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明末后宫:从明熹宗皇后张氏到永历帝皇后王氏,刚烈到底

王朝兴与衰是一条不变的规律,一个王朝的建立有欢喜也有悲剧,而王朝的衰亡估计只有悲壮。

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女性依附男性而存在,一人得贵,可以带起一个家族的兴起和壮大。在王朝和平时期,后宫或争权,或阴谋,看不到在末世她们的处世。当王朝走入衰亡时,后宫女性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但悲剧与悲剧有所不同。例如将两宋后期的后宫女性与明末后宫女性面对亡国的做法,或许会有很大不同。

从明熹宗皇后张氏到南明永历帝皇后王氏,面对王朝的崩溃和解体,她们无一例外都做了统一的选择,她们的刚烈带有时代的烙印。


明末后宫:从明熹宗皇后张氏到永历帝皇后王氏,刚烈到底

外表炫酷的宫廷


◎明熹宗皇后张氏——刚烈

公元一六二一年,张家女儿张氏被皇族选中,一步成为皇帝的正妻,张氏成为明熹宗的皇后。张氏被选的过程也很有意思,能做到皇后真不容易。

为什么说张氏能被选中是不容易,只因和她一起参选的人众多。

天启元年,熹宗将举行大婚礼,先期选天下淑女年十三至年十六者。有司聘以银币,其父母亲送之,以正月集京师。集者五千人,后亦被选入都……乃定后为中宫,而以王氏为良妃,段氏为纯妃。

若以皇后位置来算的话,此次张氏参加的招聘会录取率只有五千分之一,所以从结果看,张氏无疑是优秀的。

优秀的张氏吸引着年轻的熹宗,也间接的去影响明朝的政治走向。

影响一,与权阉魏忠贤的对立

明熹宗时期,与皇帝万岁差一百岁的九千九百岁就是魏忠贤,可以说魏忠贤在熹宗时期是权势滔天,作为一个宦官他是做到了顶峰。

因为各种因素,张氏与魏忠贤不对付,但一个为公一个为私。宦官弄权的危害作为一个贤良且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张氏再清楚不过了,当张氏把问题摆在熹宗面前时,她也就成了魏忠贤的敌人。

(张氏)性严正,数于帝前言客氏、魏忠贤过失。

张氏虽然没有使熹宗除去魏忠贤,但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有所忌惮。


明末后宫:从明熹宗皇后张氏到永历帝皇后王氏,刚烈到底

影视剧中的魏忠贤


影响二,助推朱由检上位

明熹宗虽然后妃不少,可惜儿子都早夭,而他自己也早逝,所以皇位只能由其兄弟继位。在熹宗临终前的皇位传承问题,张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及熹宗大渐,折忠贤逆谋、传位信王者,后力也。

在熹宗病入膏肓时,张氏说服了熹宗传位给信王朱由检,从而挫败了魏忠贤的阴谋,保证了皇位的稳定交替。

因为张氏帮助过朱由检,所以崇祯帝在上位后非常尊敬她。只可惜张氏没有享受多久这种悠闲的日子。

崇祯帝登位时,明朝已经危机四起,而他并没有能拯救起偌大的帝国。外有敌国入侵,内有农民起义,曾经的强盛将一去不复返。

公元一六四四年,李自成率军攻入京师,张氏作为熹宗的皇后没有偷生,选择了自缢而亡。

十七年三月,李自成陷都城,后自缢。


明末后宫:从明熹宗皇后张氏到永历帝皇后王氏,刚烈到底

张氏


◎明思宗皇后周氏——最后一次遵旨

周氏开始是朱由检的王妃,后由于朱由检继承了皇位,从而被立为皇后。虽说崇祯继位是明王朝的末期,可周氏依旧显示出一个贤后该有的基本特征。

特征一,有限参政

明朝的后宫传统是反对干政的,所以周氏也谨遵。但面对王朝的危机迟迟无法解决,有时周氏也要给予朱由检一些建议。

后性严慎。尝以寇急,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帝问之,遂不语,盖意在南迁也。至他政事,则未尝预。


明末后宫:从明熹宗皇后张氏到永历帝皇后王氏,刚烈到底

明末辽东


特征二,节约持宫

明朝末年,无论是针对外敌还是国内安抚都需要巨额财政支撑,在此阶段后宫的节俭之风是有其重要意义的,而周氏显然从一开始就是这样做的。

后家本节啬,而入典宫政,务减俭,裁宫中縻费,不为外家乞恩泽。即岁时大臣、命妇入朝贺,亦赏赉必以礼。时天下饥馑,府库虚。上忧劳议节用,而后所行合上意,上甚敬之。

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周氏节俭的习惯是从小家庭环境造就的,而节俭是贤后必备的特征之一。

显然周氏的一些辅助性工作没有改变崇祯帝,也没有改变明王朝的最终结局。当李自成的大军进入都城时,周氏对于崇祯所说的不知是不是恨铁不成钢。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暝,都城陷,帝泣语后曰:"大事去矣。"后顿首曰:"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

