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二戰前後的坦克噸位相差不大,戰鬥力差距卻非常明顯?

純名_亦


噸位相差不大?其實坦克研製中,全重絕對是一分重量一分貨。脫離噸位談性能是不可能的。

以英國為例,二戰最後的巡洋坦克“彗星”全重32.7噸,防護比克倫威爾裝17磅跑的“挑戰者”(全重31.5噸)提升有限,但炮塔的設計要更為成熟,算是英國二戰坦克發展走了各種彎路之後的集大成之作。但真正開啟戰後主戰坦克時代的卻不是“彗星”,而是1945年的“百夫長”,這位的正面裝甲從“彗星”的102毫米提升到152毫米,主炮口徑從77毫米提升到20毫米,後期乾脆裝上著名的105毫米L7線膛炮。

但代價是什麼呢?“百夫長”噸位達到52噸(放二戰妥妥的重坦),比“彗星”放大60%。有這麼直接的噸位提升,防禦和火力增加也是情理之中的。不過因為英國坦克發動機提升有限,“百夫長”的480千瓦發動機比“彗星”的447千瓦發動機的功率提升有限,因此“百夫長”的機動性是有所下降的,尤其是80千米的航程很成問題。

美國人的情況也差不多,M46本質上是M26重型坦克的發展型,全重達到48.5噸,90毫米主炮和正面46度傾角的102毫米裝甲也就是二戰水平(斯大林-3正面110毫米72噸傾角,裝122毫米坦克炮),好在發動機功率比M26提升50%,而且上了新的傳動技術,但可靠性實在就….

真正一條線走下來的,應該是蘇聯人。T-34-85全重32噸,T-44全重也差不多,T-54也就是36噸,比美國人英國從中型坦克直接跳到重坦去要強多了(蘇聯標準重坦是49噸的斯大林-3,後來的斯大林-8/T-10不過50噸)。不過這一方面是T-34和V-2柴油機定下了一個劃時代的標準,蘇聯人基本沒有像英國人那樣各種彎路走一遍,另一方面蘇聯坦克嚴格壓縮內部空間也帶來了其他的問題,讓老美的大兵天天玩T-54估計就得瘋了。另外,蘇聯和德國不斷進行高強度的地面裝甲戰,在武器發展方面的經驗和教訓比美英要強不少,裝備研發的脈絡和思路比較清晰。戰後蘇聯在T-62/T-64等型號上也是引領潮流的。


強武堂


為什麼二戰前後的坦克噸位相差不大,戰鬥力差距卻非常明顯呢?我來說說我的見解吧:

第一,冶煉技術得到提升。就比如T-54的噸位和T-34的噸位差不多,但是特54的鑄造炮塔就比特34的焊接炮塔裝甲防護要好得多。你就更別說坦克車體的裝甲特54比特34要高多少檔次了。



第二,裝備得到很大的改進。記得在二戰時蘇聯為了應對德軍的坦克進攻,要求自己的坦克要有通用性高(方便配件的廢物利用)、造時短的特點(別人生產一輛坦克,我生產幾輛),於是一些特34坦克還由拖拉機工廠匆匆生產出來。初期的特34練通訊設備都沒有,只能靠信號旗傳達信息,而後期的特54各種裝備都為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


第三,坦克的火炮得到很大的提升。我們知道後期的特34裝備的只是85mm炮,而特54裝備的是100mm炮,不管是在火控、穿深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這樣,坦克的戰鬥力也有很大的進步。

這樣看來,特54在車體裝甲、火炮火控和穿深,車載儀器方面都比特34好,那麼戰鬥力強也無可厚非。


鵬鵬看視界


二戰的陸戰戰場是坦克的天下,也是基本決定了坦克基本形態的時期。

應該說二戰前後的坦克噸位有很大的差別,二戰後的坦克一般是要比二戰前的坦克重十多噸。二戰前各國坦克部隊的主力是輕型坦克,大部分是十多噸,而經過二戰以後,中型坦克成為各國陸軍的主力坦克。

更重要的是,經過二戰,坦克已經在戰場上確定了自己的地位和任務。通過二戰,各國對於如何使用坦克已經十分明確,不再會有混沌的地方。二戰前各國發展的坦克都是有一定的探索性質,各國對於坦克這種兵器如何使用並不清楚,到底是支援步兵,還是獨立成軍,還是執行類似騎兵的任務,各國都不清楚,最典型的就是英國,把坦克分為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巡洋坦克執行類似於騎兵的任務,跑得快但是防護力較差,步兵坦克正好相反。其他各國也是類似,包括德國蘇聯這樣的後來的坦克戰大師。

經過二戰以後,坦克明確了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就是在空軍的支援下,進行大縱深快速的機動,打擊敵軍縱深,使得敵軍整個作戰部隊崩潰。坦克最主要的作戰目標也已經確定第一是敵軍的坦克,第二是支援步兵作戰。同時通過戰時海量的戰損坦克的數據,也明確了坦克的鋼板那裡應該薄那裡應該厚,這樣也就大體上確定了現代坦克的基本結構。

最典型的例子是T54/55,這是戰後的第一代坦克,裝甲最厚的地方有200毫米,而老虎最厚的地方是110毫米,老虎全重56噸,而T54只有36噸,這就是坦克的鋼板可以薄一點的地方就薄一點,必須厚的地方就要厚一些。

可以說二戰是坦克成熟的時期,二戰前對於如何使用坦克,世界各國還不太明白,經過二戰以後,世界各國對於如何使用坦克已經是達成了共識,不再有任何爭議。


紅色手電筒


因為對於二戰時期的穿甲彈 75毫米垂線為法線傾斜60度後 對於75毫米穿甲彈的防禦力超過240毫米。。。。。


然而除了T34 有多少坦克正面是大傾角呢?

坦克的靈魂在於機動 裝甲沒有佔用過多重量 配上還可以的發動機 懸掛 坦克炮 那性能差距就很大了


如果沒有正確的裝甲佈置 就會像英國佬的鐵皮棺材或者鐵罐頭一樣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