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保持!3月4日,南宁市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月4日0-24时,全区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例(桂林市1例,北海市1例,河池市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


目前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52例,累计出院病例213例,累计死亡病例2例(河池市1例、北海市1例),现有确诊病例37例,均在院治疗,其中危重病例5例(南宁市1例、北海市1例、防城港市2例、河池市1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


累计确诊病例中,南宁市55例、柳州市24例、桂林市32例、梧州市5例、北海市44例、防城港市19例、钦州市8例、贵港市8例、玉林市11例、百色市3例、贺州市4例、河池市28例、来宾市11例。


本日新增密切接触者1人,现有202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和应急响应调整降级,宅在家里多日的不同人群,有的开始复工上班、有的开始逛商场购物、有的开始外出郊游,等等,但大家外出回家后都有一个大问号?是否会把病毒带回家、是否要消毒、怎样进行消毒。专家建议,基本原则是“清洁为主、消毒为辅。”一、头发。不需专门洗头或是消毒,保持头部清洁即可;若到人员较密集的公共场所,可选择戴帽或将头发盘起,减少头发曝露在外的面积。二、外衣。回家后将外衣挂在阳台通风,外穿的衣物和居家服要分开;若外套可能被污染,要进行消毒处理。三、鞋底。回家换鞋后,将鞋放在通风处,不需要每次外出回来都对鞋底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即可。四、双手。日常会触碰到很多东西,若手被污染碰到口、鼻、眼等身体粘膜时,可能会被感染,应做好手卫生、勤洗手。五、手机。可用75%酒精喷洒或用棉布蘸取擦拭手机表面,有手机壳也同步进行消毒。六、口罩。回家摘口罩时,不要接触口罩最脏的外侧,拿住挂耳绳取下即可。七、空气和物体表面。可用紫外线灯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也可用过氧乙酸或二氧化氯进行空气喷雾消毒和用含氯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擦拭消毒。八、开窗通风。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通风30分钟左右。总之,消毒要科学适度,过度消毒可能有害。


2020年3月4日0-24时,南宁市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保持!3月4日,南宁市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截至3月4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5例(青秀区30例、马山县9例、西乡塘区6例、隆安县3例、邕宁区3例、良庆区2例、江南区1例、横县1例);累计治愈出院54例;现有在治确诊病例1例(危重病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目前,无疑似病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全市追踪排查到密切接触者2554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30人。


孤儿和残疾儿童是全社会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儿童福利院应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措施、保护好这些弱势群体?专家建议,重点落实“五个”关键措施。一是健全制度。疫情防控管理、进出人员登记、健康监测及上报等制度。二是清洁消毒。保持居住房间、食堂、公共活动区等场所环境卫生整洁和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定期消毒并记录,对日常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地面、呕吐物、公共卫生间、洗浴间、纺织品(衣服、床单等)和餐(饮)具等进行清洁消毒。三是个人防护。每天早晚对工作人员和儿童进行体温监测,暂停聚集性学习;护理人员上岗期间勤洗手,护理儿童和婴幼儿时不得摘下口罩,不得对着儿童和婴幼儿打喷嚏、呼气;儿童尽量佩戴口罩,饭前便后、玩玩具前后、擤鼻涕后、手弄脏后等要洗手;护理人员通过加强自身防护来保护婴幼儿。四是公众宣传。用健康提示、张贴宣传画、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普及新冠肺炎防治知识,引导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五是及时处置。护理人员和儿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新冠肺炎可疑症状时,应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来源: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南宁新闻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