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如果你敢于成为真实的自己,抑郁也许是一次机会

我第一次看《丈夫得了抑郁症》,大约是在两年前,是一位患抑郁症的朋友推荐的。

影片讲述了男主角髙崎干男患上抑郁症以后,妻子晴子不离不弃地照顾和帮助他,最后髙崎先生的抑郁告一段落,停止用药,夫妻俩将丈夫患上抑郁症期间的故事写成书,帮助更多的人认识抑郁症:“明明是人人都可能得的病,为什么没有多少人知道呢?”

与欧美心理类影片不同的是,这部影片给人的感觉很温馨,也非常人性化。当髙崎到医院看病,确诊为抑郁症后,第一时间告诉了妻子晴子,而晴子则想到了父母和亲戚。患抑郁症期间,他的兄长给他鼓励;岳父岳母也给了不少帮助——看有关抑郁症方面的书,邮寄蔬菜,善意提醒晴子注意症状的起伏;作为髙崎太太的晴子更是上网搜索抑郁症的有关知识,注意饮食的改善和变更。虽然她也一度以为丈夫患上抑郁症是件很羞耻的事,但最终还是战胜了自己,说出了口——正如她自己所言,说出来了,反而觉得轻松了。

而反观国内,亲人患上抑郁症,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求助,而是藏着掖着,偷偷上医院,医生说什么是什么,不会想到自己去了解抑郁症。我想,主要原因,还在于国人心理常识的匮乏和太好面子。

抑郁症属于一种破坏性心境,从生理上很难解释清楚。据研究,抑郁症患者大脑的五羟色胺浓度比常人低。另一说法则认为,抑郁症是由于神经细胞间的传导物质血清素减少,导致大脑神经之间的情报无法顺利传递而引起的。根据ICD-10和DSM-5诊断标准,抑郁症患者的常见表现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等典型症状。此外,还有如下常见症状:①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②自我评价降低;③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④认为前途黯淡悲观;⑤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⑥睡眠障碍(先是失眠,接着转变为嗜睡);⑦食欲下降。病程持续至少2周或2周以上。除了上述情况,抑郁症有时还会伴随一些身体上的不适,比如头痛、恶心、腰酸背痛等,有的患者还可能会健忘。

从心理上讲,有几类人患抑郁症的机率比一般人高。

第一类是讨好型。这类人习惯于讨好每一个人,以获得肯定、关注和照顾。讨好型人格可能从小生活在被忽视或被苛责的环境中,形成了这种讨好的模式,而讨好的背后,是获得内心那个“父母”认可的需要。他们害怕被拒绝、被否定,且会因为被拒绝而产生失落感、被抛弃感、脆弱感、孤独感,进而引发抑郁。

第二类是过分强势型。这类人一开始并非是强势的,而是被人欺压、孤立、轻视之后习得的;当然,也有一类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父亲或母亲其中一方过分强势),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过分强势型的人,用强势伪装自己内心的恐惧和对人的反抗,任何时候都争强好胜,而且极要面子,一旦遭遇重大挫折,寻不到援助,便很容易崩溃。

第三类是过分追求完美型。这类人非常关注自我的发展,过分追求完美,很容易产生罪恶感和无价值感,当丧失自主性和掌控能力时,就会陷入抑郁之中。过分追求完美的人,背后通常有苛刻要求、好攀比、吝于夸奖和肯定子女的父母。

影片中的髙崎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过分追求完美型——他每周都会安排好每天的食物和所用的领带,做事情一丝不苟,如果顺序被打乱,他会感到很困扰。客户三上先生将他的姓名写成“高崎”时,他几乎忘记了聆听客户的投诉,只是反复强调“髙崎”是梯子型的“髙”,不是口字型的“高”。当他写辞职信的时候,写了整整一个晚上——字体大小必须一致,排列必须整齐,最后甚至用尺子和铅笔定格,写好了再擦去铅笔的痕迹——足见他追求完美达到了强迫的程度。

