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限制科技類基金髮行了?不,是要規範基金宣傳了


限制科技類基金髮行了?不,是要規範基金宣傳了


限制科技類基金髮行了?不,是要規範基金宣傳了

昨晚,美國道瓊斯指數漲了5.09%,納斯達克4.49%,標普500指數漲了4.60%。看到這些數據我在想:

“暴漲暴跌的美股,

還是我們心目的成熟市場嗎?”


互聯網似乎把時間軸縮短了,或者給生活這部電影的播放加速了。

限制科技類基金髮行了?不,是要規範基金宣傳了

3月2日上午,

還傳言說要限制新的科技類基金的發行?


看到這個新聞,第一反應就是利好存量的科技類ETF,

例如5GETF、科技ETF、半導體ETF。

限制科技類基金髮行了?不,是要規範基金宣傳了


因為限制新發,一定利好現有產品,

參考:《通俗版:ETF規模是如何變大的?》

限制科技類基金髮行了?不,是要規範基金宣傳了

如果限制ETF申購贖回,就會導致ETF場內份額的溢價,例如那些已經暫停申購的QDII基金們,場內份額的溢價有些都超過10%了。


如何讓這些溢價的不溢價呢?

估計需要給予基金公司更多的QDII額度,什麼是QDII額度呢,因為投資者是用人民幣申購基金,基金要把人民幣換成美元去購買投資標的,現在的問題人民幣換美元的額度沒有了,這個就是QDII額度。


那麼,如果限制科技類基金的發行,誰最惱火呢?

一定是還沒有發行這類產品的基金公司,

因為可能就徹底趕不上這趟車了。


關於這個傳言,下午就開始闢謠了。

說沒有限制這類基金的發現,但是會規範基金的宣傳。


記者3月2日獨家獲悉,日前監管部門下發了題為《嚴格規範宣傳推介行為 促進權益類基金健康發展》的監管情況通報。通報明確提出基金管理人、基金銷售機構在基金宣傳推介材料中應當嚴格依照法規要求,

全面登載過往業績。登載基金經理過往業績的,原則上應當覆蓋該基金經理管理的全部同類產品且嚴格遵守法規關於業績登載區間的要求,嚴禁片面選取基金經理特定或部分產品、特定或部分區間過往業績進行宣傳,不得登載六個月以下的短期業績。這意味著行業內重點突出某隻產品、片段式截取短期業績等的做法被叫停。此外,通報對基金經理的“從業年限”的相關信息也做了要求


引用基金業產品“一哥”的評論


“今天基金行業有兩條新聞,

一是傳言科技類ETF暫緩審批,

二是要嚴格規範基金宣傳。


我覺得這兩者其實是有關係的,第二條如果落實得好,第一條措施其實就沒那麼必要。ETF本來是工具,產品本身反映的是市場本身的熱度和投資者的偏好,無論這個ETF有還是沒有,錢就在那裡,不投ETF也要投熱門的股票,投組合風險還小一點,ETF的交易其實在吸納個股的交易需求,降低了個股的換手。


那麼ETF為什麼有人質疑助漲助跌呢?因為如果有了ETF產品的存在,部分基金公司和銷售機構就有動力去過度宣傳,這才是問題的根源。產品沒有問題,產品引發的宣傳是問題。”


還有另外一件事,讓望京博格比較惱火:

限制科技類基金髮行了?不,是要規範基金宣傳了


最近有一篇文章:《去年他說過美股會因為ETF像08年次貸一樣崩掉》說:“還記得那部火遍全球的電影《大空頭》嗎?片中由“蝙蝠俠”克里斯蒂安·貝爾飾演的原型--Michael Burry又回來了,這一次他說下一個要崩的就是ETF。”接著就有無數的人問我的觀點!


難道你們都把望京博格視作指數基金的代言人了?

估計國內很多投資者剛剛接受指數基金,然後又看到很多文章說指數基金的壞話,就懵逼了……問題,這篇文章英文是2019年9月份的老文章,這次美股下跌又被中國人拿出來了,為什麼呢?不就是最近指數基金,尤其是ETF發展火熱了,把基金行業的管理費水平拉低了,讓有些人看著不爽嗎?問題,你們收這1.5%的管理費,跑不贏0.5%管理費的指數基金,就可以來說指數基金不好了?


別忘了主動與被動是世仇,接下來的故事你就懂了!

世仇之間,唯有互懟!


在美國,指數與主動都吵架了幾十年了,現在指數占強勢,主動就更加幾歪歪了,關鍵看在整個市場中ETF交易量佔比,在美國ETF交易量佔比整個股票市場交易量的20-30%了,尤其在小盤股領域ETF的交易量佔比都快50%了,當然小盤股的流動性出問題,就是流動性匱乏了。例如2018年中國市場的小票一樣,但是目前中國ETF交易量佔比整個市場不到1%。


接著,望京博格收集了不少他們互懟的段子,供大家開心一下:


段子1:

一個指數投資者的演講:
我對主動投資者們充滿了悲憫而又感恩的心。

他們為了挖出一口喝水的井,卻不知留下多少填不完的坑。
他們為了吃上一頓肉,卻不知捱了多少打。
他們懷揣致富的夢想,卻最終為脫貧而努力。

我們應該感激他們,
正是他們那一顆顆渴望獲得超額收益的心,正是他們細緻入微、夜以繼日、千辛萬苦、油盡燈枯的對每個公司進行調研、研討、梳理、分析、判斷、比較、推演、預測和真金白銀的交易,才能最終實現了股市的價值發現。正是主動投資者對財富的孜孜以求,才最終將優秀的公司送入指數,同時淘汰掉平庸的公司,從而造福了我這樣的被動指數投資者。所以,我只能用買買買來向他們致敬。


更多段子參考:《別忘了主動與被動是世仇,他們之間唯有互懟!》


其實,投資工具可以是被動的,但是投資的組合都是主動的,因為選擇哪個指數基金這件事就是主動的。


指數基金的勝利其實就是低費率的勝利,但是低費率這件事不受很多人待見,因為吃飯的人沒少,但是鍋小了…… 就有人要吃不上飯了,尤其那些之前依靠1.5%管理費外加業績提成的人天天山珍美味,現在吃饅頭就受不了了,開始嘴上嘰嘰歪歪了。


看到這類大家都又明白了!

主動與被動是世仇

不,高費率與低費率才是世仇!

作為投資者,

你們支持誰?


這次就聊到這裡,

如果你喜歡望京博格這篇雜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