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重慶為什麼能從一個小碼頭成為西南第一大城市?

梅死了


在網上,看評論,一提到重慶的話題,始終被成都人詬病。成渝兩地原本一家親,為什麼兩地人現在水火難融了?

重慶原本為四Ill省管轄,成都為省會,在政治和經濟上,成都近水樓臺先得月,優越感十足!

自重慶升格為直轄市,政治上扭轉乾坤,重慶顯然高於了成都,原來西部地區屬於成都榮耀和光環,一下子被重慶取代和超越,失衡的心態讓成都人寢食難安。

其實,成都和重慶,自始至終我都愛這兩個城市。成都平原自古為天府之國,成都歷朝歷代都發展得較好,現在的成都更是今非昔比,街市繁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重慶為兩江交匯之地,千百年來水運得天獨厚,成為西南內地最大的物資集散中心,促使了城市的發展和提升。

直轄前,重慶為我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城市之一,機械製造在我國佔有一席之地。

直轄後的幾十年中,不可否認,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重慶的發展扶搖直上,日新月異,成為國家級的特大城市和一線中心城市。

現在的重慶稱為萬橋之都,陸上高速公路成網,高鐵正成米字型杻紐發展,中歐班列的始發地。航空突破了4300萬人次每年。汽車製造、醫藥化工、筆電生產、信息技術已成為重慶的經濟支柱。

願成都和重慶並駕齊驅,讓兩顆明星在華廈更燦爛!


江山64466859


重慶經過艱苦努力,終於從一個面積不到2km²的小漁村,發展成了西南第二大都市。

三國時,李嚴築江州(重慶),欲將江州從2平方公里擴建到4平方公里,工程進行到一半,被蜀丞相諸葛亮叫停。此乃擴建後的重慶,此規模一直延續到南宋末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二築重慶,將重慶擴建到10平方公里左右。

明代又第三次擴建重慶,規模不足20km²,直到清末重慶開埠。

由於四川和成都政治集團的不斷投入,到抗戰開始時,重慶已成為一個初具規模,但政治地位低於省府成都的乙等省轄市。

隨著抗戰爆發,國民政府遷居重慶,39年末,重慶被提升為陪都和甲等院轄市。重慶地位顯著上升,由於大量外地人(下江人)湧入,重慶人口到1948年末,達到了創記錄的100萬人。

建國後,重慶作為西南軍政中心,短暫大區直轄了4年,就作為四川的一個地級市被正回原形。但國家和四川以及上級城市成都並未嫌棄這個四川老二。60年代開始的三線建設,83年以後的計劃單列,都讓這個四川第二城市迅速發展起來。到直轄前,其經濟規模及水平已經很接近於西南老大成都。



97年重慶直轄,經過21年國家政策的全力扶持。重慶取得了長足進步,已經從一個小碼頭,發展成為西南第二大城市,其規模與水平也僅次於西南老大~成都。
以上為2017年末,重慶市主城區與成都市主城區主要數據對比

今年以來,重慶經濟迅速下滑,實際增速出現負增長,靠修飾報表和盲目製造房地產泡沫才將增速勉強調整到Q3/6.3%。重慶要加油啊。
以上為修建在荒野中的重慶地鐵站


瘋舞光頭Jilon


重慶之所以從一個碼頭變成西南第一大城市,主要受益於形勢和政策。作為曾經是四川人現在因政策成為重慶人的我,將其原因概括為六點歷史進程:

一、巴國文化,讓重慶積澱人類文明。

重慶古稱巴,與成都的蜀,合稱巴蜀,是四川文化的兩大支脈。2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產生了巫山人。商周時期,巫山地區產生了巴國,形成了剛烈的巴國文化。秦滅巴之後,該地區融入中華文明主流。北宋時期正式取名重慶。明末清初戰亂連綿,“湖廣填四川”讓移民文化逐漸充實了巴文化,注入了歷史基因。