当他得知妻子小晴的漫画要被停刊时对妻子说:“轻言放弃是个坏毛病。”这其实是他内心的投射,他责怪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很多抑郁症患者共有的表现),放弃了很多事情。当小晴的社长将“髙崎”的姓氏写成“高崎”时,他不停地督促小晴马上给社长打电话纠正,全然没有发觉小晴此时正在为漫画而烦恼。

其实,许多抑郁症患者经常会忽视周围人的情绪,这倒不是他们故意如此,而是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暇顾及他人的感受。但当他们发现自己给别人造成了困扰,又会非常自责,这个时候,如果遭受身边的人责斥或贬损,他们很可能产生自杀的念头,并付诸行动。

很多时候,抑郁患者原本只是认为自己没用、无价值,还没到认为世界不需要他的程度,但正是身边人不经意的一句话,让他们认为自己是不被需要的、自己的存在毫无意义。在电影中,髙崎先生被正烦躁的小晴一声呵斥“那就闭嘴”,顿时觉得自己给妻子小晴带来了困扰,给周围人带来了麻烦,毫无用处,只会添乱,还不如离开这个世界,于是想到了自杀。

那么,面对抑郁症,我们应该怎么办?

首先,抑郁症是人人都可能患的病,正如每个人都可能感冒一样。当感觉或察觉自己有抑郁的症状表现时,应先寻求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或医院精神科大夫的帮助,以便确诊。在确诊之后,第一时间告知你最亲近的人,以获得支持和安慰。不过,大多数国人在患病时,总想着不要给亲人朋友添烦恼,反正不是什么大事,就这样拖着、耗着。国人藏着、掖着的性格,反映出了国人的逞强、好面子。但面对疾病,逞强只会适得其反,承认自己生病,真的没什么丢脸的,因为会生病,才是个正常人。正如影片中的髙崎先生所言,抑郁症给他最大的收获就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应以最真实的自己生存而感到自豪”,而抑郁“也是寻找真我的一个最好的方法之一”。

如果是你的亲戚朋友得了抑郁症呢?支持、安慰和鼓励是很重要的。额外的帮助也是很重要的,就像影片中的栗田太太得知自己的女婿得了抑郁症,就去看相关的书籍,听说多吃蔬菜好,于是买了一大堆蔬菜给他们寄过去。从中医的角度看,食物对抑郁症的确是有帮助的,比如百合、桂圆干、莲子、绿豆、银耳、香蕉、绿色蔬菜和红色果蔬等。

还有一样被大家忽视的法宝,就是运动。谈到运动,今天太多人都是坐着不动。这也是抑郁症患者日益增多的原因之一。人缺乏运动,新陈代谢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人的情绪。因此,多一些有氧运动,比如跳绳、游泳等,有助于抑郁症的预防和治愈。

不过,正如影片中栗田太太所提醒的,“病好到一半,才是最可怕的”。也就是说,看似好转,其实还没完全恢复的状态是最为危险的,它随时可以复发。而反复抑郁,很容易让一个原本处于抑郁状态的人产生更加消极的念头,进而产生自杀念头。因此,抑郁虽然是普遍性的心灵感冒,却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像感冒一样会反复。因此,积极学习和了解抑郁症,也有助于抑郁的预防和康复。此外,坚持写日记,觉察和了解自己,也有助于抑郁的及早防御和康复。

最后,心态很重要。在《丈夫得了抑郁症》中,髙崎先生的信条值得借鉴,即A TO DE。A就是不焦躁、不急躁;TO就是不特别对待;DE就是分清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换句话说,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首要任务。凡事量力而行,不求最好,只求尽力,做出最真实的自己;不求别人的肯定,只求自己对自己的认可。

原文首发于开森心理

【作者简介】丁约纳,中良心理咨询中心签约心理咨询师,婚姻保温站情感导师

社会工作、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双专业出身;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员;国际EFT情绪释放技术治疗师;中加国际认证情绪管理师。参加过精神分析、CBT、ACT、催眠、正念、森田等专业技能系统培训;专注于少儿心理、婚恋情感、情绪、压力、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等等。写过多篇心理科普文,独创本土化梦的咨询技能及临终关怀释缓疗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