崇祯帝在亡国之君中也算是有志气的,在大军未进入皇宫前,崇祯令周氏自缢,这也是周氏最后一次遵旨。

后入室阖户,宫人出奏,犹云"皇后领旨"。

周氏自缢后,崇祯也随即自缢,统一的明王朝开始消散。


明末后宫:从明熹宗皇后张氏到永历帝皇后王氏,刚烈到底

崇祯


◎隆武帝皇后曾氏与永历帝皇后王氏

随着崇祯帝的自缢,明朝开始崩溃,但南方还在明朝的控制下,于是开启南明时代。南明政权开始边打边退。

南明有三个重要的时期,弘光政权、隆武政权和永历政权。这三个短暂政权可以看作明朝势力最后的坚守与溃败。

从坚守到溃败,除了朱氏被杀外,还能看出女性依旧延续明末的刚烈。

公元一六四五年,随着弘光政权的解体,宗族子弟朱聿键被拥立为帝,是为隆武帝。朱聿键做了皇帝,册封跟随自己共患难的曾氏为皇后。

于是申令礼部爰稽旧章,择吉于今日辰时,朕亲御冕衮,祭告天地祖宗御殿,遣差勋辅大臣平夷侯郑芝龙持节、定清侯郑鸿逵、内阁辅臣苏观生、朱继祚各捧册宝、冠服,立元妃曾氏为皇后。

虽然隆武帝一心想挽救明朝,但奈何此政权并不是他做主,再加上没有与其他宗室政权取得联合等因素,隆武政权没有坚持多久就败了。

在被敌人追击逃亡的过程中,作为皇后的曾氏没有偷生于世。

大兵奄至,从官奔散,与妃曾氏俱被执。妃至九泷投于水,聿键死于福州。

曾氏跳河自尽,没有给清军侮辱她的机会。


明末后宫:从明熹宗皇后张氏到永历帝皇后王氏,刚烈到底

隆武政权


隆武政权失败后,南明的抵抗势力再次衰弱。永历政权作为朱家王朝最后的势力开始最后的抵抗。

永历政权的皇帝是朱由榔,他也是南明的末帝,她的皇后王氏也是一名刚烈女子。

王氏起初是朱由榔的王妃,公元一六四六,朱由榔在肇庆称帝,随即册封王氏为皇后。虽然永历政权是南明政权中坚持最久的,可依旧没有逃离衰亡的命运。

随着清军攻势的加强,王氏作为皇后和朱由榔一直撤退到缅甸,然而在缅甸没有安定几年,王氏和朱由榔就被送回。

公元一六六二年,缅甸将朱由榔和王氏押给了平西王吴三桂。而王氏为了避免受到侮辱,和婆婆马太后一起相互扼喉而死。


明末后宫:从明熹宗皇后张氏到永历帝皇后王氏,刚烈到底

永历政权


◎刚烈的背后是否是时代烙印

当明帝国开始崩溃时,从明熹宗皇后张氏,明思宗皇后周氏,隆武帝皇后曾氏到永历帝皇后王氏,无一偷生,都采取自杀的方式来结束生命。

虽说明思宗皇后周氏是遵旨自杀,但就算没有崇祯帝的旨意,按照周氏的性格她也不会活下去,或者被李自成俘虏。

从张氏自缢到王氏相扼,能看出些什么?

看点一:舍命保贞节

中原王朝最大的灾难史是北宋末年金军入侵,赵宋皇族在靖康之难中备受屈辱,可是他们大多人并没有选择自杀,而是默默地选择承受。

此次灾难和屈辱直接改变了之前提倡的"重生存轻名节"思想,在南宋道学家的影响下,主流思想中重生存轻名节慢慢发生改变,社会开始提倡妇女舍生命保贞节,并且这种思想观念逐渐被统治阶层所接受。

而这一观点到明代有了更深更广的发展,可以从一组数据看下,有关资料记载,宋代贞洁烈女一百多人,元代三百多人,而明代有近三万人。

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名节对于女性的重要性,社会主流思想下的保名节使得贞洁烈女数字不断攀升。

所以在这种社会思想下,女性面对亡国能做的往往只有殉节。

看点二:崇祯的旨意和榜样

明亡时,多人自杀。有一点原因与崇祯帝分不开,在李自成进皇宫前,崇祯已经将其亲近或降旨自裁,或亲自杀死。

城陷,帝入寿宁宫,主牵帝衣哭。帝曰:"汝何故生我家!"以剑挥斫之,断左臂;又斫昭仁公主于昭仁殿。

最终结果就是崇祯帝自杀,皇后周氏和皇嫂张氏自杀,崇祯亲手砍了女儿长平公主左臂,杀了女儿昭仁公主。

崇祯帝如此做法,估计也成为隆武帝皇后曾氏和永历帝皇后王氏面对政权灭亡所必须要走的一步。

看点三:历史的前鉴

明王朝已经是最后的汉王朝,前面多少朝代兴亡都已经成为史实。通过这些史实可以得到,中原王朝每逢起义和少数民族入侵,其后宫基本都是悲剧和屈辱,特别是北宋末年的灾难更让中原王朝难以接受。

为了避免被侮辱,似乎自杀成为唯一的选择。


明末后宫:从明熹宗皇后张氏到永历帝皇后王氏,刚烈到底

贞节牌坊


不管如何,女性在封建社会很难拥有自主权,禁锢的思想有时比她们沦为阶下之囚还可怕,而这一切在那时并不会被关注。

在战争中,她们有时是最大的受害者,要承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