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江西燦輝新能源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鋰電池業務毛利率不足兩成

據IPO早知道消息,燦輝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於10月16日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創升融資為其獨家保薦人。

來源 | 本文由IPO早知道整理撰寫,文中觀點僅供參考

排版 | C叔

江西燦輝新能源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鋰電池業務毛利率不足兩成

最近一段時間,鋰電池行業備受關注,不僅反映在於2019年諾貝爾評委會將化學獎給了兩位鋰電池領域做出過重要貢獻的科學家,其中一位化學家還打破了最高齡記錄;另外我們也可以在上市公司的等候名單中也可見不少鋰電池行業的新面孔,如科創板審議的企業中總計5家主營業務涉及該領域,這足以說明這是一項近代社會最重要的能源發明。

最新在港交所遞表的這家公司名為江西省燦輝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10月,主要在中國國內及出口市場從事各類電子設備鋰離子電池產品的研發、製造及銷售,尤其是是消費型鋰離子電池新興及升級分部市場的電子設備。

官網信息顯示:產品主要應用於航模玩具、電動玩具、手機、筆記本電腦、電動工具及電動車等領域,目前已形成了日生產鋰離子電池10萬支的產能。來自招股書顯示,艾瑞出具的一份報告顯示:公司在2018年的(中國消費型鋰離子電池新興及升級分部)中市場份額分別約為1.6%。出口銷售額名列第三名約為6.6%。一般認為,新興市場分佈於平衡代步車、無人機這樣的電子消費產品的鋰離子電池供給。

招股書顯示,公司的最大股東為陳泳平、朱健兒夫婦持股45.06%,郭明銘先生持股24.93%,陳佳榮先生持股15.01%,他們為一致行動人、共同持有公司 85%的股份。陳承守先生持股15.00%。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1月份,公司工商註冊發生股東變更情況,新成立的SunneyEnergyLimited以出資257萬元的方式佔股燦輝5%股權,後者正是陳泳平控股新成立的香港公司,可以憑此依據推斷公司那時候已經開始為赴港上市鋪墊道路。

主要收益增加來自圓柱電芯產能提升,3C產品電池毛利在20%

江西燦輝新能源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鋰電池業務毛利率不足兩成

招股書顯示,在2016年、2017年、2018年 和 2019年前七個月,燦輝新能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 1.22 億元、2.52億 、3.27億 和 1.80 億元人民幣,相應的毛利率分別為 14.9%、18.7%、21.9%和 20.1%,相應的淨利潤分別為769.7 萬、2,648.3 萬、4,279.0 萬 和 2,130.2 萬元人民幣。集團的收益方面增幅約為107.1%,原因分析認定為本集團自2016年9月開始生產圓柱電芯導致產能大幅提升。

對比來看,在科創板審議的共計5家鋰電領域企業陸續披露的主營業務數據:瀚川智能在2019年1-6月營業收入為15,878.12萬元,較上年度同期增長48.62%,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08.28萬元;容百科技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94,855.87萬元,同比增長45.12%;杭可科技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約為62,969.61萬元。燦輝新能源的體量和營收規模還是處於行業前列的領先位置。

不過,觀察公司89種產品用途的主要分佈中不難發現,在電芯產品類別中的3c產品(包括手機在內)毛利率不足20%。具體來看2017年為18.8%、2018年為19.2%,2019年為17.7%;對比其他用途(電子玩具和LED照明)超過20%的毛利比率未免顯得後期乏力。

江西燦輝新能源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鋰電池業務毛利率不足兩成


消費型電池行業向好,順應時代的結構調整推動企業收益增速


上文提到的基於對客戶對集團產品的終端用途的瞭解,集團總收益的約76.6%、64.5%、75.5%及77.1%來自銷售應用於新興及升級分部的產品。同樣根據艾瑞報告,消費型鋰離子電池市場的新興及升級市場近幾年呈現爆發式增長——複合年增長率76.2%飆升。燦輝新能源很好抓住了這一市場趨勢的動向。

具體來看,燦輝新能源的業務重心發生過變化也對企業的收益貢獻結構帶去助力。比如2016年與2017年相比,電子玩具應用產品貢獻的收益百分比由71.4%降至57.2%。電池組產品貢獻的收益百分比亦由92.9%降至56.8%。平均售價由每件8.64元降至每件6.59元。公司電子玩具應用產品貢獻的收益百分比由57.2%升至67.7%。電池組產品貢獻的收益百分比亦由56.8%升至62.3%。

大客戶過集中、外部採購比率大成為潛在風險因素


江西燦輝新能源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鋰電池業務毛利率不足兩成

招股書中還透露:公司的增加收益及毛利率表現超過了2014年至2018年中國整體消費型鋰離子電池行業15.5%的複合年增長率,客戶數目由2016年的40名擴展至2019年7月31日止七個月的172名。

但也由此造成了客戶集中度高的擔憂,招股書中承認:集團大部分收益來自有限數目的客戶。其中香港的外貿客戶佔比居多,最大客戶銷售額分別佔集團總收益約26.5%、25.3%、27.7%及17.1%,而向集團五大客戶銷售額分別佔集團總收益約85.7%、57.3%、60.0%及65.7%。同時在供應商上也有這發麵的問題。從中C叔判斷這家公司受上游鋰電芯供應商價格影響較大,同時受下游採購方議價波動。此外,行業的政策波動也同樣會對該公司業績造成較大沖擊。有統計指出,2018年1-9月,全國規模以上電池製造企業累計主營業務收入4,566.6億元,同比增長17.7%,實現利潤總額174.1億元,同比減少22.4%,利潤下降主要與補貼退坡、競爭日趨激烈等因素相關。

另外,C叔還注意到在電池組產品中,圓柱形電芯的電池組收入佔比增長明顯,從約9.2%顯著增至39.9%。不過也由於電池組產品的較高比率需要捆綁較多數量的電芯,公司的產能受限造成了內部不能完全滿足該需要。 因此只能從外部採購更多電芯滿足業務增長。外購成本也會對毛利率造成進一步的削弱。

不過公司在招股書的未來規劃中也承諾:可於2021年最後季度前將每日最高總產能由約155,000件電池增至約255,000件電池,並於2023年第一季度前進一步增至約355,000件電池,並通過重新裝備生產機械提高現有生產設施的自動化程度進一步匹配產量需求。

據行業統計據,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逐步替代傳統汽車,消費類電子產品需求穩中有升,鋰電市場需求將進一步釋放,像是燦輝新能源這樣的公司可具備充分的市場競爭潛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