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小學一年級,養成好習慣的三個注意點


小學一年級,養成好習慣的三個注意點

  這個寒假,小朋友們不能出門和小夥伴們玩耍。趁著這個假期,家長們可以小朋友們把習慣養好,尤其是剛上一年級,開學上一年級下學期的小朋友。

1.爸爸媽媽的耐心很重要

小學一年級,養成好習慣的三個注意點

  從幼兒園的小朋友變成小學生,這是小朋友人生的一個重要轉變。他從一個無拘無束的孩子,突然變成一個學校裡要守紀律的小學生了。就這段時間最需要的是什麼呢?是爸爸媽媽的耐心。很多大人們覺得理所應當的事情,小朋友們需要慢慢的接觸瞭解,爸爸媽媽一定不要訓斥小朋友,要耐心的告訴小朋友養成好習慣。

  比如要教會一年級小朋友坐要用什麼坐姿,爸爸媽媽一定要先告訴小朋友要坐直,並且您自己也要在坐的時候坐直,給小朋友一個好的引導。爸爸媽媽教小朋友養好習慣一定要耐心,同時也要以身作則。

2.家裡規矩有方圓

小學一年級,養成好習慣的三個注意點

  有的爸爸媽媽可能會很苦惱小朋友們不聽話,我覺得要求小朋友每一句都聽比較難實現,而且您每一件小事情都告訴小朋友,他可能也記不下來,要重複告訴他。所以,在教育小朋友的時候,要告訴他哪一些是規矩,是一定要遵守的,把這些規矩給他寫在小本本上。

  比如日常生活中,不能打人、不能罵人,這些是基礎的禮貌道德。隨著小朋友成長,要告訴小朋友紅燈停、綠燈行,這些是基礎的出行規則。這些基礎的規則一定要讓小朋友們記下來,養成習慣。關於小朋友們寫作業,可以告訴他們必須寫完作業才能吃飯,吃完飯才能看電視,看電視必須距離2米以上。如果小朋友能按照要求做到,可以給一些小獎勵,比如一朵小紅花,一顆糖,用這些物質的鼓勵,調動小朋友自發地去做更多事情。

3.培養良好的學習能力

小學一年級,養成好習慣的三個注意點

  重要的學習習慣有:

  誠信,獨立完成作業,考試不作弊

  堅持,認真刻苦學習,一絲不苟

  規劃,合理安排時間,有計劃學習

  思考,多思考原理,不侷限於表面

  小學是建立學習好習慣最好的時機,荒廢到中學再培養就實在不容易。如果從小養成了不好的學習習慣,之後要費非常大的精力,也很難再調整回來。同時學習能力的培養過程,也是在教育小朋友為人處世的道理。

  能力的養成通常分為三步培養:

  固化行為。這個階段需要爸爸媽媽耐心的督促提醒小朋友,比如要按時寫完作業,寫完作業要檢查,這些都需要爸爸媽媽督促小朋友。

  養成習慣。經過了爸爸媽媽耐心的督促提醒,這個階段是小朋友形成習慣的關鍵時期。比如小朋友做完作業,會自己問自己:我檢查了嗎?

  形成能力。小朋友們養成了習慣後,就會自己督促自己去做需要做的事情。比如孩子做完作業,他就一定會記得去檢查,沒有檢查就會覺得事情沒有做完,必須做完才會坦然。這個時候,小朋友自己獨立完成作業並檢查的能力,就已經形成了。

  優良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培養需要堅持,再堅持,越早培養養成,效果越好。


  大家來嘮嘮,這個寒假幫孩子養成了哪些好習慣呢?歡迎留言~


小學一年級,養成好習慣的三個注意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