準、普惠金融放貸考核等很多政策來引導信貸流向,但在目前的授信模式下,也會把一些真正有需求的中小企業排除在外。
信貸模式的創新,可以在大數據的支持下來開展。具體來說,有四個層面:
第一,授信理念和方法層面,可以把過去使用抵押物核貸的方法,改為交易場景畫像的核貸。
貸款審批和定價,不再依靠企業財務數據和抵押物,而是根據企業和個人在所有的社會生產關係中的定位以及跟相關方所產生的這種交互的關係,比如用資金流、稅務信息等進行畫像,通過大數據和大數定律來建一個小微貸款的評分模型,從而識別風險和定價,讓這個系統能夠自動挖掘客戶群和批貸。
第二,在授信審批的執行層面,可以利用大數據的風控技術對授信業務直接審批,或者先做一個系統審批,而對系統沒有通過的業務,再轉到人工去幹預。
一些小額分散的高度標準化的授信業務,也可以做自動化的審批。通過把零售金融和小微金融升級成批發金融,然後去降低它的成本和風險,去提高它的效率和收益。
第三,從成本收益層面看,線上放貸是小微貸款經營和持續發展比較好的出路。
通過對線上放貸和線下小微貸比較發現,線下小微貸綜合成本在8%—10%,而通過線上放貸不僅成本低,不良率也不到0.4%。顯然,線下小微貸的業務產出比是比線上要低的,所以它內生動力不足,對小微企業的支持也是不夠的。
第四,從技術層面上來講,這種有利於小微企業的授信模式的科技化和智能化的創新,最需要的是底層的基礎數據庫,而底層的基礎數據庫則需要中央銀行、監管部門、工商、稅務、海關、法院、網絡管理部門等打通藩籬、協同合作,將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公司的客戶數據整合到一起,建立大數據庫。
銀行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大數據庫的信息,按照自身業務產品的需要來細化地使用工商、稅務、海關、法院、中央銀行徵信等信息,然後通過收集整合分析企業各類經濟經營行為和交易信息為企業畫像,最後結合銀行自身的風險偏好,篩選出目標客戶群。
從金融層面來講,數字技術的發展,未來一定會對銀行授信模式科技化、智能化的創新,提供基礎;而這些技術如果順利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銀行業數字化轉型加快
諸多難題待解
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商業銀行來說是一次大考,也將會推進商業銀行進一步加快數字化轉型。
專家指出,此次疫情非常好地顯示出無接觸式交易的價值。病毒通過近距離接觸傳播,疫情期間,如何運用科技手段,基於網絡渠道提供非接觸式的金融服務,顯得非常重要。
這一點在金融機構業內得到廣泛認同。未來,用戶對銀行認知也會有所改變,無接觸、弱感知化的銀行服務將得到更多用戶的認可,這也會倒逼銀行加快運用金融科技改善相關流程,把更多的業務搬到線上,減少用戶去網點的頻率。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疫情不僅為銀行業帶來發展機遇,還暴露了金融機構當前面臨的一些問題。
從機遇方面來看,疫情讓金融機構更加重視場景挖掘能力。疫情爆發後,線上問診需求劇增,有些金融機構敏銳捕捉到這一點,利用手機銀行、網上銀行渠道,和合作夥伴共同提供遠程醫療、心理諮詢和疫情相關的衍生服務,增加用戶黏性,擴大了客戶的群體。
至於挑戰方面,最突出的是遠程開戶問題。未來如何能在不用人與人見面的情況下開展遠程開戶,這是下一步要加緊研究的課題。
目前,數字經濟整體還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尤其是在企業端,數字化升級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
對於金融業來說,數字金融不久將成為整個行業的標配,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將成為行業競爭的重要因素。但是,當前銀行業數字化進程還相對比較慢,而且對原先的盈利模式和商業模式存在一定的路徑依賴;如果對銀行業進行整體的數字化改造,還面臨改造成本比較大的問題。
要解決這些問題,應該對具有在線數據化運營能力的金融機構,提供專項資金或者優惠政策支持,讓資金精準滴灌到毛細血管中。此外,還要幫助解決金融機構流動性的問題,最終實現對小微群體真正的反哺效應。
發展數字經濟不容忽視的幾個問題
此次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從不同層面提出了未來發展數字經濟需要重視的幾個問題。
首先,正如上文所述,金融業還需要進一步加快數字化應用進程,但當前存在著數字化改造成本較高、組織架構變革、業務流程更新和數據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問題。
尤其需要強調的是,大數據時代,數據隱私和安全是數字經濟能夠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保障,因此,必須加強在知識產權、個人隱私保護、商業機密等問題上的重視程度。
其次,在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層面,技術層面的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在我國的發展都比較不錯,未來這些底層技術,會為數字經濟搭建一個很好的硬件基礎條件,但目前還有一些關鍵技術和基礎設施需要進一步開發。
第三,從疫情可以看出,大型網絡平臺對數字經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比如徵信大數據平臺。但是這些平臺往往也涉及到消費者利益保護,尤其是數據隱私安全等問題。未來如何監管這些平臺,對我國數字經濟、數字技術的發展非常重要。
第四 ,數字經濟重心下沉,如何跟鄉村振興的戰略結合在一起。疫情之下,與城市相比,農村公共衛生和醫療資源非常有限,如何通過數字經濟把線上優勢帶到農村去,值得思考。此外,有專家估計,受疫情影響,目前大概有70%的農民工還沒有返城,大部分也沒有勞動收入,未來如何通過數字經濟釋放更多的勞動力也需要研究。
此外,還有專家分析指出,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不是一個簡單的外生變量,而是一個內生變量——疫情影響著每一個人的長期行為,對經濟產生的內生損害可能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料。
應對這種內生的經濟衝擊,政策需要從四方面下手:
一是加強疫苗研發;
二是讓人們明確自己可以獲得的治療技術,早發現早治療;
三是出臺支持數字科技發展的政策,讓數字經濟彌補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
最後才是傳統的財政、金融、產業政策、稅收政策、社保政策等。
(本文作者為CF40研究部魯西,轉載請註明出處)
閱讀更多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