二、近代開埠,讓重慶進入商埠前沿。

作為西部交通樞紐,重慶是長江上游最重要的港口城市。最早與現代工業接觸發生在1890年,中英簽訂《煙臺條約續增專條》,重慶正式成為商埠。大量西方貨物和現代工業通過長江航運到達重慶,進入內陸。次年,重慶朝天門設立海關,對其進行正式管理。1895年《馬關條約》,規定重慶為第一批向日本開放的內陸通商口岸。日本、法國等列強在南岸區陸續設立租界和水師碼頭。雖然深居內地,重慶同樣沐浴近代文明的洗禮。

三、抗戰陪都,讓重慶成為工業後方。

全面抗戰爆發,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建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大後方,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以盧作孚為代表的民族工業大量西遷,為重慶積累了工業發展基礎。1939年5月5日,重慶成為直轄市。1940年9月6日,重慶正式定為中華民國陪都。

陪都重慶經歷了大隧道慘案,忍受多年轟炸,還設立了精神堡壘(今天的解放碑),表明抗戰到底的決心。國共兩黨在重慶談判,更展示了重慶地位的不平凡。一部《紅巖》,讓重慶人民的鬥爭精神永垂史冊。1949年,解放大軍在重慶設立中央直轄市,1950年撤銷。

四、三線建設,讓重慶承擔發展重任。

1964年,三線建設開始,位於中心部交匯點的重慶成為核心城市。舉全國之力西遷工業,從東部遷移的大量工廠企業,逐步壯大了重慶的工業實力。算來,這是重慶第三次在外力影響下獲得騰飛。重慶獲得新中國的特別親睞。鐵路通車,地域擴大,重慶繼續享受政策紅利,成為中國第一個享有省級經濟管理權限的計劃單列市。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之後,重慶成為沿江開放城市。

五、三峽庫區,讓重慶迎來直轄福利。

山城重慶,是長江上游唯一匯合水陸空交通資源的超大城市。三峽庫區的建設,更是助燃了一把。1997年,伴隨三峽大壩建設步伐,重慶正式成為直轄市,人口3000萬。這是重慶在歷史上第三次成為直轄市。重慶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市。成為直轄市的重慶,在政策上獲得更多優惠。勤勞的重慶人民大力建設高速公路網、鐵路網和港口水運網,成為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

六、改革大潮,讓重慶融入時代新篇。

2009年,重慶被正式確定為“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10年,中西部第一個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在重慶成立。2017年,重慶成立自由貿易試驗區。重慶成為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18年,重慶的城市產業競爭力全國排名第七。


樸素文明


其實重慶現在建設的好,是怎麼發展起來的,這個需要查看歷史!但是有一個人對重慶做出來巨大貢獻,那就是將總裁,這點是不能抹殺的


開心快樂的胖子


重慶那個年代是一個小碼頭?


小風124941817


這是那些黑子一貫的伎倆 重慶只要比別人好 就是重慶省了

我來給大家一個數據

1996年重慶gdp1315億 直轄後第一年全重慶gdp是1506億 也就是說 除了老重慶主城 後期劃入的所有地區的經濟才是主城的十分之一 中國有這種情形的省份嗎 那時候成都經濟是1000億不到 四川有3200億 這才是一個省的樣子

所以重慶發展到今天 都是一市之力 這就是在國家看來 不管地盤多大 重慶都還是一個城市 因為他的基礎就是老重慶

再看現在的數據 重慶主城地區大概15000億左右 後期劃入的地區已經從不到十分之一到現在佔到主城地區的三分之一了

成都呢 從以前的不到三分之一到現在的接近四層 就知道哪個城市才是真正的帶動全域發展


泉水白白流淌


重慶人都該認識一下



THZ六月老豬


塵都人“瘋舞光頭”,真實的數據是這個,你覺得成都是第一大嗎?只有塵都人自己信。

通過不斷合併周邊縣市,在狀大自己,這些數據都是當時的,而不是合併後把那些原來不屬於自己的縣市加進來,打腫臉充胖子。果然是一個好虛榮的城市。


夜色21989743


四川的偉人說的,梅死別選擇性失明。



兲龜猩胰腺炎需醫治


深圳一個魚村怎麼成了如今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