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明朝對蒙古人的政策,為何從最初的“驅逐”,轉變為“無間”?

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命徐達、常遇春率二十五萬明軍北伐前夕,在應天府(今南京)發佈《諭中原檄》,檄文中提出了“

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口號,成為朱元璋北伐的綱領。然而當第二年(1368年)在明軍攻克元大都的兩個月後,朱元璋卻放棄了“驅除韃虜”的口號,轉而改成“朕既為天下主,華夷無間,姓氏雖異,撫字如一”的新主張。

那明太祖對蒙古人的政策為何從最初的驅除韃虜轉變為後來的華夷無間呢?

明朝對蒙古人的政策,為何從最初的“驅逐”,轉變為“無間”?

朱元璋劇照

第一,當時雖然明軍攻克了元大都,但在有眾多蒙古人聚集的北方,明朝仍然立足未穩、根基尚淺,加之逃往草原的殘存的蒙元政權實力仍然強大,如果繼續推行“驅除韃虜”的政策,不僅會堅定北方蒙古人的抵抗意志,增加他們對北元政權的忠誠度,更會增加明朝在北方地區進行有效統治的麻煩,嚴重的話可能會動搖明朝在北方的統治根基。

元大都被明軍克復以後,整個天下形勢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蒙古貴族退出了中原政治舞臺,朱明王朝已控制了中原,建官設治,擁有了天下。朱元璋面臨的新任務就是如何鞏固自己的政權,擴展自己的統治。

當時對朱明王朝威脅最大的仍然是北元勢力。因為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是為明軍所逼,主動撤出大都的,所以其主要軍事力量並未在戰爭中耗盡。

明朝對蒙古人的政策,為何從最初的“驅逐”,轉變為“無間”?

明朝和北元

蒙古人眾原來就多居於北方,此時元順帝北遷,他們仍然聚集在故主的麾下。可以說當時蒙古北元政權還是有相當的實力的。從當時北元主要幾支力量來看,擴廓帖木兒(王保保)之眾不下十五、六萬,納哈出有眾二十餘萬,雲南梁王還擁眾十餘萬,元順帝自己的直屬部眾大概也不比上述諸部少。

從各地形勢來看,當時的遼東、陝西、甘肅、雲南、嶺北仍為蒙古勢力所控制。正如《明史紀事本末》所言,當時蒙古“引弓之士不下百萬眾,歸附之部落不下數千裡也,資裝鎧仗,尚賴而用也,駝馬牛羊,尚全而有也。”

在這種形勢下,要從根本上消除蒙古的威脅,單純用軍事攻擊進行驅除、消滅,顯然是不適宜的。如果繼續堅持“驅除韃虜”的口號,必然會促進蒙古上下的凝聚團結,進一步加劇蒙古與明之間的尖銳對抗。

明朝對蒙古人的政策,為何從最初的“驅逐”,轉變為“無間”?

元順帝劇照

第二,朱元璋取元而代之,自己做了皇帝,但如果不能臣服蒙古,就夠不上“紹百王之正統。”對朱元璋來說表明自己是真命天子,比什麼都重要,所以他必須使蒙古人臣服於自己,而這一點單純靠軍事征伐是很難奏效的。為此必須改弦更張,確定新形勢下的新政策。

朱元璋曾說“元帝起自沙漠,入主中國,橫行天下,非天命不至是也”,“朕於其實,非有三軍六師以威天下,乃代君家(指元朝皇帝)為民主,亦莫非天命也。”意思就是說過去的蒙古帝室和現在的朱明王朝都是受天之命主宰生民。

當年元室有德,天命歸之,蒙古及中原臣民皆隸於其下。現在我朱氏有德,天命所歸,代元有天下,中原和蒙古民眾同樣應歸我主宰。招撫蒙古人眾,使之入於明朝治下,上合天心,下合時勢。

朱元璋的這一思想,我個人理解,也有想成為“天可汗”的宏願。因為“天可汗”是由於唐太宗利用唐朝的強大實力採用四面出擊、恩威並施的手段,打的周邊各國家、各少數民族民族服服帖帖,因此周邊各少數民族首領尊唐太宗為“天可汗”,意味著李世民得到了華夷共同的擁護,是天下的共主。能得到眾多遊牧民族這一尊稱的中原王朝皇帝,歷史上可是廖廖無己。


第三,朱元璋放棄“驅除韃虜”綱領,平等對待北方的蒙古族民眾,招撫他們歸降明朝,可以說是一舉多得。除了可以減少明朝軍隊在對抗蒙古人的作戰行動中的傷亡,削弱北元王朝實力外,還可以增加明朝自身的力量,因為這些招撫的蒙古人很多都加入了明軍隊伍,參加了明朝對北元及其他地區的很多作戰行動。

招撫加入明軍的蒙古族士兵,除了平時戍守以外,也常被徵調出征。

如洪武二十年,明軍徵納哈出,就有很多蒙古族軍士參加。

《明實錄》載,洪武二十四年四月“詔出征韃靼軍士家屬在京師者各以半歲薪米給之”,這裡的韃靼軍士即隨明朝將領馮勝東征的蒙古軍士。

此外燕王朱棣部下,所統蒙古族軍士更多,每次巡邊或出征,多以蒙古族軍士為先鋒、嚮導,等等。

蒙古族軍士出征也不限於北方,南方的征伐也常調用蒙古族軍士。如洪武二十年沐英徵思任發,傅有德徵東川;洪武二十三年明軍徵施南、忠建、散毛等洞,都有蒙古族軍士參加,等等。

朱元璋在廢除“驅除韃虜”的政策綱領,轉而在“華夷無間”這個大政方針指引下,進而採取對蒙古人的招撫政策,吸引了大批蒙古族人士歸附明朝。從洪武元年到洪武二十三年,在歷次戰爭中被俘而降和自動率眾歸降的蒙古人眾不下七、八十萬。這對削弱北元實力,維護明朝北方地區的安全穩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